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猪迎富贵”:南京博物院举办院藏猪文物展

时间: 2019.1.28

2019年是中国农历己亥猪年,为迎接新春的到来,2019年1月5日,南京博物院推出一年一度的生肖展“富贵猪——南京博物院藏猪文物展”。 展出历代各类猪题材文物80多件(套),包括陶塑、瓷器、玉器、砖雕、书画、皮影、年画、剪纸、玩具、饰品等,讲述与猪有关的古代农耕文明、传统猪生肖文化与习俗。

猪古称“豕”,也作“豚”,为六畜之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农民们辛勤劳作,憧憬着猪肥年丰的美好生活。猪因体态浑圆、憨态可掬、性情温驯,长期深受人们喜爱,其文化意义代表着诚实质朴、富贵吉祥。

猪(豕)的形象很早就已出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把野猪驯养为家猪,其时间似乎略晚于农作物大规模种植的时期。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猪龙”,是早期猪与龙的合体,体现了人们尚猪崇猪习俗的延续。商周时期,猪往往用于祭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使用。汉代墓葬有手握玉猪的习俗,是希望逝者带着满满的“财富”而去。到六朝时期,墓葬中往往也会有猪或猪圈。我国考古发现有较大量的猪纹钵、猪形罐等器物。1993年,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中出土了一组九件距今六千年的猪形陶罐,它们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有的翘嘴睁眼、有的抿嘴拱鼻、有的眯眼憨笑,生动逼真。陶罐的口设在猪的背部,既实用,又美观。据考证,这些猪的形象为饲养的家猪,与渔猎经济和水稻栽培共生出现。

在原始蒙昧混沌的观念中,猪被奉为养育人的神圣之物加以崇拜。猪圆壮肥硕、繁殖力强、生长快、肉脂多,是农耕文明出现后,人们对繁衍、多产、丰收的渴望和物化体现。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猪龙”,是早期猪与龙的合体,体现了人们尚猪崇猪习俗的延续。商周时期猪往往用于祭祀,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中使用,猪与牛羊“三牲”合祭,一说谓之“太牢”。汉代墓葬中握玉猪的习俗,是不希望死者空手而去,而是带着满满的“财富”。到六朝时期,墓葬中也往往有猪或猪圈陪葬。

在本次展览中,陶猪圈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陶猪圈是猪圈和厕所一体的建筑模型,迄今出土的陶猪圈建筑模型,主要是作为墓中的随葬明器,开始出现于西汉中晚期,东汉中期普遍增多,到了东汉晚期更为流行。厕所与猪圈合并处理,做到了对排泄物的有效处理,同时增加了猪食料多样性,是先秦及汉代养猪理念的极大进步。猪圈和厕所的合体建筑,为沤成熟粪提供原料来源,促进了农业生产,是养猪理念多样化的表现。

生肖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这种祈愿,对于幸福的一种朴素向往。猪为生肖并非偶然。从古代的“猪”崇拜,到祈获富足生活,猪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生肖猪者生下来就是富贵命,一生白白胖胖,大福大贵。在民间文化中,有关猪的民俗与美术,广泛渗透在陶瓷、剪纸、刺绣等民艺中。在民间剪纸中,以猪形套的“丰”字的传统造型十分盛行,农家依然保留孩子制作猪形小枕、猪头鞋、猪头帽的习俗,来表达对孩子的祝福。

猪迎富贵,南京博物院的展出,从诗词、典故、成语里,寻找生肖猪的影子;从陶塑、瓷器、玉器、砖雕、书画、皮影、年画、剪纸、玩具、饰品、标本中,发现生肖猪的艺术形象,并讲述其中的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展览在在辞旧岁、迎新年的时节,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生肖文化的魅力,也带来“富贵丰年”的美好愿景。展览持续至4月4日。

文、图/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