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下午二点,第五场中国古代绘画研究专题系列持续在中央美术学院17号楼203室举行。持续上周四图考,本次讲题聚焦于韩干《牧马图》、传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及李唐的《炙艾图》等三件作品。活动主讲人王耀庭教授为前任国立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国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画学系兼任教授。王教授1977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艺术史组),三十余年致力于博物馆学实务,书画保藏、书画编目出版、策划展览及书画史研究,2008年于任内退休。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黄晓峰老师主持。
王耀庭教授表示:艺术史是一门综合各个专业领域的学科。中国古代绘画里面可以看到民间百姓的生活点滴。今天的主题与中医的关系密不可分,且相当的接地气。延续上一周王维画的《伏生授经图》,这一周王教授集结传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韩干《牧马图》及李唐的《炙艾图》等三件绘画作品的字迹、画风形态,再次带领大家窥探宋画里的大千世界。
韩干《牧马图》
演讲中,王教授指出韩干《牧马图》几个存疑点。他认为,《牧马图》画上依徽宗之题,作者应是韩干(活动于八世纪中叶),是唐玄宗(在位712–756)时期的画马名家。但在线条的描绘上,《牧马图》与唐画习见之宏伟圆劲风味颇为不同。《牧马图》的线条细致挺劲,衣纹部份有几处方折之连续用笔,这种线条风格与李公麟(1049–1106)《五马图》之用笔甚为近似,因此对本幅之完成年代存有疑问。
再着提出,为什么善书画的徽宗会在《牧马图》题上“韩干真迹”?这其中流露出徽宗画院的特色是颇值得探讨的。据推测,这件原作收藏在北宋的宫中,因年久残朽无法重裱,皇帝命名家摹绘作为替代。从宋徽宗于本幅押上古画名,且同为“丁亥御札”(1107),所见除本件外,北京故宫藏韩滉《文苑图》,其“天下一人”押、“睿思东閤”大印、“御书”方印;波士顿美术馆藏《人马图册页》上有“郝澄笔”,也有“御书”方印、“天下一人”押。总结出《牧马图》极可能是徽宗对古画的复制。
传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唐阎立本画《萧翼赚兰亭图》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作品。王教授带着大家看到画上人物,有敦厚,有滑稽,有真诚,有奸诈的模样。这件作品是在描写故事进行中的一段谈话。画无法留声,画家用人物的肢体语言来叙述。辨才长眉圆颅,一脸憨厚,左手手掌掌心向上,应是说到和盘托出时,两手一摊,话已说尽,告诉对方,他有兰亭至宝。相对地,萧翼的双手藏在宽阔的袖子里,“袖里乾坤”,满腹心机。脸上一双尖眼,配起上扬的眉毛,露出颧骨,更是一脸奸诈。上方僧人,蹙眉闭嘴,一脸不悦,是洞穿了骗局。
再谈画上器物,萧翼及仆人头戴乌纱幞头。萧翼头戴已近立方体,前两脚已折成如今日的蝴蝶结,成为帽缘的束带,后两脚,如为发髻之结束,小而上翘。北京故宫藏传周文矩《文苑图》与之型态相近。场景右侧增加了一位莫名所以然的摸头仆人,这也是共同的“肢体语言”。王教授表示,从画的质量说,《晋王羲之兰亭序宋拓本宋人摹萧翼辨才图合卷》是一件十六世纪前后的仿作。清曹松年《萧翼赚兰亭》也成画于十七世纪,可见一个稿本的流传。“赚兰亭”表现的戏剧情节与肢体语言也是画史少有且杰出的。
李唐的《炙艾图》
演讲的后半段,王教授提到一件颇受中医界欢迎,也是唯一一件传世针灸医疗史的图证--李唐的《炙艾图》。王教授表示,其实中医界的需多友人曾多次向他反应《炙艾图》应为《灸艾图》。本图画面人物衣衫褴褛,病患脱卸上身,民身上皆出现补钉。更有趣的是比起现在流行穿着撕扯过的破牛仔裤,王教授开玩笑的说,郎中也穿粗质布料,裤管左小腿上也出现一大裂缝,所以时髦程度不相上下。
就人物的表情而言,所谓“田家有醇甿朴野之真”,王教授指出《炙艾图》中,郎中粗陋,病患张口哀号,老妇蹙眉忧心,三位年岁的风霜都写在脸上,相对少年眼一睁一闭,画的是害怕不敢正视一眼,但也充满好奇又想仔细端倪。画面人物开脸形象夸张,充分表达画家对庶民的“朴”与“野”。
最后,王教授总结《炙艾图》的空间结构,经过一番考据被放在南宋应无异议。再说线描型态也多为南宋,风格上视为融合李唐、阎次平、李嵩、李迪等诸家也不以为过。王教授带着大家连续二周的四图考,表示透过记载的南宋绘画史专书,例如夏文彦的《图绘宝鉴》,可以归纳出南宋个个领袖画师的师承或家族系列,也可以窥探南宋时即画风交融之际,当时是否因市场趋向而改融通画路?《炙艾图》提供一个研究课题。然而事实又是如此单纯与否?王教授莞尔一笑,期待后学予以指正。
文/陈怡
编/林佳斌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