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时代的中国设计:北京共识》重磅发布

时间: 2018.3.23

2018年3月21日下午6点,经过两天紧密而又充实的研讨和交流,“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落下帷幕。闭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先生主持。在总结致辞中,他谈到,25位嘉宾在两天的会期围绕“战略•决策”、“文化•选择”、“城市•创造”和“教育•未来”四个板块展开,从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的不同角度对中国设计40年的伟大事业进行了回顾、梳理、总结和展望。此次研讨会给大家的一个总体印象就是当下我们正在或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大设计的新时代。设计既在,又不在,它既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学科和实践的手段,又可以打破所有专业或实践的壁垒,还可以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思想或观念。

在战略层面,随着中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有关设计的智慧和思考已经成为了一种引领创新驱动的自上而下的国家战略。如何把握和利用这种战略,是与未来的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命题;在文化层面,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设计的发展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这个选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的态度,另外一个是对于外在的外来文化的态度。如何选择、处理或协调这两种态度,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未来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的方向。

在实践层面,中国设计经过40年的发展已然明确,创造或创新是设计永恒不变的本质。经过40年的经验积累和模式探索,未来的中国设计必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厚积薄发,涌现无数个中国样本;在教育层面,未来的设计已然不再局限于学科方向的划分,而是走向大设计的融合。这对中国乃至世界设计教育领域的同仁都提出了艰巨的挑战。可喜的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设计教育精英已经在进行这样的努力。

经过两天极其充实的观点交流与分享,与会嘉宾对于中国设计的相关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形成了一致性的见解。会议期间,大会组委会和各位与会嘉宾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对这些共识进行了初步拟定和起草,由此形成了《新时代的中国设计:北京共识》(讨论稿)这个纲领性的文件。随后,吕品晶先生邀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研究院院长刘波先生进行宣读。“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至此圆满结束。

附:《新时代的中国设计:北京共识》(讨论稿)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国设计也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这段光辉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在40年后的今天聚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并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思考和探索中国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未来之路。

40年前,中国设计迈出最初的步伐,40年后的今天,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设计已经成为全球设计版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领域开始引领世界潮流。显然,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中国设计在这40年中所取得的成就都令世人瞩目。尤为可贵的是,许多中国设计的产业集群和教育机构都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的甚至形成可资借鉴的模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经过大会各位嘉宾理性、自由而又充分的讨论,我们形成如下共识:

首先,关于“设计”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现实到虚拟,从造型到体验,从产品到服务等等,而且这些变化在未来还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发生。今天,设计在中国已经发展为“大设计”,既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蓬勃发展而催生的庞大社会需求有关,更是体现了中国设计界的改革探索精神,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时代观念转变、实践不止的文化气象。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绝不能固步自封,我们必须对人类在经济、金融、科技、环境等诸多领域的新变化、新发展保持高度的关注,不断地占领高地、探索前沿,要在科技设计、生态设计、跨界设计、人文设计等方面实现面向新时代的设计观念更新。

其次,尽管中国设计早就融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随着“一带一路”等中国版全球化理念的提出,我们必须对“中国设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必要的调整。我们认为,中国的设计师应当继续以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吸收全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从设计角度对人类应对未来世界的各种危机和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要求中国设计界的同仁,既要从中国的文化和经验出发,又要超越民族国家的视野,将国际经验与中国需求相结合,通过设计提升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努力为全人类提供兼具普适性和多样性的设计选择,使之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在设计和设计教育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第三,我们一致认为,必须持续不断地强调设计对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和地域之间发展的差距,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疏离,自然和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文化多样性的日渐衰退等等,都对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设计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实践,必须从更为广阔和综合的角度探讨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主题。面对这一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中国设计在未来将大有作为。

第四,设计教育关乎未来。我们意识到,过于强调专业化必然会限制设计思维的想象力与活力,今天的中国设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敞开心胸、打开边界,以超越专业化的跨界思维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各领域、各学科之间沟通协作,从而推陈出新、创造新知。同时,设计教育不应仅限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而是应该作为一种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我们认为,在大力发展设计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提升国民的设计素养,提倡设计的终身教育,让设计进入中小学课堂,让设计成为推动中国创新素质培养的核心动力,成为整个社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迫切要求中国设计能够适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迎来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中外文化新的碰撞、交织与交融的挑战。总之,中国设计的发展既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又是促进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增进人类福祉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

图、文/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