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地下室
马楠(中国美术学院)
The Museum Cellar
MA Nan (China Academy of Art)
为了度过生命中的某一天,人们来到博物馆寻找一个缪斯之物。展示空间敞开,而地下那迷人的庞大库藏却上了锁……
岛屿
开放的展厅如同水面上各自分离的岛屿,从地下室临时调用的物体被聚集整理,露出水面形成暂时的景观。
地库
密集封存的未展示物,仿佛沉默的大陆涌动着潜在的能量,等待被激活。而错综的地库如海床般相连,以宇宙的格局收罗着关于世界的一切。这里是实验室、迷宫、狂欢节,一个随时可以感应召唤的势量场。
潮汐
“诗人,和盲人一样,能暗中视物”—博尔赫斯
岛屿浸泡在丰富的海洋介质中,而那潮汐的非规律现象,饱含征兆。未被化约的公共空间造成声音、图像和概念的相互侵略和占领。我们于是想象远方和别处,那不存在但已知的乌有之乡。
然而,博物馆地下室那尚待开发的符号和物的日常,它存在,但仍然未知……
人员列表
构作:马楠
先在文本:矶崎新,关根伸夫,雷蒙·葛诺,勒·柯布西耶,夏尔·傅里叶,David Weiss&Peter Fischli,Superstudio,Archigram
道具:石可
声音编辑:打油
建筑:Marco Casagrande
档案:黄孙权
抄写:10位志愿者
公关:王家浩
特效:王克伟
装载:翁祯琪
装载:贾宏宇
行动计划
“打字机笔记”--打油,雷蒙·葛诺
“乌托邦出柜”--黄孙权,勒·柯布西耶,夏尔·傅里叶,矶崎新
“反相城市”--Marco Casagrande
“Omni-Null”--石可,关根伸夫
“博物馆星球-连锁”--王家浩, Superstudio
“操作箱”--王克伟
聊天室
3月2日 石可现场表演
3月2日14:00-16:00
黄孙权+Marco Casagrande“乌托邦出柜+反向城市”工作坊
3月3日10:00-12:00 王家浩+黄孙权+马楠/打油 谈“博物馆地下室,Piracy和Authorship”
马楠 MA Nan个人介绍
马楠,现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做博士研究。目前的研究和实践面向当代艺术策划与多媒体剧场展演,个人研究关切媒体再造下的社会现实以及艺术如何在自身构建和外部循环之间不断生产新知的可能性。
马楠参与和策划众多跨媒体和当代艺术展览,包括2013年“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的“上海奥德赛”中她是剧场总导演;2013年“绿盒子:媒体现实的空间”中她担任策展人;2012年“五谷杂粮艺术节—万能机器人”中她担任剧场导演;2011年的杭州声纳系列演出中她作为联合策展人;2010年“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中她作为策展助理。
策展之外,她从2012年至今还致力于编辑及翻译《参与性艺术》一书。
马楠推荐导师:高士明
高士明(GAO Shiming),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他先后参与创建了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杭州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以及亚洲思想界组织“亚际书院”,其研究领域涵盖当代艺术、社会思想以及策展实践。2002年以来,他策划了许多大型展览和学术计划,包括“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系列研究计划(2002-2004)、“影像生存:第五届上海双年展”(2004)、“显微学:中国当代艺术展”(2005)、“黄盒子:中国空间里的当代艺术与建筑”学术邀请展(2006)、“第六届圣保罗建筑双年展”中国特展、“地轴转移:艺术家对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回想”(2007)、“影子的炼金术: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07)、“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2008)、“巡回排演:第八届上海双年展”(2010)、“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2010-2011)、“变动中的世界,变动中的想象:亚洲思想界上海论坛”(2012)、“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13)等。高士明出版的学术书籍包括:《视觉的思想》(2002)、《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与地缘政治视觉报告》(2003)、《与后殖民说再见》(2009)、《巡回排演》(2010)、《胡志明小道》(2010)、《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2011)、《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2012)以及《后殖民知识状况:亚洲现代思想读本》(2012)等。
马楠毕业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学院名称\Title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China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China
策展人\Curator:马楠\Ma Nan
导师\Tutor:高士明\Gao Shiming
建立时间\Founded:2007
建立宗旨\Mission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策展研究与实践方向博士及硕士研究点。本专业立足当代艺术创作和媒体传播的现实状况,从当代中国艺术的文化境遇和历史经验出发,力图构建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的互动知识体系;探讨艺术作为“具体知识”和一种社会思想形式对当代精神生产的意义,探讨这一独特的视觉-文化生产空间的建构和运作方式;强调突破传统的艺术史框架,把政治、文化从艺术史的背景提到前台,在“精神生产”的意义上探究艺术对感知经验与社会意识的建构性作用,并从媒体方式、制度经验、批评话语多个方面,探讨策展的实践空间和社会能量。
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思想家,协同多家研究所及艺术机构,聚集了一支国际化的研究、教学团队,打造起一个批判性的实践空间,一个当代艺术和社会思想交互研究的实验平台。
课程简介\Curriculum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亚洲现代思想研究,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和艺术策展实践,内容涵盖艺术史与思想史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媒体文化研究,当代艺术专题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策展理论与方法,艺术批评与策展实践以及当代社会思想专题研究等。课程为三年制,第一和第二学年学习专业课程及策展实践。
课程包括:
基础课:艺术史批判,思想史经典导读,现代文学经典导读,古典文论经典导读,西方诗学,视觉文化研究,社会理论,田野工作方法 方向课:媒体文化研究,当代艺术史专题,策展理论与方法,展览个案解读,批评话语分析,历史与叙事,社会性互动
实践课:媒体艺术创作,参与性观察,策展实践,“大规模创作”理论与实践
第三学年进行论文书写及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