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专稿丨“曾竹韶奖”:十年远行,中国青年雕塑成长印迹初“见”

时间: 2019.1.11

1903年,德国诗人R.M.里尔克在他关于罗丹的专著里这样写道,“雕塑是独立的,就像画架上的绘画一样,但它又不同于绘画,雕塑甚至不需要屋顶来限定。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物体,它也具备一个完整事物的特点,即人们可以绕着它走,也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它必须有自己的特定位置,并且它必须被设置在无声的持续空间及其各种规律中…其确定性、稳定性和崇高之处并非来自于它的重要性,而是来自于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这门古老的艺术艺术不论是作为“物”、承载纪念意义的对象,还是作为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内在价值在一定的时代规律之中被无限地丰富着。

中国雕塑艺术承载五千年的文明,自二十世纪以来延续新传统,经历了四、五代人的接力,发展至今,生长出一片灿烂的花朵。作为中国现代雕塑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雕塑奖学金,“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已走到了十年征程的路口。它面向雕塑院校青年学子,以公平公正的评审机制、严谨的组织结构、持续的影响力获得了业界内外的良好口碑。一个孩童成长十年,已然在养分的滋养中渐渐撑开羽翼,一个全国性质的雕塑艺术奖学金,穿越十年风雨,承载的是一代青年雕塑人的成长印迹。

主题定为“十年一见”的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作品全国巡展(北京站)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与此同时,获奖代表组成的青年雕塑论坛及以“当代学院雕塑教育”为主题的专家论坛也顺利举办。

十年累积下来,该奖学金共收到934件(组)作品参展,其中170件(组)作品获提名奖,50件(组)作品获“曾竹韶奖”。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可以说,一方面,中国雕塑事业正以蓬勃的劲头生长,数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客观的线索,脉络之下,中国青年雕塑艺术的“发展、转变、创造”的断代史隐隐浮现。与此同时,还有不断调整的评审视野、引导标准及与时俱进的高校雕塑教育。这场被吕品昌教授称作“中国雕塑展览史上的一次伟大远行”究竟承载了哪些故事呢?

十年一见:中国青年雕塑的十年成长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以曾先生的名字命名,实则凝聚的是第一代中国雕塑人的精神价值,以及薪火相传的不懈动力。曾竹韶先生(1908.07-2012.03)出生于福建厦门,幼年侨居缅甸,1922年回国,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雕塑系,次年底赴法国留学,并自修音乐。1939年底从马赛起程回国,后于重庆任教十年有余。并于1952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同期,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设与浮雕创作。其代表作品有纪念碑浮雕《虎门销烟》板块,中山公园《孙中山》、北京大学《蔡元培》,是我国现代雕塑的先驱代表之一。

曾先生不仅是杰出的雕塑艺术家,也是新中国雕塑教育的拓荒名师,为我国的雕塑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中央美院执教数十年中,他提倡发扬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民间雕塑的研究和学习,将实践经验以及雕塑技法传授给学子,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的雕塑人才。正如范迪安院长谈到曾竹韶先生时表示:“其创造精神与学术品格始终给后辈以无言的鼓励和榜样的力量。他的雕塑作品因凝聚着浓郁的历史意识、现实关切和人文情感而永恒,他在教学上一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掘并肯定学生创造才能的长者之风,受到晚辈的由衷敬重。”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的产生背景与中国当代雕塑发展息息相关,2000年后,新锐的观念汇聚交融,一批青年雕塑家崭露头角,中国当代雕塑在千禧年初进入了一个青年的时代,在青年雕塑家们对展示平台的需求、高校雕塑教学的交流需要、艺术市场的关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8年,于曾竹韶先生百岁生日之际,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雕塑学会共同倡议并发起设立“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奖学金面向的青年学子主要针对每年应届毕业的雕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奖学金的形式组织的展览和评审,所以具备了一定的公益性质。从2008年到2017年,展览与评审共举办了十届,在最初,中央美院雕塑系牵头,10大美术院校雕塑系共同参与,每个系推荐5名毕业生的作品参展,前三年的展览都在北京举办,至2011年,得到山西省大同市政府的支持后,“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评选和展出活动移师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评审机制也得到相应的调整和扩充,格局扩展到全国院校的十八个雕塑系,累积下来,该奖学金共有934件(组)作品参展,其中170件(组)作品获提名奖,50件(组)作品获“曾竹韶奖”。

十年来,“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品展览也得力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已经成为雕塑界普遍公认的全国青年雕塑展览的第一品牌。鉴于展览的持续的影响力和良好口碑,在“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品展览的第十个年头,主办单位便决定将十年来获曾竹韶奖学金的全部作品在全国十大美院进行巡展。旨在通过展览,促进校级之间的交流,推动青年雕塑创作的深化,推动雕塑教学的进步。

十年一剑:青年艺术家们的精神档案

展览开幕前,“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青年雕塑论坛举办。皮道坚、殷双喜、翁剑青、王林四位教授组成专家组出席。柳青(2009年获奖)、谭建明(2009年)、石富(2012年)黄山(2016年)田野冬雪(2018年)5位获奖代表分别以自身创作的历程阐述了对于雕塑艺术的体会,他们的个性特征不一定能够覆盖青年雕塑家们的全部面貌,但却折射出部分群体的观察方式与思考路径,也向从侧面烘托了奖学金的评判标准。柳青的获奖作品《G4472新世界》以叙述的方式截取了搭载地铁人群的时空片段,他的思考与时代相联,触碰中国人当下的生存状态,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意识被列在重要标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谭建明打破“塑像”的传统,用生动的手法和特别的角度呈现了《我的老师们》;石富从自身的坎坷磨难中凝聚力量,以《中国孩子》展现了贫困儿童的面貌,也将雕塑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将他积累到的社会关怀回馈到边缘群体。如殷双喜教授所评:“他将视野投落在社会边缘人物身上”,以艺术的力量呼吁人性的温度;黄山的《列传》在吸收汉代画像石的传统的同时探索了紫砂泥土的创新运用,把“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书写,流露出历史感与质朴的人文情怀;作为这五人之中最年轻的艺术家,最近一届获奖的田野冬雪通过《物变》向我们展现了女性的细腻观察力——旧物的质感透过陶土的演化获得了新的解读方式,时间、空间、记忆搅拌在一起,陶土朴实却古老、富有灵气,材料美与艺术家的状态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雕塑艺术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不论东西均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线路,而青年群体则是雕塑继续向前推进的核心力量。以这些获奖代表、乃至曾经获得“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及提名奖的艺术家们来看,虽都有各自的视角和语言,但他们身上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创作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隋建国教授在谈到奖学金标准时说:“评选没有题材的要求,更没有风格的限制,奖项看中的是艺术家的创造力。”日积月累,创新性的思考和高质量的作品能够形成的良好风向,无形之中为一届届的青年毕业生们给出了一些提示,也“改写了雕塑专业毕业展的传统模式”,一定程度上鼓励了青年学子们的积极性。

曾竹韶奖还具备了一定的标本意义,展览总策展人孙振华教授和中央美院吕品昌教授都谈到,“奖项和展览记录着当代青年雕塑学子们的所思所想,在这个意义上,每一届的展览就是他们的精神档案,”在观念更新技术进步的时代,曾竹韶奖成为一个媒介,呈现出最前沿的、最新兴的青年雕塑家们的状态。

十年一建:在传承中创新的雕塑艺术教育

《走向现代:20世纪中国雕塑大事记》(殷双喜主编)中曾提到蔡元培先生课中讲道:“音乐建筑皆足以表示人生观,而表示最直接者为雕塑”(1906年,丙辰,中华民国5年)。尽管是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观点,若将“雕塑艺术视为一种展现人生观的外在表达”放在当今更是毫无违和之感。那么,牵扯到人生观的雕塑“要如何教?学生要如何学?甚至雕塑艺术能不能靠教走出来?”面对这些问题,恐怕非一时可解,且随着时代发展教育的议题仍旧在不断变换、问题关键点也在不断革新。1月8日下午,全国数十所高校的教授、雕塑艺术杂志的评论家、以及部分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当代学院雕塑教育”进行了讨论。

隋建国教授从回忆了创建奖学金之初的点滴谈及自己的教学经历,他坦言,“学生的创作是原发的,教师其实是控制不了的,我们能交给学生基本功,然后让他自己的方向去发展。奖项给了学子们一定的参考性,这也是在告诉他们,努力的方向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超越它。”隋先生从教多年,于此也分享了最真切的感悟,最后谈到:“艺术应当为人”,客观上可以为别人服务,主观上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或许,我们所讨论的现代化的实现,其实是“人的现代性”的塑造过程,艺术恰好是助力于实现人的现代性的一种途径,艺术家们应当完善自身,“填补一些空白,积累一些讯息、一些营养,担起自己的责任”。

孙振华教授联系自己读到的《今日简史》教育话题部分谈了自己的感受。“学校教的屠龙术应为何用?可有其用?有龙可屠?”现代的教育其实有两方面可挖掘——“智能的教育、意识的教育”,教师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感受痛苦、喜悦、爱好”的意识。且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已经非常突出,院校教育应当将正统的“学校课堂”结合非主流性的“外部课堂”,在这两条逻辑的穿插之间,便可帮助学生寻找自身逻辑。部分教授专家也针对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提出了看法,在跨界和开放多元的环境下,雕塑艺术包裹在“国家意志、社会需求、文化形态”等多种要素的坐标之中,未来的雕塑教育和创作仍旧需要在不断反思、总结、调整、突破中继续。

借以本次展览总策展人孙振华教授通过曾竹韶奖观察到的“中国雕塑界的三个成长”现象,我们能大致勾勒一个轮廓:其一,雕塑学科整体学术地位在不断成长,学术界、艺术界整体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其二,学科主体即青年雕塑家们综合能力的成长,即青年雕塑家不再是只会“创作”,也能够完善自己的理论思考、表达能力;其三,十届活动下来,国内雕塑院系作为组织方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都成长不少,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以十年的远航为我们展现了一片丰富的图景,它是中国青年雕塑十年事件和行为的积累印迹,也是中国艺术院校雕塑教学的全面回顾。同时,在回顾之上,青年一代仍旧是谱写未来中国雕塑道路的中坚力量,下一个十年,我们翘首以待。

文/张译之
图/胡思辰(作品图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