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下午三点,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和常青画廊共同主办的讲座“你和我等于三”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进行。国际著名艺术家,贫穷艺术运动创始人,也是唯一在世的贫穷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先生担任主讲,艺术家的个展“镜面之上”于前一日在常青画廊开幕。艺术家回顾了早期的艺术作品,同时重点描述了“第三天堂”相关概念与理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常青画廊创始人洛伦佐•法拉奇(Lorenzo Fiaschi)先生分别进行了致辞。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参赞孟斐璇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展望老师等出席了讲座。本场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蔡萌主持。
讲座一开始致辞人吕品晶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贫穷艺术(Arte povera),这是意大利60年代观念艺术的一个流派,以捡拾废旧品和日常材料作为表现媒介,旨在摆脱传统高雅艺术的束缚,重建艺术的语言与观念。米开朗基罗•皮斯特莱托(以下简称“Pistoletto”)是贫穷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当今国际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的著名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关注综合艺术里艺术和生活的结合。除了自身的艺术创作以外,九十年代起,Pistoletto通过“公共艺术计划”将艺术与社会各领域积极地联系起来,旨在激起与制造“有责任的社会变化”。
从自画像到“镜画”
讲座通过幻灯片为大家回顾了Pistoletto艺术生涯的一系列作品。Pistoletto首先为大家讲述了自己进行艺术探索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段时期Pistoletto致力于寻找自己的艺术定位或者说艺术身份。他大量尝试了自画像。通过自画像的形式他试图了解“我是谁?”“要做什么?”“将来走向哪里?”更重要的是,“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镜子成为了Pistoletto识别自己的手段,不同于传统常规的艺术手法,Pistoletto有意混同了镜子和画布。在最早的作品中,Pistoletto选择将画布涂黑使之具有反光效果,他在这块纯色画布中发现了自己新的形象。在这个凝视中,镜面画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自画像,也是所有画布前观众的映像。Pistoletto从“自己”的自画像走向了“世界”的自画像。
Pistoletto用镜面不锈钢取代了原来的纯黑画布,镜面也成为了他后来所有创作中最基本的核心要素。镜面与观众、或者说与人的关系在他最近推出的“第三天堂”的符号当中进一步升华为每一个个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在创作“镜画”的过程中他明白了艺术也能成为科学,他认为“镜画”具有四个维度,也就是说包含了时间的要素。镜中影像是瞬间的即逝的影像,永远属于现在并且在不断变化;“镜画”上所贴的图像则属于过去,这种回忆会被人的记忆带到未来。“镜画”同时包括了时间的三个节点——过去、现在和未来。也正因为如此,“镜画”所体现的并非艺术家本人的情感与想法,而是观众感受经验的集合。所有观众都参与到了这种存在主义的现象学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参与并感受到了世界的存在。“镜画”的整个体验过程因此具有了很强的双重性——“我”、“你”,同时“我”与“你”之间的差异性形成的“我们”。以去年在北京拍摄的一组“镜画”作品为例,这些“镜画”既表明他在中国的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他的作品中中国的存在;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作品,通过作品把“我们”都联结在了一起。
“第三天堂”
接下来Pistoletto对“第三天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个作品同时与“破碎的镜片”发生联系:单面的镜子代表“零”或者空白,没有自己的存在却可以搜集或者反射周遭的一切,其象征意义为“空无又拥有一切”;单面镜子对半分开形成了两个“壹”;随着两个镜子夹角逐渐减小,其反射的影像不断增多,直到镜子完全对贴就形成了无限的循环影像。这种虚拟的镜面探索,也可以在人类社会与生物存在中找到印证。Pistoletto的创作经历了从自画像到镜面自画像,从艺术家个人到整个世界,再到多元素不断繁衍的生物现象学。这也呼应了讲座的主题“你和我等于三”。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自身也同化为世界的一个表现形式。“第三天堂”将这种体验以符号的形式再现出来。
这个符号是数学的无穷大符号(∞)的延伸构成,中心的圆环是由外在两个圆环的共同穿透构成的。Pistoletto阐述了“第三天堂”的概念,它是“第一天堂”与“第二天堂”的结合体。“第一天堂”是一片人类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乐土。我们当下所生活的“第二天堂”则是人造的乐园——人类智慧通过科学与技术手段将其发展成全球化的规模。该天堂是由人造的需求、人造的产品、人造的舒适条件、人造的娱乐和其他诸种人造物构成的。这个科技与艺术处于无限进步的时代以指数速度和连带的利益效应触发了自然世界不可逆转的衰落与消耗。“第三天堂”是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被作为人造世界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状态来实现。Pistoletto为大家展示了在世界各地不同形式的“第三天堂”作品。
Pistoletto进一步解释了在开幕式当天举木槌打破镜面的行为与将单面镜子分成两半这件雕塑作品具有相同的内涵。镜子的碎片象征着组成社会的个人或者群体,镜片之间产生反射代表了人与人、社团之间的关系。单面的镜子没有任何意义,将其一分为二产生的互动则代表了人类社会包括政治活动的繁衍变化行为,其政治意义在于建立“第三天堂”,达到自然与人造的平衡,以使人类社会形成全新的政治格局。这种形态下的艺术不再是少数或者精英的艺术,而是大众或者民族化的艺术。在Pistoletto看来,民主政治是独裁专制向无政府主义的中间状态,尽管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政府都在探索民主,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完全实现。“第三天堂”试图借助艺术的形式找到真正的民主状态。“民主”这一词来自“大众”和“权力”,这本身便是一对矛盾;Pistoletto在希腊语中重新找一个词——词源来自“大众”与“实践”,“大众的权力”进而转变为“大众的参与”。新的实践方式并非把权力赋予单个的个人,而是根据不同的社会领域集合起来再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理论仍然来自“壹加壹产生第三个元素”,来自不同社会领域的沟通可以产生新的能量,就像是破碎的镜子落在地上产生了新的“镜”界。Pistoletto在古巴和联合国的实践项目即源于此。创建于艺术家故乡比耶拉的“艺术城市”项目启动了“第三天堂”的目标,试图超脱现有的政治理念,由大学与科研机构包括艺术院校通过实践与努力营造新的世界。
此次讲座,Pistoletto从自己最早的艺术探索讲起,清晰地呈现了其艺术理念与实践的发展,正如他所说“艺术家个人生活的不同阶段能够与世界的不同时期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在随后提问环节,他就太极阴阳变化、绘画的未来、艺术教育、多维空间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这样一位艺术生命长且极具思辨能力的艺术家的现身说法,也许能为大家的艺术创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文/吴慧霞
现场图/美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