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数字时代美术史研究的新方式:OCAT研究中心展出天龙山石窟“原貌”

时间: 2017.8.23

在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活动中,都创作出具有特定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中只有一少部分能流传至今,也缺失了当时器物存在的整体语境,而大部分作品都在历史变迁中被损坏、遗失,只留下些许文献记载甚至是传说。这是历史的现实,也是历史的无奈,传统的艺术史研究正是在这些碎片化的图像、文字信息基础上展开研究。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技术变革的浪潮中,能否将此技术运用到相关的美术史、文物研究中,甚至将其复原,让当下观众能穿越时空一睹当时的精彩。

2017年8月21日,由OCAT研究中心和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展览“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在OCAT研究中心开幕。该展览既是一个关于天龙山石窟和佛像造像的学术研究展览,同时也是一个数字成像技术在文物领域应用的个案展示。试图使用早期摄影文献和新图像技术,回溯天龙山石窟的历史,并再现其原始风貌。

展览开幕当天,主办方还举办学术对谈“数字化下的佛教美术史研究方法和角度”,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OCAT研究中心执行馆长巫鸿,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林伟正以及太原理工大学艺术遗产研究中心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张晓共同分享了天龙山石窟的开凿历史、艺术史意义、佛像流转现状以及数字复原计划的缘起、技术方案和阶段成果。其中,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巫鸿教授提到开展这一计划,一方面由于美术史研究方法的转变,以前的美术史研究比较倾向单个雕像的风格研究,而现在更倾向于将造像回归到它原本石窟的环境以及与周边建筑环境的上下文关系,并延伸放大到雕像背后的宗教思想、礼仪制度等;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佛像造像都散落在世界各大美术馆、博物馆,我们无法扭转历史,但运用新技术将塑像与原境合一,这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也是对历史做一个表态。

天龙山石窟坐落于太原市西南,开始兴建于公元六世纪东魏、北齐年间,后经北周、隋、唐,开凿修建了大量精美石窟,显示出中国石窟艺术由北朝向隋唐转化的进程。1918年,日本学者关野贞探访了天龙山石窟,引起世界关注,也吸引了各国古董商的到来,为牟取利益,原始造像的头部、身体或躯干从石壁上切割盗走卖给各地收藏着,目前已定位超过一百尊造像及残像流失海外。天龙山石窟也成为中国损毁最严重的石窟之一。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自2013年启动这一计划。项目负责人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中心副主任蒋人和(Katherine R. Tsiang)是美籍华裔,早在求学期间就从老师范德本(Harrie A. Vanderstappen)处得知天龙山石窟,后探访遗址见到破落的现状,萌生想法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石窟复原,并让更多人了解天龙山石窟的历史和宗教含义,以及石窟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东亚艺术中心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散落海外的石窟造像进行广泛记录和归档,在天龙山文物保管所的主持之下,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对石窟进行扫描,结合石窟和流失造像的三维信息,最终实现对石窟整体原貌的数字重建。而本次展览可视为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展示,同时也可视作一次将历史图像与新数字显示技术(包括视频、人机交互和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探索,以期在未来创造更多具有教育性和吸引力的展览。

本次展览预展周将持续至8月27日,之后将与牛津大学团队的项目展示“遗址·实物·传记:考古与摄影”共同构成2017年OCAT研究中心年度展览“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研究计划”。这两个展览并置旨在提供“全球美术史”领域中的比较范例,反映当前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并通过此举增强国内与国际美术史界的联系与互动。整体展览将于9月15日呈现。

文/张文志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