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宋协伟 设计学院院长
采访者:苗普
苗普(以下简称“苗”):作为此次“艺术再长征”展览中的空间设计负责人,您在策划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新的想法?
宋协伟(以下简称“宋”):展览的空间和设计不是一个独立行为,它往往与策展本身发生着关系。从策展的角度来说,我要考虑到展览的预期形象与空间形态效果,在工作中我们是需要紧密结合的。策展本身就是作品,空间设计就是作品。所以虽然我的主体身份是负责形象空间的展示设计,但是我要考虑到策划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这些都必须吻合“艺术再长征”的展览主题。在整个策划过程中,我都是站在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单一性指向的设计。根据策展主题,我们把整个长征的故事分为了四个板块。他们分别在我的脑海中与空间发生着关系,首先就是要体现出中央美术学院的学术和教学状态,其次要针对各院系的参与程度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在考量各专业差异性的同时,我站在学科组织与全新创作机制的视角上,针对这次展览主题产生一个综合性、多元化、能够体现创新机制的展览。这样呈现出的展览形态,将完全不同于过去类似的主题性展览。
苗:您如何看待此次展览所采用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形态”的全新创作机制?它是如何推动各院系创作的?同时它又将带来哪些新的课题?
宋:我们在共同主题和策展规划的思路引导下,这样全新的创作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专业特长,从而体现出中央美术学院以学科结构为基础的特点,最终实现建构学术高度的目标。对于各院系的创作来说,这样的机制可以让展览媒材多元化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持其专业性。正是这样的创作机制,让各学科在相互合作中彼此了解,在相互交流中对未来的学科结构产生新的思考。站在学院的管理角度来看,通过这样的主题创作是中央美术学院新的向心力和合作精神体现。
在展览筹备工作中,各院系、各部门都非常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再长征”的计划中来。相比于以往的主题性展览,这次展览对各学科的带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围绕着“长征”这一历史性的主题,全新的机制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多媒体技术学科,创作出了很多具有当代艺术特性的观念性作品。每一位参加的创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于主题的倾向性或观念性。最后,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得每位参与的艺术家都会思考,我们如何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存。这样重大的历史题材创作,让我们更多地考虑到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艺术创作把我们连接在一起,使我们最终成为命运共同体。
苗:针对展览空间的设计思路,您有哪些具体的思考?
宋:首先从策划的角度上讲,为了再现“艺术再长征”的场景,我们计划通过具体的手段提供一个可持续、可生长、可变化的体验式空间,并希望通过这一空间,给观众展现一种叙事上的关系。在宏大的语境下,这里的每件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体,这样的阅读空间能够使观众感受到空间的情境叙事。随后由于展厅的改动,我们的策划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我们通过对新空间的改造,描绘出长征路上所发生的故事,这就构成了贯穿展览的主脉络。我们希望作品之间的叙事关系保持在整体结构与节奏中,这样展览将会更有意思,也会显得更完整。
苗:有人提出,在同一空间中当代艺术的多样形式可能会使传统架上绘画的注意力被转移,从而构成两者之间的消耗。您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宋:首先我要谈一下“跨学科”,它的意思是“站在学科上看学科”。在当下的学科发展中,由于技术干预了生产力的核心结构,导致学科的定义和界限变得模糊。比如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油画,如果单纯把油画看作传统语言独立存在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来解释一个作品在空间里的叙事关系,它只不过是叙事关系中的一个信息点而已。我们对于当代性是有误读的,它们只是不同语境下不同的媒介表达。在我看来,艺术品中的当代性只是经历技术发展变化后,出现的一种新模式的作品阅读或体验。因此最终表现出的,应是作品在整体语境下的解读,而非独立性的存在。
苗:您对此次“艺术再长征”的展览有哪些期待?
宋:这次“艺术再长征”的展览必定与以往大不相同,这是由展览的策划和定位决定的。至于我的期待,我更希望我们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品在当代语境下的价值,能够为观众理解当下社会做出更好的导向。我认为这次“艺术再长征”的展览就像是一个“干细胞”,未来它会分化出丰富的组织和功能细胞。希望这次展览对今后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对师生们未来的创作,对未来国家的文艺发展都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