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下午两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所主办的博导大讲堂邀请苏新平教授带来了该系列的第十二场讲座,主题为:“我的创作历程与艺术方法”。作为著名艺术家的苏新平,同时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本场讲座中,他以大量作品资料回顾了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历程及学习、生活经历,将其艺术主张与创作之路娓娓道来。本场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教学部主任葛玉君主持。
讲座伊始,苏新平首先表示今日他是以艺术家的身份来进行此次讲座,他认为做艺术家是一件非常朴素的事情,希望与观众进行平等的交谈。苏新平认为,对待艺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与方法,他想分享自己在艺术实践达到结果之前所铺垫的过程,希望对听众有所启示。
苏新平讲述到,1979年他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部队里的文艺兵,有着艺术的理想却无法实现。他于天津美术学院木刻版画专业学习了四年,之所以选择木刻版画是因为在部队期间他有过绘插图与连环画的经历,对木刻版画具有一定了解。苏新平觉得本科时期的收获在于,他对从前一无所知的艺术界有了认识与了解,并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大学毕业之后,他选择离开天津回到内蒙古,然而这两地的生活都使其无法适应,他向往一个好的艺术环境,于是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央美院的研究生学习使之了解到更多的版画种类与技法并对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谈到自己对绘画的迷恋,正是这种迷恋使他一直很关注绘画语言的更新与观念性的介入与延伸。
在对当时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进行展示的同时,苏新平谈起为什么当时集中绘画内蒙古草原这个题材,这涉及到艺术史的学习和自身创作道路的选择。苏新平认为艺术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想法和语言,来自现实的处境诱发观念的产生,从而与自己的创作相结合。他回想起当时生活在都市中所体会的孤寂与冷漠感,因而向往回归到精神家园,内蒙草原即象征着他所留恋的精神家园,实际上,他是在用草原的外观表现自己的内心。他绘画草原题材不是为了表现边疆异域,亦不同于他人充满歌舞升平的节日气息的对游牧民族的表层想象与表现,而是想通过独特的方式表达他所切身感受的更本质的草原,从而呈现出与他人截然不同的面貌。
通过对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一批作品的展示与简单解读,苏新平谈到当时的社会面貌与艺术家的普遍处境。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苏新平用“网”的图像来表达现实中的限制感与束缚感,而在《寂静的小镇》这一系列作品中,他以小镇的意象来代表内心美好的东西,这一系列作品也集中体现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光、影子、铅笔是这个风格中极具代表性的因素。在其近年所创作的的人物画中,他亦延续了这种对光影的表达,然而作为积累后的回归,他对光影有了新的输出方式。
《欲望之海》、《世纪之塔》、《干杯》等系列作品代表了苏新平另一阶段的社会思考。那时的他已有了在不同国家学习与办展览的经历,接触到充满生机的国外画廊与艺术生态,回到国内之后又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感受到市场经济初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物质崇拜与人文情怀的缺失。在这种碰撞与不适应之下,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新的创作方向,由此产生出了一批社会批判题材的作品,这是对当代人的懈怠与自满的警觉。苏新平认为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对艺术家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激发了艺术创作的冲动,社会转型在改变艺术家的生存状况的同时也腐蚀了许多艺术家,使之失去坚定的价值取向。在艺术作品价格节节攀高时候,他停下来反省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初衷,在这种反省之后,他意识到,艺术是个人的事情,即使经过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塑造,艺术依旧是自我的流露。讲述中,苏新平特别提到自己对其所创作的油画作品的态度,他仅仅将油画当作一种媒介手段,所以他认为与其称之为油画作品不如仅仅称之为“绘画”作品。
对自我的探索使之进入到大型抽象风景的创作中,自由推进的抽象画面可以永不止息的铺展,如同梦中的荒诞风景。抽象风景的巨大的空间给予他绝对自由的状态。苏新平谈到在时间不够无法肆意发挥的时候,他选择调整方法,使用最朴素的铅笔与白纸在短暂的时间空隙绘画,从而积累了许多短时间内产生的无意识的素描与涂抹,后来他发现这些小画面可以拼贴成许多有意思的大型画面,这种画面是可变的,同时具有丰富感与纯净感,并且可以进行多义的解读。他亦使用版画来进行这种抽象的拼贴,产生壮观和令人震撼的大型抽象画面效果,他认为这是一种艺术家自己都无法把控的状态。苏新平笑言自己被这种方式感动了。
讲座的最后,苏新平以两个视频来讲述自己的工作状态与创作过程,展现艺术家面对画布时的空白与万端思绪,视频中所体现的踌躇、压抑与苦楚正是其创作的日常状态。他将自己由擦笔纸上的图案所引起的遐思和启发放大到大幅画布之上,在思索与踌躇之中对擦笔纸这种熟悉而又亲近的物什进行再发现,对心中抽象风景进行捕捉与绘画成形。在播放视频的同时,苏新平对现场观众所提出问题进行了一一回答。
文/张弛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