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上海-香港-东北-北京:从周海婴摄影展观“后鲁迅时代的私家记忆”

时间: 2019.3.4

1929年,许广平在上海为鲁迅生下独子,取名海婴,寓意“上海出生的婴儿”。对于儿子的教育,鲁迅就像自己早年在《我们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示,让孩子自由发展。周海婴自幼表现出对摄影和无线电的兴趣,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成了一名无线电专家和摄影师。作为名人后代,周海婴从小就备受关注,但是他却为人低调。在他与摄影打交道的近70年时间里,周海婴从来没有发表过摄影作品。直到2008年,其长子周令飞想为父亲80岁生日筹办一次摄影展,这些照片才被公开。

近日,“记忆星尘——纪念周海婴诞辰九十周年摄影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精选周海婴先生70年摄影艺术生涯中各时期代表性的作品百余件,分为五个部分,为我们重读周海婴先生的摄影艺术提供了一次契机。

周海婴与摄影结缘,早于他长大后的主动选择。周海婴出生仅20天,鲁迅就抱着他拍摄了照片,出生满百日之际,鲁迅一家三口来到上海一家知名照相馆合影留念。以后每逢生辰纪念,一家人均要拍照留影。展览以此起点,展出周海婴与父母的合影、长辈私人照以及周海婴拍摄的家庭合影等,是为展览的第一部分。

周海婴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接触相机,源自母亲的好友蔡咏裳。1936年10月,鲁迅去世,为安抚好友,蔡邀请许广平带着8岁的周海婴到杭州休养。蔡有一台德国蔡司厂的康泰时(Contax)小型相机,周海婴见到后十分好奇,后得蔡应允按了几次快门。1943年,周海婴又从母亲的好友处借得一只方木匣子镜箱,正式开始了与摄影的接触。1944年,周海婴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在二手相机店买入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后一直保持对摄影的热爱不减。

周海婴一生拍摄了数万张底片,根据他的生平大事记,可以将这些照片大致梳理为四个部分。1936年至1948年底间,周海婴与母亲一直在上海居住。这期间,他曾几次购买相机,并于 1948年底经由香港又辗转至东北。1949年周海婴因准备前往苏联求学,回沪“寻师回炉”。他的镜头记录下了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上海的市井生活和民生百态。接续上述第一部分,他镜头下的上海构成了此次展览的第二部分。1948年底,周海婴跟随母亲与一批民主人士,从香港秘密北上,因为该事件的保密级别所以并没有安排摄影记者,而周海婴的相机正好充当了这一段历史的影像记录,也因之构成了此次展览的第三部分——“东北:红色之旅”。新中国成立后,周海婴跟随母亲许广平定居北京,在这里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同时持续保持对摄影的爱好,在他的镜头下,“解放军进城”、大学生的生活与市民的日常,像一帧帧经典的时光影像,构成了展览的第四部分。

展览的最后篇章,聚焦于周海婴镜头下鲁迅,也就是自己父亲的故乡绍兴景象,这既是作为周海婴摄影师的生活记录,同时也流露出周海婴心中的那份父子深情。1929年的上海还处于白色恐怖笼罩之下,生存环境恶劣,鲁迅和许广平二人本没计划要小孩。因为避孕失败,许广平怀孕,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给年近50的鲁迅带来了喜悦。尽管和鲁迅相处才7年时光,但是在周海婴的记忆中,父亲给了他颇多关爱。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公布的遗嘱,其中有一条:“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是鲁迅来不及给周海婴的陪伴,深藏着无尽的父爱。

此次于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展览,我们循着周海婴的视角,观看到了鲁迅的私人影像,慈爱的母亲、挚爱的家人、可爱的孩子;“白色时期”上海中产阶级和弄堂的生活,以及民主人士从香港到东北解放区的照片,包括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的大量照片。在他的镜头下,从无名百姓到贤达志士,从守旧遗老到时髦青年,从苦难到新生,从市井百态到城市景象等,让人目不暇接。周海婴摄影作品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图景,从家庭到社会,从个人到集体,应有尽有,更有历次政治事件的场面和细节穿插其间。他的摄影作品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态和人们的生存环境,是中国现代史上摄影文化出色的呈现,这些照片同样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们既是周海婴留下来的关于过去的星辰记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看中国现代历史的侧面。曾有学者评其摄影:“唯一能够与之并列的同期摄影,是1948~1949年间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中国拍摄的伟大作品。”更有甚者评:“周海婴用照相机接续了鲁迅的事业——观察“后鲁迅时代”。这莫不是对这位低调的摄影师最高的评价与最大的肯定。

此次“记忆星尘——纪念周海婴诞辰九十周年摄影艺术展”作为2019年度“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之一,周海婴先生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一批周海婴摄影及文献,填补了20世纪中国摄影名家作品的空白,也全面建构和生成了中国美术馆具有丰富性和代表性的馆藏摄影作品面貌。展览将展出至3月17日。

文、图/杨钟慧(旧照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