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邱志杰 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采访者:郑石如
郑石如(以下简称“郑”):上届接力展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以绘画和雕塑为主的传统造型学科中,而今年实验艺术学院也成为了“接力”展的重要一支力量,对此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邱志杰(以下简称“邱”):首先我想要说的是,实验艺术作为艺术大家庭中的年轻学科,它介入重大历史题材项目还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时间的检验。但我很庆幸地看到,实验艺术学院的师生们都有关怀社会的传统,和对表现社会历史题材作品的关注。其次,实验艺术学院在“艺术再长征”创作活动中会更加注重对民间乡土文化的转化。吕胜中老师经常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把传统文化的资源转换成当代艺术,就像长征路上发动群众一样。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在吕老师的教育体系里有着独到的体现。我们的创作机制也与其他学院不太相同。实验艺术学院每年都会下乡,但我们的下乡不是写生,而是会做大量的访谈。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本身就带有一种面向民间、面向社会的特性,和对民间文化的兴趣。我们更侧重于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将长征放入一段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用中国现代性的语境来解读它。我曾提出要“项目带教学、项目带创作”,每一个教学项目其实都是一个展览,就是一个展览的生产过程,它包括展览作品的创作。创作过程与教学目标紧密相结合,并且应该让这种机制成为常态。
郑:您如何理解“艺术再长征”这一主题?又是如何表现在作品中的?
邱:长征是一个集体理想,是面对困难时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态度。“艺术再长征”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需要更多地融入新的表达方式。相比于传统的表现形式,我们在描绘红军时选择了在纪念广场上书写牺牲烈士们的姓名。这一写的过程是很煽情的,非常打动我们内心。同时运用当代的艺术语言表现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我认为也更有利于观众去理解。每一代人就像接力一样,很多人去当铺路石,每一代人都是草稿纸。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很渺小,在时空交错的当下去回想他们的名字,会带给我们很多触动。实验艺术学院参与长征主题创作,预示着未来类似重大题材的表现方法会越来越多元化。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传统观念告诉今天的年轻人,植入到他们的心灵中。
郑:对于长征题材的作品,您如何用实验艺术的特点和方法加以评价?
邱:首先是历史视角的独特,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崭新、独特的角度,这也是实验艺术创作中经常强调的。其次是情感的真挚,我们在处理一个母题时,会站在观者的角度上,思考这件作品能否在精神上给人以震撼。最后是艺术语言的创新,它也是推动艺术史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当年红军长征反映的是中国革命问题,正是经过长征才真正走向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才有了我们的今天。这样的过程就像我们当代实验艺术面临的问题,这是一种面对艺术史的使命。
郑:优秀的作品需要社会调查支撑,那么调查结果是如何向创作转化的?您认为实现这一转化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的社会调查借鉴了很多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在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一门名为“隐性艺术”的课程。首先在进行一个主题创作之前,我们会做很多与之相关的社会调查、田野观察。学生们需要准备田野观察提纲,最后写出一份观察报告,重点是要带着问题到现场。其次是如何转化的问题。我会要求学生针对问题提出关键词,并用关键词造句。这个造句是在现有概念下完成的。带着关键词去进行深访,目的就是为了颠覆成见。最后你要提出一个颠覆先前概念的关键词,也就是替换原有关键词的新关键词,以这个新的关键词作为创作的核心。这样的创作过程是超越成见的,创作者会站在对历史判断完全不一样的角度上。最关键的是只有当我们消除对原有概念的成见,整个判断才能脱离庸俗,我们才会有新的想法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