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读书丨杜朴、文以诚合著的《中国艺术与文化》

时间: 2019.8.13

dup  .jpg

【图书信息】

作者: [美] 杜朴 / [美] 文以诚 
出版社: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原作名: Chinese Art and Culture,2e
译者: 张欣 
出版年: 2019-10-8
页数: 480
定价: 25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35684929

【内容介绍】

《中国艺术与文化》对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具活力且从未断裂的艺术传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明晰审视。从 7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和琢玉文化到当代艺术家的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包含了中国艺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这是一部独特的中国艺术著作,既反映当前的学术研究,又通俗易懂。不同于对各个朝代和风格的平淡叙述,权威学者杜朴和文以诚将艺术呈现为社会愿望、政治、物质文化、信仰体系及更广泛领域的一种文化表述。他们强调发现于原处考古环境的古代艺术和建筑作品。当缺乏原处环境时,他们重建单个作品与其产生环境的互相关联。在广阔的文化图景中,两位作者加入了对作品的材质和生产技术的关注,并给予民间艺术、宗教艺术和手工艺应有的关注。

「名人推荐」

杜朴、文以诚合著的《中国艺术与文化》在内容上比以往的中国美术史教材有很大扩展,而且在写作和阐释方法等方面也有开创之功。两位作者都是研究中国艺术的专家,因而他们撰写的篇章综述学界成果、征引晚近的考古发现,并富于原创性。此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把 7000 年的中国美术史置于社会、历史、政治、礼仪和宗教等一系列“原境”中考察,其着眼点超越了对艺术美和形式发展的单纯介绍。二是全书基于对中国美术的新界定,不仅涉及属于社会高层的礼仪重器和文人书画,也涵盖了大众视觉文化;不仅讨论艺术的形式表现,也介绍艺术生产的技术和方法。许多美国大学选用此书作为教材,我在教学中也深感其丰富内容和细致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国美术史的理解。

—— 巫鸿,芝加哥大学讲座教授、美国文理学院院士

百年来中国考古的发现和研究奠定了中国美术史的基础,也不断修正、改写以往学者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结论。《中国艺术与文化》是美国权威学者对中国美术考古成果的最新全面审视,并以独特的文化视角阐述艺术品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中译本不仅可作为我国艺术史专业的教材,而且对于喜爱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读者而言,也是一部图文并茂、值得阅读并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 安家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以西方的眼光和国际的立场对中国文化与艺术进行了一次通盘的陈述。对于身在其中的国人来说,借此可以反观自我的文化,也可以重新思考西方和东方的观念差异造成的理解上的差距。差距产生了特殊的美感,也隐含了有意或无意的误读。通过此书不仅能读到知识,更能读到见识,见识帮助我们了解其他文化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评价。

—— 朱青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部书的行文灵动巧妙,举重若轻地处理了许多复杂问题,十分富有个性。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部书并不是灌输常识和提供背诵条目的手册,而是通向新问题和新研究的入口。这也是我喜欢这部书的一个原因。——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杜朴(Robert L. Thorp),早期中国艺术领域的权威学者,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艺术史和考古系荣休教授,著述丰硕。杜朴博士除了在远东广泛游历和参加田野考察工作外,还合作策划了几个重要的展览,并受邀在多个以中国艺术收藏著称的美国博物馆做讲座。

文以诚 (Richard Ellis Vinograd),著名的中国画研究专家,1995 年起任斯坦福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主任。他是晚期中国(宋代至今)艺术领域备受尊崇的学者,著有《自我的界限:1600-1900 的中国肖像画》,在许多重要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和书评。文以诚博士经常受邀以演讲者、评审或研讨者的身份出席有关中国艺术与文化的会议和论坛。

【目录】

序言
致中国读者
导言
第一章 史前渊缘: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第二章 青铜时代早期:商和西周
第三章 青铜时代晚期:东周
第四章 最初的帝国:秦汉
第五章 佛教时代:分裂阶段
第六章 新帝国:隋唐
第七章 宋代技术和文化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第九章 艺术体系与流通:晚年至清代中期
第十章 19—20世纪中国艺术的身份和群体
延伸阅读
译后记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