EN

张猛:敦煌考察之旅的苦与乐

时间: 2010.6.10

记者:张老师,您好!
张猛:你好!

记者:请您谈谈这次“丝绸之路”艺术考察的目的和意义吧。
张猛:这次带大三工笔人物班的同学出去考察,因为之前两次下乡写生他们主要都是在中原地带,也以写生为主,就基本上呆在一个地方不动,接触的人也是一些偏中原的农民形象,到了三年级,我觉得应该以考察为主,为同学们自己积累一定的生活和创作经验。这时我就想选择以敦煌为目的地,作为一次针对自身专业的艺术考察。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文化最高峰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我们从工笔画专业角度去进行探求,对大家会有所启示吧。

记者:能具体说说你们在敦煌的艺术考察活动吗?
张猛:敦煌在汉唐时期作为一个边陲的重镇,相当于现代的一个开放的港口城市,我认为就像现在的香港,上海一样,它当时的繁华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通过莫高窟壁画我们也能感受到一些,当时的绘画高手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并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各种风格的融合,达到和谐统一。为什么要从敦煌开始呢?一是从体力的分配上来说,直接到敦煌,大家的体力、精力上都是很充沛的,兴趣点也会高一些;再就是从丝绸之路往回走,会有一种逆向思维的感觉。

在敦煌是计划呆五到六天,第一天先到的同学我们去参观了敦煌博物馆。博物馆比较小,其实文物也是不错的,但是重视不够,保护的不太好,大家看了,也画了一些。第二天同学到齐后,就集中起来去参观了敦煌莫高窟。中国画系也有很多年没到敦煌来了,所以这次来敦煌也得到了院里领导的支持,唐勇力院长还特意给敦煌研究所所长写了信,问候所长。所长也是给了我们特别的照顾,安排我们看了三整天的石窟,第一天参观了普通石窟,让大家有一个缓冲。说是普通窟其实并不是因为画的不好或是说艺术价值不高而普通,只是说保存相对来说好一些。再看特窟大家也就比较有感觉了。就这样连看了三天。

接下来又安排去了月牙泉,鸣沙山,对画画可能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是大家对这种大漠的感觉,沙丘的构成感会有体会,对画面多少有些影响吧。在沙漠上骑骆驼感觉特别好,我们是下午去的,夕阳西下,听着驼铃的声响,让人突然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我们还去看了雅丹地貌,它作为敦煌所特有的地理现象,曾经是海底,现在寸草不生,缺水,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水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生活很艰苦,这也是让同学们感受到一种大自然的力量。在敦煌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榆林石窟。它是敦煌莫高窟的一个分支,在艺术成就上不如莫高窟高,但也反映了当时敦煌的艺术活动状态。但是榆林石窟的环境特别好,石窟下面就是溪水,很美,也让大家放松下吧!

记者:接下来你们去了哪?
张猛:当天晚上我们赶往兰州,去往拉卜楞寺。它是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康熙年间就有。这里的人物形象,服装和我们有极大的区别,在这里写生会比较有新鲜感,本来想在这里多呆两天,让大家画一画,但是大家经过商讨,想多了解中国古老文化,决定前往西安多呆两天。于是大家返回兰州,吃过饭后,马上去了天水,经过五个小时颠簸的山路,大家都感觉很累,平常这些小姑娘也都是娇生惯养,没怎么出过远门,但是他们也都没有什么抱怨,这一点我也是比较感动的。到了天水,一下汽车,大家都感觉特别好,我们来之前刚下过雨,空气比较潮湿,山上都是绿油油的,和之前大家接触的这种大漠的荒凉感完全不一样,大家马上又兴奋起来。稍作休息,第二天我们就去了麦积山石窟,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主要艺术成就在雕塑上。确实人物很写实,很精美。即使是雕塑作品,但是我觉得对我们的绘画也是有帮助的。我们还爬了段山,大家觉得像郊游踏青,很兴奋。山上有很多蒲公英,成片成片的,同学们也都很少见到这种景象,吹啊,拍照啊,我希望有同学能在以后的创作中体验下。从麦积山回来,大家简单吃了点饭,接着又赶往西安,这里都是夏天了。第二天我们参观了西安兵马俑,它是秦代的雕塑代表作品,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极其写实的,不亚于欧洲大师的作品,他们是无名的大师,默默无闻的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留下了这么雄伟壮观的艺术作品,真令人感动。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体会,我们这一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可能有的同学吸收的多一些,有的同学吸收的少一点,这就和个人对艺术的理解,生活的体验有关了。接下来我们又去了陕西博物馆和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非常好的,它展现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在陕西的一个历史状态,留下的都是极其精美的艺术品,尤其是汉唐时期的作品,这种大气蓬勃的感觉,很震撼!我还是希望这次艺术之旅或者说艺术苦旅吧,能给大家今后在各个方面有些帮助。

记者:这是您第一次带学生下乡写生吧?有什么感受吗?
张猛:恩,对,是第一次。但是来敦煌是第二次。这次来和上一次来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来时作为学生,这次来首先我觉得是一个角色的转换。我接触这个班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他们当时特别用功,我和唐老师一起上了八周的课,最后成绩院里也比较满意,搞了一次展览,作为本科二年级来说以前是没有过的,反映也都很不错,这个班学生整体都比较朴实,大家也很团结,这次能带他们班出来我很放心。这次出行比较远,也比较苦,但是大家都没有什么怨言,很认真的去进行这次艺术体验,出乎了我意料吧,因为担心女生比较多,会不会坚持不下来,但是她们都很坚强。

记者:那作为您自己第二次来敦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有什么新的理解?
张猛:肯定是不一样的,黄宾虹十上黄山。很多人不只数次来到敦煌,像这种国家的瑰宝,世界级艺术品,来上一两次是不够的,但是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不可能长时间过来。作为第一次来体会也是比较深刻的,但理解的还是稍微有些浅吧,可能因为当时的年龄和阅历上不够。这次来之前呢也做了些准备,不单单是艺术上吧,其实敦煌的历史也间接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包括对中国文化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对于从事绘画方面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艺术上的体验,这次我也是带着问题来的,从艺术创作上体会到了些不足的东西,比如说人物的造型、线条的处理、颜色上,中国画到了文人画以后,对颜色不是特别的重视,这样也直接影响到中国画的教学,这次和研究所所长交谈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个问题,中国画的学生缺少对色彩的训练,作为我自己这方面也是欠缺的,敦煌的色彩斑斓,但总的来说也只是那么几种颜色,就产生这么丰富的艺术效果,这些都是同学们包括我回去后值得思考的问题。

记者:能谈谈您个人对敦煌艺术的感受吗?
张猛:敦煌的艺术是灿烂辉煌,包罗万象的,单其壁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要真正领略敦煌壁画的神韵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用心灵去感受,用身体去体会,才会有所感悟。

记者:那具体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呢?
张猛:第一方面体现在崇高与优雅。这种理想与现实、爱与恨、生与死、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对立中,人通过宗教幻想一个完美的天国世界,并通过对神灵、天国的崇拜,通过对宗教体验试图超越这一对立,解决这一矛盾。敦煌艺术本质上是宗教艺术,像佛教哲学中的“十二因缘”、“四谛”、“涅槃”等都指向苦难的崇高和崇高的苦难。

第二是对称与和谐。对称的特征在敦煌壁画中处处都有所体现。从心理学上讲,对称可以产生一种轻松的心理反映,它给一个形注入平衡均称的特征,从而使观看者身体两半的神经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对称能产生整齐、稳定的形式美,但严格的对称也容易造成呆板,敦煌壁画中巧妙运用于对称中求不对称的艺术手法,在敦煌壁画中,大凡出现对称特征的地方,几乎都同时存在一种竭力追求不对称的情况。因此,在敦煌壁画中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使宗教画变得更具有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第三方面庄严与浪漫。艺术与宗教都是人类对其所面对的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积极能动的、主观的反映,是通过丰富的幻想等情感而产生的精神性产物。敦煌壁画作为宗教的内容无疑具有神圣的庄严性,但作为艺术的形式却又充满着人性的浪漫。

第四方面阳刚与阴柔。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艺术表现而不是再现,就必须予以适当的夸张和变形。特别是宗教,凭借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创造理想的神及其活动的世界。敦煌壁画艺术中人物的刻画,通过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从而突出了男性的阳刚之美与女性的阴柔之美。

记者:谢谢您,谈的非常深刻。最后再请您谈谈这次考察结束后,你对大家在即将面临的毕业创作或者以后的创作中有一个什么样的期待吧。
张猛:对这个班有很深的感情,也都互相了解,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艺术感受,作品都有自己的面貌,这点非常好。大家在一起学习,好处就是能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但不好的就是大家容易画成一个样,好在这个班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觉得大家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要受太多的干扰,画自己想画的,毕业创作会很成功的。至于以后的艺术道路怎么走就不好说,就是希望大家不管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只要自己用心去做就行了。我很喜欢一首歌《无悔这一生》,我希望大家也无悔这一生吧!

记者:谢谢您!希望您的艺术道路越走越宽!

艺讯网记者:贺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