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玛吉•汉布林:绘画的本质是一种身体的体验

时间: 2019.3.12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舒展开又卷缩回去, 
我挣脱自身,独自 
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预感》 里尔克  北岛 译

英国Vogue杂志曾做了一个访谈,女艺术家玛吉•汉布林(Maggi Hambling)受邀,聊聊自己五件心爱之物,香烟和威士忌是她的首选,是为其寻觅灵感的好帮手。当然,紧跟着的是她自己的雕塑和作画的颜料。一头银色卷发,磨边牛仔裤,烟不离手,脸上挂着深邃,双眼流露出艺术家独有的警觉洞察力…这位酷酷的73岁女性艺术家带给人鲜活的真切感,作品如人,充满个性且令人印象深刻。

她拒绝毫无“爱”的艺术:“一个你不爱的人会成为你的绘画对象吗?”

“我曾经拒绝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为我对撒切尔夫人的感情算不上爱,而爱是所有艺术创作的基础。”

玛吉•汉布林,这位世界级的英国女艺术家,带着她最著名的油画系列及雕塑、珍贵手稿等,来到了中国。其在中国的首次回顾展「美即惊骇之始:玛吉•汉布林的绘画艺术,1960 - 」,2019年3月8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了帷幕。该展览是对她艺术职业生涯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至今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总结。

1945年,汉布林出生于英国萨福克郡——伟大的风景画家约翰•康斯太勃尔和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曾经生活及工作的地方,这二位对她影响深远。著名的萨福克郡索思沃尔德沙滩边的公共雕塑《扇贝》(Scallop),便是其向本杰明•布里顿的致敬之作。不少中国人对这个名字未必熟悉,“玛吉•汉布林的名字可能在中国有些陌生”,如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先生所言,“但是,当我们面对他的作品,会感慨原来在众多国际重要美术馆中都见过,会为之震撼。”除了备受争议的《扇贝》,伦敦的奥斯卡•王尔德雕塑纪念碑也是她的另一件公共雕塑名作。中国首次回顾展,策展方和艺术家一同着重为观众带来了两类最重要的系列绘画,第一类是有关“海”的杰作,第二类是她的传奇肖像画。

当汉布林与“英国桂冠诗人”卡罗尔•安•达菲聊到本次来中国展览时,达菲为其作的《油彩之诗》可以说是十足精准地描绘了这位艺术家作品的基本面貌:

“在这里,
在彼岸,
母题繁衍。
海浪对陆地的爱恋就在眼前。
我却踌躇了。
眼见是否为实?
不,但认知由此开始。”

玛吉•汉布林最具标志性的绘画系列——“水之墙”,将她对“海”的爱恋全部书写,也是她赠予生命与自然的热情赞歌。女性似乎天生就与海洋中的一切有着神秘又深刻的联系。生命孕育自海洋,人生成雏形之时遨游在母亲腹中的“海洋”,从隐晦的起伏、到往复的循环,海洋与生命的波浪在某一个节点上互通互语。海浪、扇贝、海平线、风、防波堤…海浪、扇贝、海平线、风、防波堤…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元素,在汉布林的油彩笔下激起跌宕的韵律,掀起人们心头的余波。令人意外的是,玛吉并不擅长游泳,她回忆自己3、4岁时曾走进海水中,并不断跟大海说话的事,但那时并未得到回应…“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画大海,我会倾听;而海水开始说话,我变成了它的倾听者。”这种迷恋与倾听,是命运的隐秘之所,是对外物的无限眷恋,也是玛吉与内在自我的沟通之道。

英国著名策展人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担纲本次展览策划。他曾在与玛吉的访谈《一沙一世界》中表达了对“水之墙”系列的看法:“当海浪触岸而碎,它们实质上达到了高潮,然后逐渐退去。这里面是否有一重性爱的维度?”汉布林直言不讳:“的确如此。好浪从地平线升起,缓缓拂过整个海平面,这就像前戏;然后它抵达岸边,冲天而起,呼啸爆裂,而后化作碎片——这就是性高潮的场景。”

这种情绪在她的画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Wall of water 水之墙》系列作品都是例证。席卷而来的海浪,包裹着斑斓的色彩,以汹涌澎湃的动势冲击人们的视野和心灵。深厚的颜料堆积呈现出一种直观的物质感,让人真切地回忆着、幻想着、憧憬着与海浪共舞的场景。海浪的主题,是不少艺术家的心头好。她的描绘却与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的全然不同,有关这个主题,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也谈到:“不同于北斋的是,汉布林对水的描绘更具动感,仿佛将海浪强烈的动势用力地刻画出来。在她厚重的笔触之下感受到东西文明不同文化观的碰撞。”

水,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之中的核心元素之一,本次展出的画作里也有不少水墨纸本的作品。60年代晚期,在大英博物馆中看到中国和日本的绘画作品时,玛吉•汉布林记忆深刻,“那些超凡的笔触,简洁的画面,还有题诗…当你的目光落在画轴上,那个世界是如此真实,通过简单而传神的寥寥数笔,另一个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在进行“水墙”系列创作时,汉布林回忆起面对那些美丽、恐怖而强大的海浪的感受,她欲将大海的声音、惊涛裂岸的声响描绘出来,于是,我们也在她的画面中身临至“另一个世界”。

因此,本次展览的标题也恰到好处地将汉布林的感受凝结得清晰——“美即惊骇之始”,取自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的《杜伊诺哀歌》,“For beauty is nothing but the beginning of terror…”,里尔克在这篇伟大的颂歌之中,通过有限之物将那无限之物和不可言说清的意义传递,这点与艺术家始终描绘着对美、爱与宇宙的真切感受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玛吉看人的眼神能够洞穿一切。”除了“水之墙”系列,玛吉•汉布林的人物肖像画是另一个看点。而在众多的材料表达中,她的素描肖像,那些即兴的、扼要的笔触总能抓住观众的心——“素描是我一生的初恋。”对汉布林来说,无论是水墨、炭笔还是石墨,素描都是她的挚爱,也是她最亲密的朋友,这些感受在作品《绘画中的父亲(1997)》《亨丽埃塔(1998)》《俯视的托莉(1995)》中均能显现。“绘画包含了眼、手和心——心是最重要的”素描能够迅速地把她的“眼、手、心”贯穿在一起。正如曾任英国国家肖像美术馆、国家美术馆馆长的查尔斯•索马里兹•史密斯先生评价:“世上很少有人能如玛吉一般,在画作中表现人物的性格——那些悲哀、温柔、伤感的画作中,是一个个玛吉深爱并仰慕的人。”汉布林深入地记录着身边的一切挚爱之人,肖像画里的主角都是她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包括躺在床上濒死的父亲、女友托莉、情人、老师等等,她记录着这一切,却又匆匆与往事告别。

在著名评论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描述中,肖像画与描绘大海的作品息息相关:“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的颤动比人脸更复杂——颤动宛如波浪涌过一生的海洋,描绘的人成为观察者,站在水的边缘……”伯格亦曾指出,汉布林的素描堪比伦勃朗。后来伯格也专为汉布林和其恋人亨丽埃塔•莫莱伊斯(Henrietta Moraes,亦为弗朗西斯•培根等艺术家的缪斯)创作了《235天》一文,以此来记录这对伴侣的故事。

“绘制脸庞乃是书写传记的一种方式。杰出的肖像画兼具预见性和回顾性。”面对玛吉•汉布林勾勒的亨丽埃塔肖像,再多的话语恐怕皆是赘述,那些内心的爱,无论是激情的、脆弱的、温柔的、执着的情愫,均跃然纸上。伯格的文章中写道,“当玛吉,汉布林在1998年2月与亨丽埃塔会面时(这并非二人第一次见面,但这次见面具有决定性意义),命运把三张牌扣在了桌面上。第一张牌展示了玛吉每天都在画亨丽埃塔,直到后者去世。第二张牌预见了亨丽埃塔在去世前几秒钟要玛吉拥抱她。第三张牌预言二人会爱上彼此。”

这位出色的女性始终以其最真实的状态面对着这个世界。玛吉•汉布林,是那个在开幕式上,将翻译请到一旁——示意无需过多解释,大声诉说:“艺术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沟通方式,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翻译,它没有国界。”——赢得全场掌声的人;是那个面对着我们的采访,烟不离手,到处寻着打火机的执着“烟客儿”;亦是那个郑重其事告诉我们,是画作自己在创作、主题引导着她,而非“她在画”的纯粹艺术家——“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掌控者。画作自行绘制自身——这样的瞬间是我毕生的追求。”玛吉•汉布林把一切的话语编织在“性感的油彩”之中,一遍又一遍地述说着她对生命的回忆、感悟、期望:“我的作品是我最出色的爱之表达。”

文/张译之
现场图/胡思辰
作品图片主办方提供

展览讯息

美即惊骇之始:玛吉•汉布林的绘画艺术,1960-
展览时间:2019.3.8--2019.5.1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玛吉•汉布林(MaggiHambling)
策展人:菲利普•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