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纪玉洁:展览的视觉延异——“文献展的神话”设计思考

时间: 2017.3.13

“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展览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由德方克劳斯•西本哈尔教授与中方余丁教授联合策展,纪念中德建交45周年的首个重要文化活动,也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7年国际交流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此次展览的视觉设计,是一次在跨文化策展视野下,探索展览视觉传播方式的设计实验,整个设计试图以东方视角来完成对卡塞尔文献展60余年历史的视觉梳理与阐述,既要体现对卡塞尔文献展精髓的学术把握,更要传达一种德国的时代精神,在美术馆场域中建构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在启动设计之初,并未急于建立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想法,而是立足于深度解读背景材料——策展理念、展览主题、展览内容和展览结构,让设计方案从中“生长”出来。这是一个关于展览本体的展览(文献展的文献展),共呈现了卡塞尔文献展第1-13届的档案资料、创始人阿尔诺德•博德的部分作品、手稿,以及 “卡塞尔文献展与中国”的文献资料,共计300余组,内容丰富而繁杂。最终分析归纳出“陌生感”、“阐述性”、“神话性”、“文献性”四个设计关键词。后三者很易理解,如何理解“陌生感”呢?首先,展览的标题“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中并没有出现熟悉的“卡塞尔文献展”字样,对观者来说,第一眼的认知是陌生的;其次,“阿尔诺德•博德”这个德文名字,让大多数非专业人士陌生且迷茫;最后,“神话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陌生感。于是陌生感成为视觉形象设计的一个切入点:把视觉形象陌生化,增加公众审美感知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可以激起他们对展览更强的好奇心与关注度,让公众与视觉形象之间产生对话。

展览的视觉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展览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二是展览空间展示设计。

展览视觉识别系统,可看作是一个视觉关系复合体,它的功能是将抽象语意转化为视觉符号(文字、图形、图像),再通过视觉符号来描述和塑造独特的展览形象,传达展览主旨。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主视觉设计
1-1核心图形
核心图形是展览主视觉的核心和基础,13届文献展可以被描述为许多不同的符号和意义,在核心图形的设计上,选择其中任意一届或十三届的符号都不合适。于是以中英文标题的“印章式”组合来呈现,因为它既能客观的诠释主题又可暗示展览的地域性。陌生感是通过新设计一款中文字体来实现的,这款“文献长黑体”端正、匀称、舒展,具仪式感。英文字体则选择由德国人设计的Akzidenz Grotesk字体家族中的长体,与中文的“文献长黑体”进行搭配,二者形式统一,节奏和谐。“documenta”一词代表卡塞尔文献展,是题眼,将其尺度放大并以倾斜的方式置于核心图形的三分之一处,让它成为核心图形的点睛之笔,可以凸显展览的专属性和国际性。整个核心图形严谨且不失动感,力图呈现理性的思考及学术气息,期望公众能“观之有形,辨之有意”,从中体察到包豪斯风格的延续及德国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演绎,体悟隐于其中的展览主旨。(图:核心图形图)

1-2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是核心图形的衍生和延展性表达,与核心图形组合使用,延展于不同比例、尺度的衍生物料。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理念给了设计以灵感,摈弃装饰性,从“the myth of documenta”中提取m与d,进行叠合关系的图形化处理,形式简洁直率,两个字母与核心图形既有衍生关系,也能传达文献、阐释意味。黄色的竖排英文分别是展览4个板块的标题——重建(reconstruction)、转型(transformation)、一切皆可(anything goes)和国际话语(global discourse),将它们提取出来一是想呼应展览的策展结构和策展理念,二是为了增加辅助图形的视觉层次。
(图:辅助图形,新闻发布会讲座背投图, 学校官网)

1-3色彩系统
色彩系统是展览主视觉中最具感染力的层面,也是决定展览视觉气质的最直接因素。在色彩的甄选上,遵循感性(直觉)和理性(逻辑分析)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卡塞尔文献展的历届主视觉和德国国旗中,抽离出黄色作为主形象色,黄色象征辉煌,充满活力;用中性且有文献感的深灰和浅灰做为辅助色,与黄色形成对比,色彩以渐变方式处理,以契合文献展的神话意境。(图:色彩系统图)

2-衍生物料 
2-1海报(招贴)
展览海报是一种张贴于公共空间,快速、准确传达展览信息,吸引观者,使其产生心理共鸣的传播媒介。展览海报除了功能性,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审美性,悦目方可赏心,在美术学院,海报能否有“颜值”担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展览视觉解决方案的成败。

2-2邀请函
邀请函是公众能够近距离、初次认知展览的重要视觉传播媒介,它是一种礼仪性的书信,一方面传递展览信息,另一方面是体现一种尊重。文献展的邀请函,是以“文献+邀请”的功能诉求切入设计的,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印于小尺寸拉页上的13届文献展海报(A),另一部分是邀请函的基本信息(B),两部分依靠隐藏的磁铁纸吸附在一起,A部分封面印有核心图形,可以与印有辅助图形的B部分自由组合,这种紧密的磁吸关系,恰好表达了档案与文献展的关系,也增加了趣味性。在印刷工艺上,尝试了一种新的油墨印刷方法,专色叠加:专色黄叠印金属银,这让邀请函的气质更加经典而隆重,也使邀请函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图:邀请函)

2-3导览册
导览册是指导观众观展,并可随身携带的纸质传播媒介。这是一份纯文本的文献导览册,在设计之前先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然后再以精确、理性的排版完成信息的清晰呈现。由于导览册是免费派发,所以在保证视觉品质的前提下,采用了最经济的纸张、印刷和装订方式。(图:导览册)

展览视觉设计的第二部分是空间展示设计,它一方面是展览视觉识别系统在空间中的衍生应用;从另一方面看,是依据策展理念,在空间中实现对展览内容的视觉描述。卡塞尔文献展内容独特且复杂,记录了视觉艺术、艺术概念发展、破裂、转型的过程,展现了几乎所有艺术和美学创新的重要风格,以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基于此,确定了空间展示设计原则:在对展览空间充分把握、对展览叙事准确分析、对观展体验准确预估的基础上,为公众营造浸入式的展览体验。确定的空间展示设计目标是:通过梳理展览叙事,建构可视化的互文空间,呈现一个文献展的力场,引发公众以艺术史的眼光,看待过去,反观当下,联系和构想世界。

以下是从展览的视觉流线顺序来阐述空间展示设计:

1-叙事空间的情感化营造
本次展览将一层的展示空间设定为“情感”空间,原因有三:首先,在空间设计元素中,情感最能打动人心,是设计之本。其次,做为文献展的第一个叙事空间,它呈现了从1972年至2017年卡塞尔文献展与中国艺术界的多元互动,描述了卡塞尔与中国的情感积累,尤其是2012年“大道之行:卡塞尔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展”在卡塞尔的举办,直接促成了“文献展的神话”到中国的回赠之展;最后,展览的开幕式也在此空间举行,诸多德国友人将出席开幕,更要营造亲切的情绪与氛围。

做为展览的序篇空间,观者一进展厅,马上会被一张大幅卡塞尔市俯瞰地图“代入”到卡塞尔语境中,找到各自观展的情感坐标。抬头仰望,13届文献展的海报以旗帜形式挂于一层大厅,以矩阵式排列,营造了有力量的文献气场;此空间远处,是开幕背景墙,为了给参加开幕的德国嘉宾营造“故乡”的感觉,开幕背景的设计也放弃用主视觉海报,而以卡塞尔市的标志性雕像大力神赫丘利斯的照片做为开幕背景。

序篇空间还包括坡道及形象墙,坡道上方五个龛内分别是五张具有典型意义的照片,坡道地面以四个主体板块的标题做为空间导视,指引观众进入展厅。形象墙上的主形象部分,采用了装置化的处理方式,以 “文献”为出发点,将35个A4大小、厚度不等的“文本块”贴附于主题墙表面,所有文本块上的图形拼合成一个完整的核心图形,观者在主题墙前行走时,能感受到文本错落的变化,从而体会文献的意义。

2-互文性空间的建构
建构一个互文性空间,实质是建立一个叙事规则,此规则强调在解构基础上去建立关系与秩序,要有开放性与多向性,展览空间中所有视觉秩序的建立都要遵循此规则,此规则只对既定的空间负责,离开这个空间,规则就面临解体。该规则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如何处理几对关系:1-文献展大量档案资料与空间的关系;2-历届文献展各个主题与社会文化的关系;3-历届文献展策展理念、方法与观众和空间的关系。

2-1色彩做为功能区隔
根据展览结构,确定了以色彩为导向的功能区隔,整个展厅以浅灰色做为主体色调,用4套颜色分别对应展览的4个板块。
第一部分——重建:讲述了第1-3届文献展的内容,那时,文献展的重心还是经典现代主义的大师们,后来逐渐转向西欧和美国的战后现代主义艺术。由于技术限制,这三届留存的文档以黑白照片为主,黑与白能体现历史感,所以采用黑色与白色做为这个部分的主体色。

第二部分——转型:呈现了第4-6届文献展的内容。在这个阶段,文献展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转向当代。西方社会和艺术领域的革命趋势彻底改变了艺术形态、艺术观念和策展实践。这个时期是异常活跃、躁动的,所以采用明亮的黄色做为主体色。

第三部分——一切皆可:呈现的是第7-9届文献展,这个时期倡导一种后现代的世界观,出现了多元主义、开放性、文化相对性等等,展览从此不再只是一种媒介,而是一个社会事件。所以用醒目的红色来回应“一切皆可”;

第四部分——国际话语:呈现的是第10-13届文献展,此时卡塞尔文献展正式成为一部“地方的全球化历史”,全球化、媒体社会、全球知识体系、生态成为这个时期的关键词,蓝色最能体现包容性和国际化,所以将其定为主体色。

2-2轻结构的渗透性
在建构互文性空间的设计目标下,采用弱化展墙的概念,不采用实体的墙面对各个展览板块进行空间区隔,而是让空间与空间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关系。采用一种“轻结构”的写真布帘装置,这个装置用轻型钢管做为支架,与墙面呈90度角固定于天花板,板块标题高精度喷绘于写真布帘上。这样既形成了板块区隔,又没有造成空间之间的话语隔断,在结构上呼应了空间的互文性。

2-3空间肌理的塑造
拿一届文献展举例,需要展出的内容有:档案图片、文献实物(文本)、文献复制品(文本、装置)、策展人语录、影像。面对这些纷杂的信息,需要先解构,再整合;信息分别按类型、维度、呈现状态进行区分,建构多层级的信息传达,这样在一个区域内,就会有多层次的信息群,他们各自带有不同的视觉肌理(纸、布、漆、金属),在灯光的塑造下,有序的与观众进行交流。

2-4景观转挪
为避免公众在观看文献展时感到枯燥与乏味,采用景观转挪方法,将文献资料中部分作品,档案以复制或者演绎的方式呈现到空间中,形成新的空间景观。

例如:博德的世界和重建板块是从文献中寻找展示材料与形式的参考。

第一部分:重建,是博德策划的1-3届卡塞尔文献展,他既是展览策划者,又是空间设计师,他的设计开放而前卫、善于利用结构与材料。为了让视觉叙事呈现当年文献展的氛围,从他当年的设计中提取元素,参考博德用过塑料帘,铁艺结构,根据现有空间和叙事要求进行再设计和演绎。在博德特有的线性展陈风格中,提取出线,用作墙面设计构成的元素,以表达博德味道。

透明气泡、取景框是通过缩小复制来实现景观再造的,展览结尾处的小木屋,是第十三届文献展的一个标志性符号。那届文献展在森林中建了很多小木屋去展示艺术作品,表达崇尚自然的理念。然而在展厅中,并没有空间与预算去搭一座完整的小木屋,最后采用拼接造景的方式,喷绘一张森林中木屋的照片,让真实木屋从照片木屋的四分之三处延伸出来,实际只搭建了木屋的四分之一,给人造成一种完整木屋的假象。

综上所述,我们完成了一次文献展的设计实验,探索了文献展设计的思路、方法、规律,总结了经验,也引发这样的思考:展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展览主题、展览内容都需借助视觉媒介来呈现并且实现传播,视觉媒介的多样性使得展览内容的各个部分形成新的关联,为视觉阅读提供了多维的空间,也造成传播的意义差异和延展,从而影响到观者的信息获取,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展览叙事的视觉延异过程。

做为中德两国三方团队合作的展览,设计工作从启动到完成历时4个月,在这期间,设计方案从创意到定稿,再到呈现,经历了无数次的推敲与修改。德方策展团队学术而严谨、中方策展团队智慧而灵动,合作的过程是东西方理念、审美、心智的相遇,无论是达成共识,妥协还是碰撞,甚至是争吵,都实现了智慧火花的绽放,最终在这个春天,我们一起创造了“文献展的神话”。

展览设计团队
主创设计:纪玉洁
设计协助:闵志伊、张元、袁倩欣
图片拍摄:董慧苹、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