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孙逊:严谨是在对待关系上而非细节

时间: 2010.9.6

记者:孙老师,您好,这次您带油画系一工作室二、三年级学生下乡写生了,你们行程是怎么安排的?
孙逊:我们是跟学校教学时间基本吻合的,它要求4周,我们大概不到4周,26天。4月13日左右走,5月6日回来的。主要待在山西太原,太原旁边有一个太谷县,我们就在太谷县。先在太原参观了两天,后来在太谷一直画画,中间有过一次去平遥参观。参观的内容,一是山西博物馆,因为我之前去过,新建的,非常好,所以说一定要去那。另外,是想看一些窟里的壁画、真迹,当时郊区有一处刚发掘出来还没有开发的壁画,都是原迹。非常不巧,去了才知道,这些地方都在维修,谁去了也不让看,那么就没去了。但是博物馆我们是去了,还去了晋祠。平遥就是一般性的参观。观察基本就是这样,比较一般化的。画画还可以,画画主要是找到了一些地方政府,有一些接待,我们先在县城旁边的一个山村,在那画了十多天,然后又回到太谷县城里,画了一个多礼拜。画画基本上是两个内容,一个是山村、果园、农村的房舍等自然风景。另外一个就是没有被很好保护和开发的一个古城,比较混乱,但是画画的人比较喜欢。

记者:您这次下乡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是什么?学生在画画上都基本上达到要求了吗?
孙逊:教学任务,单纯点讲,就是外光写生。有的工作室一年下乡写生两次,秋天里还有一次。我们工作室就春天一次。在这个时间段就是非常单纯外光色彩的训练。学会画条件色情况下的外光风景画。但是后来有些演变,不太一样,每个工作室情况都不一样。往深点讲,因为不像在课堂作业,给定一个题目,学生面对一个自然界,可以画人、可以画风景、可以画静物、室内、室外……实际上我们没有规定那么死。学生可以随意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实际上培养学生从生活当中去获取美感,另外在获取当中发现自己,发现甚至是慢慢找到自己的艺术兴趣和艺术特点,这个很有意义。

记者:培养他们探寻自己的艺术风格?
孙逊:已经慢慢出现了,很自然,他倒不是刻意,很自然就出现了。你比如,有些同学在课堂作业画得很困难,老是受挫,画得不太理想,也没有信心,但一到外面去画,他可以选这个,不选那个,他选择这个以后非常适合自己的能力和气质,最后他画得非常特别,很好看。

记者:对,我昨天跟油画系下乡写生的学生聊,他们就说在课堂上画人或人体,比较拘紧、压抑。室内的形色结合啊,人体相对而言难一些,外出风景写生他就感觉到自由点,比如说,他更加喜欢颜色,他就会在颜色上做足了文章。
孙逊:对,是这样的。另外我还想说一下,我觉得下乡,我发现学生的情况,一个问题是对色彩认识不足。通俗来讲,同样是管里挤出来的油画颜色,他画得不像油画,没有色彩的魅力。在室内光的情况下,我们有些同学素描能力强点,画得还可以。一到变化很丰富的室外光,相当一部分同学们就只是一般性的表现了,就像记叙文,说明文的方式,哦……这是什么颜色,这是蓝色,就完了,但是蓝得有多好看,他没有找到。所以说我就比较鼓励学生,画得更饱满一点,胆子大一些,往厚里画。甚至我要求他们有一张作业用到刀来完成,这样就是让他们把颜色,丰厚的油画特点抓住。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油画,作为风景画来讲,它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个规律其实在印象派的绘画里得到了非常明显的展示。但是我们学生对这个没有认识,或者说不够!一个杯子能画好,一个树也知道怎么画,但是怎么样组织构图,怎么去选景,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难题,这个难题背后的一个困境就是,学生对美术史方面的修养不足造成的。也就是说,脑子里装的已有的很好的风景画很少。脑子装得少,他就比较简单。看到一个门、一棵树、一条小路、远处的、近处的、地平线……就完了。

记者:我之前看过您的一个访谈,您也是讲要加强学生美术史的修养。
孙逊:这个是我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都在谈的。我感觉这是我们主要欠缺的地方。很明显,附中、考前班,教什么?考什么教什么,附中好一点,但学生也不一定能做到。学生画一个头像,模特往那一坐,啪啪画,画得比较像,比较结实。素描色彩关系都可以,但是,他只知道这个,他用这个写实能力翻译到风景中的时候,抬头一看,它有几个树叉画几个树叉。这有什么,就画什么。脑子里如果装着塞尚,毕沙罗,莫奈,西斯莱……往前,巴比松画派,再后来尤特里莱,画那个巴黎城市,或者德国表现主义时期,包括野兽派的。如果这些风景,脑子里都有概念的话,其实你面对很多东西,就有一个来自美术史的营养,这个营养一看你的画就能看出来,一看哦,这小子他知道这个。但这点欠缺的话,影响学生的提高,所以我反复课下讲这件事。

记者:一工作室教学向来都要求非常严谨,也很传统,在这次下乡中是否有什么变化?
孙逊:我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一样,我上学的时候就是这么学的,但是这里面所谓的一工作室应该是什么样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大家认为的严谨是什么?严谨是对待关系的严谨,而不是细节的严谨,这个很重要。严谨应该是对待它的关系上、构图、颜色,对于大的体积、空间的准确把握。不是,或者不只是大家以为的一工作室把所有的东西画的倍细,跟照片一样,这是我坚决反对的。所以像上面所讲到的,有一张作业完全是用刮刀画出来的。要求他们用大笔,要放得开、胆子要大,调颜色要敢于用不同颜色来调,要用你不熟悉的颜色去调,各种各样的绿,各种各样的黄、紫、蓝……自然界赋予这些色彩的时候,是你意想不到的。其实这也是靳尚谊先生反复强调的,这才是西方油画的核心。所谓的“传统”指的是这个,而不是一个特定的风格样式。

记者:我知道您这次下乡画了很多画,非常的努力。有人曾说过,艺术教育是用一种老师的品格,思想、艺术造诣,立体综合地影响学生的过程,我想,您的学生一定在您的影响下发生很大的变化。
孙逊:对,应该有的,我倒是尽量避免我自己画出一张画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去画。一呢,我不愿意这样。二呢,学生也不一定服,他可能觉得他还有他的优势和特点呢。哈……只是我也天天出去画画,碰上谁,我就跟谁多聊一些,他愿意看我的画,就看,不愿意,就随意,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这个里面确实有些同学受益了,直接受益了。有的因为和我在一起,他的作画过程我干涉了一下,构图和选景。他原来是画这个,我就告诉他,你这么选呢?他一看,果然很好。中间有一次,我没有刻意叫他们去看画,我们把画搬到县城的时候,好多同学帮我搬东西,看见了。那个时候,大家都到我的房间,一看,有几个同学就说:“哎哟,孙老师,我要是早点看到您的画,我就知道怎么画,画成什么样了,”哈哈……

记者:我觉得这就是最受益的,平时老师上课说完就走了,这种老师和同学长期在一起,影响特别大。
孙逊:而且画画通过语言去表达会有误差。比如说,我给你提意见,我传达出来的时候,我的语言表述和我的意思可能会有一点误差,有的没听明白,只能点头……结果就知道那么一点点,体会的那个程度很浅。现在什么结果呢?我在他画上改一下,或者他看到我作画的过程,他很多就明白,就像你所说的,一个直接的接触,近距离的,具体的实践上的教学,非常清楚。

记者:我知道您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现代主义时期的肖像画,这次下乡您的创作是否在这个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孙逊:没有太直接的关系,风景画我也在研究。应该说,我这次画的还是比较有进步。有二、三张我还比较满意,可能比以前各个方面更成熟,积淀到这个时候,画得更放松一些,颜色更饱满,用笔更自如一点。我画得比较放,比较不像一工作室的,画风景也是。上大学的时候,靳老师就说:“孙逊那风景,没有树,就不成风景”。刚开始,我们是到的果园,很难构图,学生都画不好。我恰恰很喜欢,我画了好几张大的果树。……树,我画得很愉快……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下乡写生对于一画室或者整个油画系的重要性?
孙逊:对工作室来讲,最主要是对油画语言,油画工具,色彩上的美感有一个深刻的领会。如果你画一个室内的肖像、人体,它就有它的素描问题,要把素描问题解决好,你让他对色彩有个深刻的认识,这个有难度,放不开。形的约束力比较强,室内光相对比较稳定。而风景室外光不同时间,不同景物,变化都很丰富,所以说这个对色彩训练,对于我们一画室同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知道这次很多同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下乡写生训练)也是美院的一贯传统。以前老先生老是出去画在小纸壳上,画小的风景画,不断地训练色彩、油画语言。这些年,好像艺术越来越多元化,在观念化、多元化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的基本功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足的。这个不足其实通过抓住这些训练,我们还是能够保持下去,这个很重要。这是我们学校原本就有的优势。这种优势在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

孙逊:总体来讲,这次写生学生都非常的配合,大家相处得非常的愉快,开心!
记者:谢谢您!

艺讯网记者:陈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