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作为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3月20日正式开幕。此次研讨会的宗旨在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入总结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思考和探索中国的未来设计和设计教育之路。海内外重要的设计师、建筑师、设计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展开探讨和分享。3月21日上午,研讨会第三场围绕“城市•创造”板块展开,王曙光、希拉•布雷特维尔(Sheila Levrant de Brettevill)、宋建明、王中、曹雪、曾军、刘跃军等特邀嘉宾就各自的研究成果、设计经验和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以下为“城市•创造”板块会议纪要。
王曙光(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切:中国文化产业之愿景
王曙光先生紧紧围绕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自觉”与“人文关切”两个关键词,以跨界的姿态,回溯了中国近代历史给文化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了“中国到底能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一深刻的问题。就“文化自觉”这个命题,在他看来,今天的我们,仍然要反省一百年以来知识界对中西文化的态度,仍然要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洞察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之中所付出的文化成本与心理成本,因为这关系到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以及中国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能力和深度。不仅仅是“文化自觉”,“人文关切”也是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必备条件。无论是艺术家、设计师,还是学者、企业家,他们在人文关切方面都是相通的。只有具备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才有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伟大的学术和伟大的工商业产品。也正是基于此,他提出了“以深厚的人文精神去理解、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去设计中国”的殷切希望。
希拉•布雷特维尔(Sheila Levrant de Brettevill)(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和……所以……
希拉女士以几个生动形象的创作实例分享了耶鲁大学的设计教育。她认为每一个人都要利用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经验进行创造、分享,而老师的角色则是引导者,去引导每一个人实现更好的自我。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其魅力更多来自于“留白”,留下一些空白和空间让观者填入自己的想象,填入自己的结果。其后,她提到,很多院校的教学方法始于对一个问题的提出,终于对问题的解答和定义,但她希望在教学中留下“留白”,这样结尾和结果都能保持开放。如果从一开始就已经对问题有一个确定的答案,那么想象力便会被限制。最后,她以自己的菲律宾学生克里斯蒂安(Kristian)的书籍设计、韩国学生野居(Yeju)的灯光设计以及自己的曼哈顿地铁空间设计、美国就业部中心的“组合句桌子”、俄罗斯水塔“首字诗”、香港学生交流会空间等诸多作品为例,阐述了自己注重个体创造性的教学特点,并分享了自己的设计作品。
宋建明(中国美术学院色彩研究所所长):回望中国城市色彩规划营造研究40年
宋建明先生以自己从1978年到2018年整整四十年的艺术设计实践,分享了中国城市色彩规划与营造的诞生与发展。他不仅回顾了1978年之前的中国色彩,更讲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无论是因为一次翻译而结缘的《关于环境色彩》,还是几次实习访问巴黎装饰艺术学院,都为他后来的视觉色彩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他的不断学习与努力下,相继不断深入研究城市色彩理论模型,还出版了诸如《中国传统色彩史》等诸多书籍。与此同时,他开始真正着手将色彩规划应用到城市建设之中。深圳欢乐谷项目、杭州98年湖滨规划、龙泉项目等都是早期的尝试。在陆续积累了十几个城市样本之时,面对中国城市大规模的建设浪潮,最终形成和创造了城市色彩规划和营造的系统方法。经过浙江省美丽乡村研讨会以及对于西安城市颜色的把握和关于北京色彩基调的讨论……怎样把色和彩融在一起形成理论方法模型,已经在基于城市色彩的调研-分析-对策-愿景、规划、设计、营造、管理、传播这样的九个板块中,形成了适用于中国的方法体系。对每个体系进行分组、分项主题,就会形成一个方法系统。当这样的方法系统建立起来,就可以回应城市色彩那些事了。
王 中(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艺术引领城市创新
王中先生以三个问题引出了自己的主题:我们的城市表情还友善吗?我们的城市还有愉悦感吗?我们的城市故事还动人吗?在他看来,2015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元年,城市建设从规模转向质量,城市整体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人文,城市发展从围绕经济为核心转向围绕文化为核心。艺术是城市的精神角色,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能促进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回到国家政策,习总书记提出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来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提出要建设“千年遗产城市”,那么就引出了四个关键词: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如要达到“新综合的价值”还需要什么?文化自觉。于是,他又提出“迈向城市的文化复兴”和AUD理念(艺术引导城市设计),并且应该创造一种“横向机制”,让艺术家、规划师、建筑师、工程人员甚至市政人员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在一种新机制下工作,才有可能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未来雄安新区的建设,也是为了给世界贡献一个“中国方案”。艺术引领城市是一种基于现代的一种思考,更是基于千年文化的思考,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将会成为未来城市的真正遗产。
曹 雪(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实验与实践
曹雪先生从比喻引入,以“祥云”,比喻高屋建瓴的东西,即形而上;又从广州人喜好“雨”,呼应主题“甘霖”,指出务实,意指形而下的实践。与此有关的正是设计的形而上下,旨在分享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首先,平台建设方面,广州美术学院设定了“产学研”的模式。“学”是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科;“产”是指一个国家级广告园区;“研”则指的是成立“亚洲视觉文化研究所”。在学科设计方面,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学科分为三个学群: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在教学实验方面,广州美术学院充分利用园区优势,无论是园区产业的合作,还是与外界其他产业的合作,都处在进行的状态。在教学特色方面,他分享了一个“自选实验课”,即每一个学年拿出3周的时间进行课程开放,有利于各个专业之间的打通。于是,针对以上教学模式,他分享了许多案例,比如“设计广州”城市主题毕业设计、美丽乡村设计、广州标志设计、1212“创意中国”、《塔外》等。无论是教学模式的形而上,还是教学案例的形而下,这些都充分展示了广州美术学院的系列成果。
曾军(深圳半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在场1990-2017——平面设计在中国的深圳样本
曾军先生以深圳为案例,将深圳平面设计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1979年8月26日,深圳被批准作为改革开放的特区。于是,在1990年代,有着基本印刷产业基础的深圳在早年聚集了众多设计师。从1990年到1998年,这段时间可以被称为深圳平面设计的启蒙阶段,受到香港资讯的影响,深圳能够接触到许多平面设计的前沿信息,且有自费形式的“平面设计在中国”竞赛。1992年的竞赛带来了平面设计师的职业化,也催生了深圳平面设计协会的成立,甚至此后承办的1996年“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览第一次把两岸四地的设计师邀请过来共同参与。从这次竞赛开始,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开始走出国门,与外界有了更深度的交流。只是,竞赛随后遭遇了低潮期,直到2003年方才重聚。从2004年至2017年,这段时期深圳的关键词是“发展”与“自信”,一系列的展览和竞赛,从不同的层面,包括竞赛类别和方向上都进行了非常深度的探讨……关于深圳平面设计生态的问题,他认为,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经济活跃,创业基础良好,且政府前所未有地重视设计,因此,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密切。在很多小领域,从不同专业角度进行合作,都有利于今后深圳平面设计的发展。
刘跃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游戏设计系主任):基于国家战略的虚拟现实设计:国家文化部沉浸式交互动漫重点实验室成果报告
刘跃军先生以精炼的语句快速介绍了什么是虚拟现实,以及虚拟现实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谈到了他所在实验室的一些项目报告。他首先界定了三个概念:AR增强现实(特点是能看到真实的世界)、VR虚拟现实(特点是看到的是虚拟的世界)、MA混合现实(特点是能看到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世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创造另外一个世界。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字创意内容的产业,这个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型产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是中国,国际上的很多国家都在推动。那么,虚拟现实设计为什么会如此重要呢?除了科技、军事领域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回溯历史,电影、电视、移动互联,每当一种技术形态开始出现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全新文化载体的出现,无论是美国大片、日本动漫还是韩国电视剧,都影响着中国人对于世界的文化认知。但与虚拟现实设计对应的新的载体,全世界都还没有,所以中国在这个时候可以和大家一样从零起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站在最前列,则是需要努力的方向和思考的内容。
七位嘉宾发言结束之后,娄永琪先生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敬人先生、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先生上台与七位发言嘉宾一起围绕“城市•创造”的相关设计议题进行了热切的讨论和交流。整个板块虽然持续的时间较长,但是学术氛围相当浓厚。
文/朱橙、林丹琦、龙宇欣
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