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美育再长征一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美育征程

时间: 2016.12.16

创作小分队: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创作地点:四川阿坝藏区
带队老师:余丁、郑勤砚等

2016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师生接力长征精神,再入阿坝州。教学团队一行8人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怀着拳拳红色之心再走长征路。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师生通过此次考察活动不仅回顾了革命历史、感受了长征精神,更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用艺术架起了与当地孩子沟通的桥梁。

人们常用“若尔盖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这句荣耀的话语,来说明若尔盖与中国革命的非凡关系及其历史地位。若尔盖地区海拔在3500米以上,气候恶劣,鸟兽绝迹,人烟荒芜;如果没有当地民众牦牛、青稞的救援,红军就不可能三过草地;如果没有若尔盖巴西一带成熟的农作物作保障,红军的长征胜利之路则会更加漫长。尽管如此,据记载仍有一万多红军将士长眠草地,烈士的丰碑遍布若尔盖县的镰刀坝、包座牧场、班佑草地及红原县的色既坝、龙日坝一带。

2016年9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师生接力长征精神,在学院院长余丁教授领导、郑勤砚副教授组织下,教学团队一行八人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再走长征路。

团队一行途经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碑、松潘县,瞻仰了七根火柴纪念雕像、金色鱼钩雕像群以及班佑红军烈士纪念碑,最终到达长征精神的承接地若尔盖县,行程300余公里。随着海拔不断高升至3800米,气候愈加寒冷稀薄,队员都有头痛的高原反应,他们切身体会到红军过草地时艰难的处境。

1935年8月底,中央红军终于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面对党内出现的危机,中共中央于1935年9月2日至9日在班佑寺内连续召开政治局会议,经充分讨论仍坚持北上的正确路线,又一次将红军从危机中解救了出来。巴西会议是决定党和红军前途命运的一次关键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师生们在这里瞻仰了巴西会址的会址,并在纪念碑前驻足缅怀。

美育长征路

在深入挖掘长征路上的革命文化、调研沿线主要地区美术教育的现状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师生先后走进了当地的巴西中学和若尔盖小学,展开“艺术再长征”美育教学。

在巴西中学这一站郑勤砚副教授带领师生们向巴西中学捐赠了美术书籍和材料,并在课上课下与藏族同学们重温了红军故事和长征精神。在“艺术再长征”的旗帜下,同学们在镜头前呈现出长征路上新一代的风貌。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不仅巴西中学的同学们得到了长征精神的招引,学院的师生们在交流中也深受启迪,不仅更加深入理解了长征精神,还增善了下一站的教学。

离开巴西中学后,若尔盖县小学的同学们接力了长征精神。作为革命老区的新一代,同学们聆听了红军可歌可泣的事迹,表示要学习红军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和他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们鼓励了同学们的想法,并向他们赠送了材料与书籍。

在若尔盖县小学,老师们更加细致而亲和地向孩子讲述了长征的故事,启发他们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去表现自己眼中的长征。同学开动想象、运用新材料再造了长征路上的环境与故事。

用艺术的手段进行再长征的意义,是让新的一代举起长征的旗帜继续前行。在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师生的启发和引导下,若尔盖中小学的同学们不仅聆听了长征故事,还通过美术亲手描绘了他们所认识到的长征精神。

总之,随着路程的展开,学院师生不断深入了解到长征路上过去发生的故事,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场景深深印在师生们的脑海里,为他们后续将美育与本地民间文化、红色经典相结合,接力再传长征精神夯实了基础。

图、文/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