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体——现成材料和图像的组合,界于绘画和雕塑之间——奠定了劳森伯格艺术语言的基础。艺术家起这个名字,是为了定义其从1954 年到1964 年间的早期代表作。这些作品既悬挂在墙上,也摆放于空间中。传统与非常规意义上的混合展示媒介来源于艺术家生活周遭的废旧物品。冷战时期——那个大生产、商业化和技术革新的时代——在美国诞生的反传统美学贯穿于劳森伯格的整个艺术生涯,其中包括《四分之一英里画作》。
大量非传统艺术媒材——纸板、纺织品、新闻和生活摄影、报纸、杂志、指示牌、废铜烂铁、有机玻璃等——构成了《四分之一英里画作》。艺术家在创作该作品时,也遵循了混合体复杂及多样化的方法论:我们难以将劳森伯格创作中涉猎的多样媒介——从绘画到印刷,从摄影到雕塑——进行简单地说明。虽然每个部分都隶属于整体作品结构,但每部分固有的文化内涵也造就了令人惊奇的反差效果、信息编排和视觉双关——这些均是劳森伯格作品的重要特征。
从一开始,《四分之一英里画作》就传达了这种混合体的感官知觉力。它包含了现成纺织品的再拼接。不同透明度的溶解转印图像叠加于纺织物上。一件橙色的T 恤衫被横至于画布表面,于是,其形状显得既抽象又可辨(第1 联)。图像被镜像呈现,或重复再现。比如在作品第1 联中,艺术家将同一只手的图像指向左右不同的方向,默默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相反的方向。《四分之一英里画作》的其他一些部分在对三维空间进行着干扰:例如,胡乱堆积的纸板箱在“涌”向观众时,它们常见的几何线条呈现出了美妙的造型(第63 联至第65 联)。(劳森伯格使用的所有媒介中,纸板——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垃圾箱中啜手可得——一直因其普遍性和民主性而拥有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第66 件亦是“干扰空间”的范例之一,它是一座由废铁拼接的装置:穿过锈迹斑斑的金属架的霓虹灯管,伸展到了摇摇欲坠的、写着“施工结束”的指示牌中。以上两个部分的结构均属于“过剩”系列(1986-1989 年/ 1991–1994 年),艺术家在造访得克萨斯休斯顿后受到启发:在那里,他目睹了巨大(过剩)的石油市场驱动力致使当地经济遭受的毁灭性打击。
通过直接将日常元素融入作品,劳森伯格试图消弭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并消解材料的阶级性。在与唐纳德•赛夫的《一次关于艺术与ROCI 的对谈》里,他声明:“如果你能成功地转换一件无人注意之物的语境,观众便会用心观看,觉得它就像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般迷人。”文化糟粕被转化成艺术家的宝藏,随后,这些被“抢救”的物件共同构成了《四分之一英里画作》。这件作品记录了艺术家在俘虏岛、纽约,以及世界巡展ROCI 中的生活与行踪。
文/陈怡辰
(文章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