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云端毕业季丨吕品晶: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

时间: 2020.6.22

编者按:5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展正式上线,上线第一个24小时浏览量突破213万大关,独立访客数量达53万,吸引了大众的参与和关注目光。(点击阅读:首日访客突破53w,2020央美“永不下线的毕业展”究竟怎么玩?)线下展览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到观众的反馈,可以准确接受到艺术市场的讯息,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交流与切磋的场所……相较而言,线上毕业展模式我们鲜少尝试,对其真实效果及反响知之甚少。美院教师怎么看待毕业展新形式?他们如何指导学生创作?又遇到了哪些挑战?艺讯网这次云采访了央美建筑学院吕品晶教授,他将从建筑学院的毕业创作指导、工作室教学、本硕博毕业作品面貌、疫情期间自己的状态等话题切入来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受访人丨吕品晶(央美建筑学院教授)

采访人丨杨钟慧(央美艺讯网编辑)

采访时间丨2020年5月17日

图片丨吕品晶教授提供

吕老师您好,因为疫情,学校今年的毕业展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因此关注到了学生毕业创作的相关话题,可以先为我们聊聊建筑学院的毕业创作指导吗?

吕品晶:毕业创作是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分析和解决技术、艺术、经济、社会等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建筑设计方法和创新研究能力训练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是教学与社会接轨的重要环节。

作为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标准和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都对毕业设计教学提出了许多具体而详细的要求。前者更注重教学的规范性,后者则更注重教学的成果和质量。为了保证和提高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要在创作选题、过程指导、作品评价等各个环节认真把握,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把好建筑教育“产品”的出口关。

在整体严格的控制下,建筑学院的毕业设计教学,鼓励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工作室按照学生特点和指导教师的研究专长展开差异化教学,鼓励师生的创新探索。课题选择可以是实际案例的真题假做,也可以是对概念性课题的设计方法的探讨和实践,比如每一年都有部分同学尝试运用参数化等数字技术进行毕业创作。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也不做过细的规定,可以是一定规模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可以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设计。

选题的自由,来自于整个毕业创作指导过程的宏观把握,教学指导小组会对开题环节、中期成果进行评议,就选题的价值、意义和教学成效做出早期的判断,给予学生和指导教师以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以保证每个选题能够满足毕业设计教学要求。选题的宽泛性使得设计结合社会实际的可能性大大加强,能否在真实的现实环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成为创作成果的重要评判依据。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锻炼了实战能力,为顺利过渡到职业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毕业创作,很多同学戏称之为“最后的疯狂”,认为这是他们走出校门之前可以自由发挥的最后机会。这成为建筑教育者经常批判的学习态度,我个人则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种态度:“疯狂”如果是没有思想和逻辑的形式作秀,的确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它表达的是积极思考、锐意创新的创作态度,并且能以建筑语言和逻辑进行阐述,即使其创作再“疯狂”,我们都应该鼓励。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良师,就是不把学生毁掉的老师”。教师要拥有宽容之心,要善于发现学生创作过程的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及时引导鼓励,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作为大学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教育环节,能否将学生在专业发展道路上送的更远,毕业创作指导至关重要。

我了解到近期建筑学院进行了学生毕业答辩,可以为我们聊聊答辩情况吗?

吕品晶:毕业创作答辩环节,包括来自校外评委的答辩组,会针对每一份创作成果做出全面的评价。近几年来,建筑学院推出了本科毕业创作评优新举措,邀请业界著名建筑师对各工作室选拔出来的优秀作品进行公开的答辩评议,今年因为疫情,这项工作放到线上进行,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网络会议室旁听,因而更具有开放性。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希望公平的给与学生奖励,我觉得其价值更在于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褒奖还是贬斥,能够进一步在走入社会前,听到来自外界不同的声音,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对老师而言,也是一个通过外请评审专家的点评,审视和反思自己教学的好机会。

图片 2.png第四工作室线上毕业答辩评审

央美采取的是工作室教学,可否谈一下您所在工作室的教学关注点和主要教学思路,以及因为疫情受到了哪些影响?

吕品晶:在过去几年中,我所在的建筑学院第四工作室与荷兰知名建筑师库哈斯所带领的AMO团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携手共同推进文化乡建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与交流。2017-2020年的三年多时间里,第四工作室团队与AMO团队聚焦于探讨非城市地区紧迫的环境、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这里的乡村打破了传统的人类聚居区的概念,延展到自然旷野地区、大型基础设施、能源、物流系统等所有城市以外的元素,这些区域占据了地球98%的表面积。今天的“乡村”既是乌托邦实验地,也包含着关于未来生活方式建构的想象。通过这几年对于乡村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被忽视的领域现在正成为变革的前沿。这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猜测与想象,这种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恰恰是我们工作室希望能够传达影响给学生的一种无形动力,并使之成为年轻学子创新与挑战传统的原动力。

在毕业创作的前期研究准备阶段,我们与AMO团队共同指导同学们进行普通乡村的研究,在乡村异地搬迁扶贫的大背景下,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乡村再建途径。在新的模型中同时植入城市与乡村元素,使新乡村能够自给自足并且可持续性发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参考国家统计数据搭建解析一套当下平均乡村的数据模型,这能够反映出未来搬迁的乡村所必须的基础功能量。然后在未来的乡村功能中再植入电商基础设施、新型农业系统、医疗、教育、旅游等模块,最终形成抽象可变的建筑功能模块,普及应用于更广泛的搬迁村建设当中。这个研究,在观念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训练上对同学们启意深刻,为最后的毕业创作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WechatIMG177.jpeg库哈斯及AMO参与工作室教学,与同学们合影

本科生毕业创作课题为新疆天山天池访客中心设计。这个选题,也来源于文旅部的一项“文创进景区”的研究计划,我们工作室被邀请参加了这项工作,希望以游客中心的形象设计作为突破口,通过系列文创设计介入景区文化建设,提升整个景区的形象品质。多年的乡村研究和实践,使工作室老师们意识到,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强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而要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和艺术理想,需要通过课程设计和日常教学予以引导。

为了组织好毕业创作教学,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我与工作室合作导师李琳、史洋老师在寒假前利用周末时间,去了现场进行调研,收集基础资料,与当地政府和景区管委会领导和员工座谈交流,了解景区的现状情况和发展愿景。如果说疫情对毕业教学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原计划开学后组织同学们赴现场踏勘调研,因疫情而没有成行。对现场的了解,只能通过前期收集的图纸等资料以及网上的信息挖掘来进行,缺少现场的感知和体验,对同学们准确把握场地的属性和环境的氛围带来极大困难。

同学们用家里有的材料做工作模型推敲设计

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您所带毕业学生的整体创作情况吧。

吕品晶:第四工作室近年来把教学和研究的视野投射到广大的乡村地区,以“文化乡建”为研究方向,从人文的角度切入中国的乡村建设与研究。几年来分别对典型乡村、普通乡村、自给自足乡村等话题与现象展开讨论。在教学和研究方法上,强调文献整理和田野调查,同学们的研究围绕乡建及相关课题,研究对象呈多样性特征,共同构成了一个持续开放的体系。其中部分研究成果经过整理与设计,参加了今年2月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开幕的,由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先生策划的“乡村·未来”展览。

工作室同学的成果今年2月20日开始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因为疫情没有参加开幕式,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我们工作室共有2位博士生、3位硕士生和7位本科生,在工作室系统的教学框架下完成了他们的毕业论文和创作,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完成了在工作室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1、运用理论工具,洞析内在规律

博士研究需要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概括归纳能力,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梳理出问题,通过系统性机制性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博士研究的视角有在前沿理论整合运用基础上的实际案例的剖析,揭示其普遍性意义,也有从深度的田野调查视角出发,运用理论工具,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谱系上的贡献。今年两位博士生正好从这两种视角分别展开了自己的学术研究,都取得较好的成果。

廖橙同学的博士研究《1885年以来中越边境双子城的现代社会变迁与空间》关注边境地区一种特殊的城镇原型——边境双子城。它们属于不同的国家,却又共享相近的地理、人文和贸易环境,相互影响。基于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廖橙的论文以中越边境三次社会转型为背景,以双子城的空间结构与空间语义为切入点,认识双子城的特点及其空间的发展与特征。研究不仅创新地从学科的角度提出了对于“边境双子城”这一城镇类型的空间与历史研究,提供研究该类型的方法与向度,还补充了边境研究、全球化研究等议题的空间内容,更是希望通过与中国文化更为相近的东亚邻国的比较研究,从微差的视角重建参考系,认识、思考中国的历史与当下,突破以往以中西方比较为主的学术惯性。

武威同学的博士研究《乐平地区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在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上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就当地的大木作建造过程,工匠的技艺与匠帮组织、建造过程的乡邻人情、建造中的仪式禁忌等都通过引入科学哲学“范式”概念进行梳理归纳,之后面对建造范式转换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乡土建筑动态多样和乡土社群自主选择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乡土建造对“完美”传统的缅怀和对现实的失望都不客观冷静,因为“传统”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片段,“当下”依然在进程之中,而“未来”是可以争取和期待的。

2、理论结合实际,回应社会需求

工作室学生所研究的乡村建筑类型以及其关注的视角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年的三位硕士生即是分别从戏台、民居、学校这些建筑类型出发,由单体建筑延展至整个村落,以点带面,从乡村建设的某一个视角切入,反映生活、娱乐、教育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并在实际考察和理论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具体案例村庄的改造提升策略。

刘家豪同学的硕士论文《晋东南传统村落中戏台空间发展研究》以晋东南地区为研究区域,以传统村落中的戏台空间为研究主体,结合晋东南传统村落的发展,通过多次田野调查,掌握了一手资料;并结合前期文献研究梳理整合出晋东南传统村落中戏台空间的发展过程,将各阶段戏台与村落、戏台与周边空间组织、戏台建筑空间以及戏台与对象之间等方面做了对比研究,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建议性策略,整体研究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反映在了毕业设计的戏台建筑创作之中。

WechatIMG82 拷贝.jpg刘家豪同学的戏台空间设计

叶子同学的毕业创作是《团山村“建筑针灸”计划》,项目地点位于云南省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由于该村历史悠久,历史建筑遗存和传统村落风貌较为完整,经过现场调研和理论研究,他最终决定使用“建筑针灸”的方式在村中改造六个小建筑,期望能够在不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对内加强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对外服务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通过对团山村的研究和创作实践,他获得了乡村建设自己的经验:在村落中做设计,很多时候不需要做大设计,更不能大拆大建,破坏乡村风貌,通过小建筑也能以小博大、以点带面,如针灸一般细微但精准。

12170500014_p_5_64+完整展板 拷贝.jpg叶子同学的“建筑针灸”计划

鞠聪同学的毕业创作是针对乡村学校闲置后产生大量的闲置校园校舍的现状,以论文《威海市乡村闲置中小学建筑现状及改造设计研究》为理论基础,将乡村文化与闲置小学进行结合设计。

设计首先建立了一个系统,统筹乡村闲置学校周边和内部的闲散闲置空地,其次建立以村落布局模数为基础的模块,以传统文化中的24节气为主题,补充村镇缺失的功能,提升乡村服务设施质量,畅想乡村闲置学校的另一种利用模式。

在闲置学校的改造设计中,保留村民对原有学校的记忆,将村落发展中不同的新功能分类置入到闲置学校内,对原有教室空间重新划分。

图片 8.png鞠聪同学的闲置小学改造设计

3、整合专业知识,提升设计能力

对于本科生的毕业创作,以整合大学5年学习成果,提升设计实践能力为目标。我与工作室合作导师们共同制定了教学计划,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具体课题要求,选取了新疆天山天池游客中心为设计对象,要求学生针对场地环境条件、历史文化内涵,从提升天池景区旅游形象出发,综合解决地形与建造、气候与建构、功能与形象、历史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升设计水平。同学们在自给自足乡村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于森林旷野的建造环境,提出了7个不同的设计思路,毕业答辩时,校外评委戏称同学们的创作,有如七剑下天山的神韵。

动4.png

张紫琪同学的“天石之境”设计方案

动6.png卓子舜同学的“侠骨文心 论剑于天” 设计方案

图片 11.png章霍莹同学的“山雪”设计方案

图片 12.png童子潇同学的“林中浴”设计方案

图片 13.png黎千妍同学的“天池游廊”设计方案

图片 14.png娜咪拉同学的“云游”设计方案

图片 16.png李迪进同学的“天池圣境 道生万物”设计方案

学校今年首次为毕业生推出了“虚拟美术馆”线上展厅,这对建筑学院的毕业创作的内容和展出形式有何影响?

吕品晶:虚拟美术馆线上展厅,可以使更多人不用到展览现场,而能一览所有展品,这对艺术作品的传播很有好处,受众面更广了,影响面更大了,这是对疫情期间不能举办物理空间中的展览的一个很好的弥补方式,但也对同学们如何在虚拟空间中表达自己的艺术与设计思想,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可能。

动  1.jpg虚拟美术馆中的第四工作室毕业展场景

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作品当其在美术馆空间展出时,其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已几乎完成,是艺术作品的最终形态,而对建筑设计而言,图纸、模型、影像等展示形式,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只是作为艺术作品生成的过程,对它的欣赏和阅读,不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审美,还体现在作者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上的逻辑和智慧。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建筑艺术的展示方式,始终是需要研究和不断实践的。

受疫情和线上展览的双重影响,学生在做这些作品时的心态如何?

吕品晶:坦诚而言,同学们总体上比老师们更适应形势的变化,他们比老师们更多地接触网络环境,也拥有比老师更多的软件知识和运用技巧,老师们只能凭借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在观念上予以引导,在过程中认真把控。

由于同学们都是各自在家进行毕业创作,与以往在工作室集体创作环境相比,缺少了交流和相互激励的氛围,也缺少了在创作不利的状况下,及时获得同伴们安慰和鼓励的机会,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也时常会感受到一些同学的焦虑心情,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们会私下交流分析,在下一次线上辅导时,实施有针对性地指导策略,老师们会努力发现每一位同学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同学放下包袱,开拓思维,帮助同学们明确方向,顺利推进创作。邀请工作室毕业的学生和在读的硕博士生参加到毕业创作的过程研讨,分享他们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帮助同学们舒缓情绪。

在准备展览的后期,我们把原来一周两次的教学辅导增加到隔天网上碰面,好在居家网络交流的便利性,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隔绝和日常生活的时间限制,只要需要,师生们随时可以在网上交流。其实,在整个毕业设计直至最后提交展览的过程中,作为指导教师,有时也很焦虑,每一次的线上指导,哪位同学晚上线一些,都会引起老师们的担忧,随着提交成果截至时间的临近,而还有同学没有完成,那种焦急的心情难以言表,只有当同学们在微信群里纷纷告知完成的信息,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WechatIMG242.jpeg工作室网上评图教学

您怎么看待“云端美院”虚拟美术馆展厅这一毕业展新形式的未来发展呢?

吕品晶:虚拟美术馆不能完全代替实体美术馆的功能,在更好的感知艺术创作成果方面,实体美术馆还是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未来两者应该更好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在展示和传播方面的优势。

前面我们谈了不少学生方面的话题,现在请您谈一谈自己这段时间的创作或生活等方面的状态吧。

吕品晶:疫情期间,各种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都局限在网上进行,偶尔会去学校开开会。将近半年时间,活动范围几乎没有超出望京地区。

去年底,我们美院团队成功竞争申办了雄安城市家具设计方案征集活动,组织了包括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院和协同创新办公室等学院和职能管理部门的师生员工参与到这项重要组织工作中,从进入活动组织的实质性阶段开始,就受疫情影响,不得不把很多工作安排到网上进行,频繁在网上开会研讨,商量实施办法,面对国内外专业组12家参赛单位和400多个公开组的个人或机构,从报名到初选、组织联络、成果提交、最终评审、信息公示、深化设计,整个团队客服各种困难,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大赛组织工作,现在正开展深化设计阶段的工作。作为这项工作的总负责人,我特别感受到了,虽然疫情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是美院团队的师生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为美院艺术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正在做的一个传统村落民居更新改造的课题,如果没有疫情,原来计划要进行大量的社会调研和田野考察,这些工作都只能转向案头资料整理和研究思路梳理总结。由于几乎每天呆在家里,促使我思考怎么利用现有条件,做一些民居建筑改造利用的探索。过去几年在黔西南扶贫搬迁的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农民上楼聚居,生活方式被迫改变,原来依附于土地的生活习俗因为新的环境而消失,虽然政府在利用传统技艺发挥就业增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惠及面依然有限,而以往家家户户的自留地没有了,这既给这些城镇化了的村民增加了日常生活成本,也让他们的生活缺少了一些丰富而熟悉的内容。如果能够在新民居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这些需求,在扶贫搬迁安置和在向城镇居民转化的过程中,把建筑设计方面的努力与其他产业设置、社区营造、文化建设结合形成合力,将会在移民安置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从网上买来工具和材料,构思屋顶平台的利用方式,自己动手开辟出一块“自留地”,希望足不出户,就能接触自然,并能在与自然的互动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补偿。我的想法是能通过实验,建构一个屋顶生态系统,一是建造体系必须简单易行,住户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在无需外部力量支持下能够完成;二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低技术手段把雨水收集、太阳能利用结合在系统配置中;三是配合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行,把绝大部分的厨余和生活垃圾消化在屋顶生态系统中;四是为植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科学种植,提高植物生长产出效益,植入更多农业科技知识的支持。如果这样的系统能够形成可推广的模式,将可以在移民安置的建设中增加更多的适应性举措,帮助村民更好地适应城镇化生活状态。目前实验还在进行中,实验所形成的数据和系统构成将成为我的民居改造研究的重要内容。

图片 28.png我的“自留地”实验

建筑其实也是生活的艺术,只有当设计能满足居住者各方面的需求,所谓的人文关怀就体现出来了,而这些,都是建筑师力所能及的,只是需要深度的观察,精细的思考和大胆的实施,拥有一颗与使用者的同理心。

您还记得自己当年的毕业展吗?从那会到现在,请您和我们聊聊您的个人感触吧。

吕品晶:我本科是1987年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因为毕业设计前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所以我可以把所有时间都花在毕业设计上,当然,那时候也没有现在同学们找工作的烦恼,所有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

WechatIMG244.jpeg1987年,本科毕业设计的模型照片

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四川大学文科楼设计,是四川大学委托同济大学设计的实际项目,指导教师有一教授和一青年教师,课题组学生包括两个班的各5名同学,在毕业设计开始前,老师带我们毕业设计组同学进行了一次毕业设计调研,从上海到西安,再到成都、峨眉、乐山、重庆、大足、武汉,最后回到上海。调研过程中,我们看了很多博物馆教学楼等文教建筑以及陵墓、石刻等历史遗迹,大开眼界。一路上,我们睡过绿皮车的行李架,睡过三峡客轮的底层大统舱,睡过小客栈的大通铺,没有同学觉得艰苦,只有考察过程中的兴奋和获取新知的快乐。

WechatIMG291.jpeg1987年毕业之际,与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合影

1987年,本科毕业考察旧照

四川大学环境幽美,绿树成荫,历史建筑较多,如何新建一幢高层教学大楼,而又能与原有环境协调融合,是课题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当时在校园住了一段时间,深入体验和感受校园环境,从校园文脉中找寻设计的切入点。我的设计除了从形态上与原有校园空间结构寻找关系,确定平面布局和空间造型,同时在建筑色彩上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力争做到既不简单模仿原有形态,又能在创新中取得和谐。在毕业答辩时,我的设计得到了评审老师们的好评,被留校了,很可惜,当时没有相机,没有留下资料。

那时候并没有毕业设计展,一方面没有现在那么好的展览条件,另一方面,也没有毕业设计作为艺术展览的意识,至今很多建筑院系也还没有毕业设计展览。这一点,在中央美院恢复开展建筑教育时,借鉴其他艺术学科的成功经验,挖掘包括毕业设计展在内的各种展览在建筑教育中的价值,把展览作为建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发挥其彰显思想、表达观念、促进交流、提升能力的作用,形成了中央美院建筑教育特色的一个重要内涵,并已对其他建筑院校产生积极影响。

最后请您给即将毕业的学生送一段寄语吧。

吕品晶:始终保持批判精神,既对他人,也对自己!

吕品晶教授的建筑设计作品

BrowserPreview_tmpdsadsada.gif

中国中医科学院(德兴)试验基地分解图动画

去年建成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德兴)试验基地,由吕品晶教授设计,是在历史上的乡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废弃校舍基础上改扩建的,成为当地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师——吕品晶

WechatIMG55.jpeg

吕品晶,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建筑学院第四工作室责任导师;

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高等学校建筑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