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6日下午两点,“亚洲的智慧”论坛第二场“艺术中的亚洲”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展开讨论。此次论坛是以“陌生的亚洲”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的系列学术活动,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研究员蔡萌主持,独立策展人、艺术家、香港大学讲师秦伟进行主题发言,参展艺术家吉拉德•俄斐、赵峰和周庆辉分别以各自的作品为例展开简短的论述。
秦伟:摄影应折射艺术的思考
作为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策展人之一,秦伟首先对展览主题“陌生的亚洲”进行了阐释。秦伟认为以亚洲为主题进行探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因为不同的地区产生不同的审美观。观看亚洲版图,菲律宾是天主教国家,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家,南亚是印度教地区,从中可以看出不同宗教的交杂,这不像欧洲是单一的基督教文化。亚洲从上世纪开始走向现代化,但是各个国家现代化的道路走得很艰难、曲折。那么受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摄影在当代语境下,人文思考也更加复杂,体现为全球化地缘文化、个人价值与种族认同、过度消费与生态危机、新自由主义经济、极端宗教思想和女性主义等。
秦伟接着介绍了他2007年在菲律宾墓园拍摄的作品,菲律宾的国家名源自西班牙一个统治者的名字,因为曾经被西班牙殖民统治过,这里的贫穷问题非常严重,有的一家八口都住在墓园里,有的人居住长达20年,甚至长达三代人之久。作品《男权主义下的伊斯兰女性》体现了伊斯兰社会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地位。同时举例了本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乔哈尔•达什提(Gohar Dashti)的摄影作品《伊朗•无题》拍摄于伊朗和伊拉克八年的战争背景下,艺术家用隐喻的艺术手法表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悲哀;印度裔美国艺术家尼尔•乔杜里(Neil Chowhury)的《梦醒着的印度》是用数码的碎片图像来表达景观经验,艺术家表现了对宗教非常重视的社会状态下,印度教受到很大冲击的现象;孟加拉艺术家拉泽尔•乔杜里(Rasel Chowhury)的作品《绝望的城市化》用传统即时手法的景观照片反映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英国摄影师乔治•乔治奥(George Georgiou)的《断层线/土耳其/东方/西方》同样用景观性的手段拍摄土耳其城市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同时艺术家向深层次原因探索,思考其经济断层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秦伟在最后总结到:摄影于今天最重要的不是拍照,而是发掘自身经验,艺术家在身处的时代中折射出思考的问题。
吉拉德•俄斐(Gilad Ophir):摄影是邂逅,是与现实的妥协
吉拉德•俄斐(Gilad Ophir)1957年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在纽约亨特学院学习摄影和社会学。他的摄影作品和其成长区域相联系,因此他的目光聚焦在以色列,并对军队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希望能够通过作品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此次他的参展作品《“死城”系列,奔驰,射击目标》便是他在以色列郊区拍摄的废弃军事基地。吉拉德•俄斐认为摄影是一种邂逅,是与现实的妥协,摄影同时提出了问题,让我们看到新的视觉见证,对视眼前的景观产生不同的体验,而真正面对现实。
赵峰:以摄影讨论贫穷的定义
此次参展艺术家赵峰1980年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现在生活和工作于北京,本次展览带来了作品《贫困线:新加坡,红龟,2013年5月,1.79美元》。赵峰表示当他看到新加坡的乞讨现象,便对1.79美元到底能买到哪些东西感兴趣,并试图通过摄影的手段来讨论贫穷的定义。
周庆辉:当代艺术中的游转和乡愁
周庆辉同样也是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之一,1965年生于台北,1987年毕业于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他的作品主要关注当代艺术中的游转和乡愁,他认为人们希望通过记忆找到归属感,而艺术家可以打开实验的可能性,因为艺术创作可以为所欲为。面对亚洲经济上的多重连结,网络互动和跨文化的对话等迅速变化的社会,记忆其实很快就消失,所有保存记忆成为生活所需,艺术可以连结不同参与者和观众的对话,可以增加观众观看作品的归属感。其参展作品《人的庄园》通过长达五年的拍摄时间,在动物园里搭建人类生活的场景,讲述了在社会的牢笼中人类的生活状况,思考人的身体意识、生存意识和集体意识,并对理想生活展开想象。
本次论坛最后由长谷川祐子进行总结性发言。摄影在当下如何工作,其实受到很大的挑战,摄影的视觉图像可以记录社会呈现真相,提供值得思考的问题;又是娱乐的手段,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赵峰的摄影结合人类学研究进行表达和沟通,周庆辉游走在绘画和摄影之间进行大胆的想象。这些艺术家采用摄影的手段表现新叙事的想法,反映出亚洲的复杂和陌生。
文/叶圆凤
图/美术馆 董慧萍 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