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陈平 中国画学院院长
采访者:苗普
苗普(以下简称“苗”):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画学院创作团队在此次“艺术再长征”创作活动中的开展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
陈平(以下简称“陈”):我们中国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艺术再长征”的号召。在今年六月,我和刘庆和、于光华、王晓辉、岳黔山、丘挺、廖勤、邸超及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们前往夹金山,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考察和采风活动。我们在雅安参观了一些红军的长征纪念馆,之后来到夹金山。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我们的行路变得非常困难。但红军当年翻越雪山时的条件要比我们差得多,本就在茫茫雪山之中,还要承受缺衣少食、人员稀少等不利因素。这种亲临现场的体会,也是我们重走长征路的意义所在。我们此次采风写生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既有对当地藏民等的人物刻画,也有对夹金山这样的景物描绘。回到学校后,我们把收集到的素材和写生作品集中到一起,并组织全院老师们进行几次深入探讨,三易其稿,最终确定了描绘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场景。这幅作品主要由山水、花鸟、人物三个系的老师参与创作,也就是现在看到的《离天三尺三》。
苗:中国画学院师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建立历史现场写生与历史主题创作之间的关系的?
陈:我们基本上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团队一行人来到四川夹金山考察,通过写生的方式收集素材,并在后期集合素材开展创作。回想到当年红军途经这里,会融入到当地藏族同胞的生活中,因此我们特意观察了生活在这里的藏民形象、服饰等细节。四川地区的藏民与我们印象中的西藏藏民不同,只有通过观察才能真实还原他们的形象。我们把写生的素材充分运用到创作中,巍峨的夹金山被云烟缭绕,峻拔的雪峰屹立在那里,等待着红军战士们翻越过去。在《离天三尺三》这幅作品中,我们希望表现红军翻越雪山的艰辛和不易,配合画面的人物形象分别是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德元帅三位领导人。当我们到达夹金山顶峰的时候,真的感觉就与天空一尺之遥。而毛主席的《十六字令》诗词里的一句话,“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这幅作品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苗:您认为此次“接力”系列展第二回与去年“接力”展相比,呈现出了哪些新气象?
陈:各院系都在积极参与其中,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变化。中国画学院在创作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之前的个人主导创作变为集体创作占据主要力量。今年我们充分调动了学院的人才师资队伍,用于“艺术再长征”的集体创作中。《离天三尺三》是中国画学院集体创作,由廖勤老师带着研究生们执笔,众位老师共同参与创作,同时我本人也通过写生创作参与进来,并为集体创作建言献策。
苗:相较以往,此次展览在创作组织机制方面突显出整合创作力量、大家群策群力的特征,您如何看待在创作机制层面的这种变化?
陈:我认为这个模式是非常好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广泛地应用这样的创作科研机制,教学和实践实际上是分不开的。我们的科研其实就是考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研究笔墨,研究不同的风土人情。中国画学院每年都会在春季和秋季开展下乡写生活动,老师会组织学生去往不同的地方。我希望今后的写生和考察都能够不断实践这一全新的机制,将研究、创作、教学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苗:您对此次“艺术再长征”的展览的最终成果有哪些期待?
陈:中央美术学院花费一年多的时间筹备“艺术再长征”的展览,由此可见学校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各个院系也都积极地响应,并提交了不同类型的主题性创作。多种材料的碰撞、多种手法的表达、多个学科的交汇……我想展览最终的呈现效果将会非常精彩。我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红军当年走过的足迹,每位师生都在表达自己心中对红军长征的一种“再认识”。我们正在用艺术的方式,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们的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