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观念之道”研讨会:探讨“去物质化”的观念艺术时代

时间: 2018.4.11

2018年4月9日至10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联合承办的“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二十余位国内外优秀教授、学者,以“观念艺术”入手,分为“历史与理论”、“情景与现场”、“遗产与扩展”三个单元的主题演讲,探讨国际范围内的当代艺术形态以及“观念艺术”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尤其是雕塑领域的深刻影响。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教授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等嘉宾出席并发表致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艺术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倾向,即过去二十年艺术家完全纯粹的、反智的、直觉化的艺术创作方式,逐渐被一种强调思考、想法、概念的观念性艺术所取代。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秘书长、本次研讨会学术主持盛葳表示,此次会议主要探讨的是一种“狭义的观念艺术”,它具有几乎所有新前卫艺术的特征,如自我批判、反艺术反制度等,它以语言作为主要手段,有较强的哲学化倾向,与此同时与二战之后西方的社会状况、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与媒介进步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向前可追溯至达达派和早期现实主义,向后可以拓展到当代艺术等。

研讨会第一单元主题为“历史与理论”。参与嘉宾依次为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晓剑、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执行主编殷双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常培杰、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志亮、浙江大学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所吴毅强。

观念艺术理论本身的复杂性、模糊性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美学问题是本单元讨论的重点。正如,观念艺术概念的诞生使得“艺术”的定义更为模糊和争议——“两件一模一样的物品,为什么一件是艺术品而另一件不是?”在《寻常物的嬗变》一书中,亚瑟·丹托策划了一场想象中的展览,名为“红方块系列展”。其中展品全都由九幅相同尺寸、涂满红色颜料的方形画布所组成:由一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丹麦艺术家所创作的肖像画《克尔凯郭尔的情绪》,灵感源自克尔凯郭尔描述过的一幅画的历史题材作品《以色列人穿越红海》,马蒂斯门徒创作的静物画《红色桌布》,宗教题材作品《涅槃》,其中有同样两幅作品都被命名为《红场》,一幅是描绘莫斯科景色的风景画,一幅为几何抽象画作品,前面这六幅作品毫无争议地被划至“艺术品”范畴之内;第七幅为威尼斯画派艺术家乔尔乔内作坊的红色打底画布,这仅能作为“有历史意义的物品”;第八幅就是一张用红铅画底色的“寻常物”;第九幅作品来自一位从事艺术的愤怒青年“J.Seething”先生,他也拿出来自己创作的完全相同的红方块作品,命名为《无题》——这件作品勉强被丹托认为是艺术品,但丹托同时宣称,它是“主题不够丰富的”、“空洞的”。丹托认为,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在于它和当时的艺术世界处在某种关系中。

此单元学者正是聚焦于观念艺术的概念定义、哲学渊源、文化思潮及其与当时大背景下的社会运动变革关系等进行阐述。如张晓剑博士以“极简艺术”为切入点,探讨其对观念艺术的影响与转变;常培杰博士指出现代艺术深受中世纪以来全面发展的唯名论思想的影响,从审美唯名探讨观念艺术的发生;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所著的《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是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陈岸瑛教授探讨了观念艺术的“非物质性”,王春辰教授发表“雕塑里的非物质性”主题演讲,朱橙博士也以其出发谈论观念艺术的逻辑转换概念。

第二单元“情景与现场”主题,主要由国外学者或研究西方艺术史及理论的学者发言,依次为加拿大策展人、兼任加拿大万锦市公共艺术顾问吴彦,加拿大雕塑家,圭尔夫大学柯乔教授(James Carl),美国贝宁顿学院雕塑系主任乔·伊舍伍德教授(Jon Isherwood),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张未博士,加拿大独立策展人佩吉·格尔教授(Peggy Gale),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博士,法国前东京宫美术馆前玛格基金会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奥利维耶•卡佩兰教授(Oliver Kaeppelin),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艺术系讲师周文姬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博士。

本单元主讲人多数选择以典型观念艺术家为例进行分析。柯乔教授认为,八十世纪初观念艺术的视觉语言开始进入了流行文化领域,这里他介绍了丹.格雷厄姆与戈登•玛塔-克拉克两位艺术家对20世纪后期美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艺术在城市中的介入行为、社会合作和流行文化;乔·伊舍伍德教授谈到了丹.格雷厄姆著作《摇滚我的信仰》中关于摇滚乐的描述,他在现场分享了数个音乐片段,呈现探讨了发展自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的新视觉和文化叙述;佩吉·格尔教授的发言源自她编写的两本刊物——为位于加拿大新斯科舍艺术与设计学院(NSCAD大学)而作的《艺术家讲座:1969-1977年》(2004),以及更早期的《艺术家的美术馆》(1983年),在其看来,这两本刊物汇成了一部艺术家、机构、出版人和教师对于艺术实践的思想发展史;邵亦杨教授则以当代雕塑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为案例介绍了其在极少主义到观念艺术变革重要时期的背景之下创作的经典作品;奥利维耶•卡佩兰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关于早逝的女性艺术家伊娃•黑塞一生的实践和设计,以及其与极简主义艺术家群体的密切联系。

最后单元主题为“遗产与扩展”,本单元的演讲可认为是对前两单元“观念艺术”概念的扩展与延伸。发表谈话嘉宾依次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维多利亚美术学院创艺中心主任伊丽莎白•普丽莎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艺术中心行政馆长与首席策展人芭芭拉•费舍尔教授,独立策展人黄笃博士,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M+ 希克高级策展人皮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展望教授,北京大学地理空间学院讲师、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苏磊博士。

芭芭拉•费舍尔教授以加拿大艺术为例,探讨观念艺术史中相关哲学“语言转向”的部分篇章,并分析从1960年代至今这部分历史对艺术的持久影响力;黄笃博士介绍了日本六十年代后期现代主义运动的流派“物派”,从东方视角阐述观念艺术的表达;策展人皮力分享了中国艺术家张培力如何“带着现实主义的尾巴”进入观念艺术的实践;展望教授则谈到到了其在20年前发表于《美术研究》杂志上的文章,再论“观念性雕塑”的概念。

本次“观念之道——2018国际雕塑研讨会”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雕塑研讨会,它不仅仅把讨论范围局限于物质性的、狭义的雕塑领域,而是将边界扩展至“观念艺术”。研讨会同时推出了两本关于“观念艺术”的经典著作的出版,分别为露西·利帕德(Lucy Lippard)所著的《六年:1966-1972 年艺术的去物质化》(Six Years: The dematerialization of the art object from 1966 to 1972),以及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的《摇滚我的信仰》(Rock My Religion),并于研讨会第二天下午举办了同期的新书发布会。

文/林佳斌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