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专稿丨庞茂琨个展“相遇此在”,呈现由心入眼的内在凝视

时间: 2019.3.18

1983年,庞茂琨前往凉山彝族地区体验生活,一股陌生的气息引发他内心的触动。“奇特的氛围像朦胧晦暗的睡意一样附伏在人们身上,你可以从那些富于个性的脸庞轮廓,器皿图案,衣褶的走向上抚摸出沉睡的思想或某种原初法则。”为此,他画下了成名作《苹果熟了》——土地、彝族老妇人、背景的果林,太阳烤红了枝头上的苹果,也使主人公一双守望的眼睛眯缝起来。之后,他继续以少数民族为题材,创作了作品《旷地晨曦》(1987年)、《织》(1988年)、《喂食》(1991年)等,画中人物或坐、或立,或凝视前方、或哀伤回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奠定了艺术家早期绘画“古典唯美”的名声。

近日,在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的“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分舞台系列、游观系列、镜像系列、折叠系列四个单元,展出艺术家近十年的创作,与他早期绘画形成一种对照——当四面墙壁挂满与当代生活相关的鲜明风格冲击视网膜时,我们不禁有这样的发问:“艺术家是如何从表现少数民族题材转向关注当代社会的?”同时,也与早期绘画形成一种强烈的互文关系——他的艺术一以贯之地呈现出一种由心入眼生发出的内在凝视。对于这两层关系的追问,构成了我们理解庞茂琨艺术的主要线索。

从乡土到都市:周遭生活更有主体融入感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艺术界先是在西南地区活跃了罗中立、程丛林、高小华为代表的“伤痕美术”“乡土绘画”,后在中国大陆又出现了一个影响力甚广的“85美术思潮”。1963年出生的庞茂琨,正是在这个时期进入学校开始系统的艺术训练。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认为:“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造成的影响。”为何最初会选择少数民族题材,在这个问题上很容易掉入一种主观叙事之中,而忽略大的社会背景。要知道,四川美术学院作为“伤痕美术”“乡土绘画”的主要阵地,其代表人物罗中立、程丛林、高小华均出身于这座学府。在这些学长艺术家的影响下,庞茂琨不自觉地选择了当时让他感触颇深的少数民族题材作为主要创作题材,也让他成功跻身于“乡土绘画”之列。

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最早关注到庞茂琨的艺术,在他早年撰写的文章中,并没有将庞茂琨的艺术纳入“乡土绘画”来讨论,而是指出庞茂琨艺术中关注人物内心的主观化精神,显示出四川写实油画正在发生的变化,年轻画家越来越意识到“绘画表现深层次、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的重要性。”【1】以庞茂琨为代表的年轻画家,在绘画的形式和语言上无疑拓展了乡土绘画的发展路径。

进入1990年代,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扩张拉开了城乡差距,川美出现一批新生代俸正杰、郭晋、钟飙、赵能智,忻海州、何森、陈文波,他们用图像化的方式呈现了这个年代都市文化新的景观和人文境况。这个时候,庞茂琨正好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开始以一种教师育人的身份直面艺术生态。置身于复杂的时代关系之中,庞茂琨开始了对多种绘画语言的探索。90年代中后期,他将自己的艺术更多的融入生活之中,一改早期绘画中的少数民族题材及古典绘画语言,换而采用一种表现都市题材的象征主义语言,创作了《梦魇》(1997)、《触摸》(1997)、《漂浮》(1998)、《片段》(1998)等系列作品。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言:“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自由意志。”回应90年代在题材选择上的转换,庞茂琨认为尽管自己在毕业创作的时候仍然画了彝族题材,但是研究生期间便已开始深入对古典油画语言的研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直言,当时有一个最大的体验,即绘画本体和题材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绘画的语言。在环境和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庞茂琨完成了从民族题材到都市题材的自然过渡,在他看来,“周遭的生活更有主体的融入感”。

艺术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艺术风格和绘画语言的变革。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向前迈进,中国一步步地迈向消费社会,许多艺术家不再像85新潮那样对思想和观念感兴趣,开始偏离过去艺术中的宏大叙事,转而表现个体的生存经验。尽管庞茂琨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地与重观念表达的当代艺术保持距离,但是在消费时代的大环境下,置身其中,庞茂琨的艺术还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由心入眼:通过艺术导向内心

“沉静的坐姿是他们最吸引我的地方,彝人仿佛要在这种石头一样的沉静里保持宇宙的庄重与肃穆。可以说,他们在这种沉静里比我们更质朴地理解了宇宙和生活。这些感觉使我非常激动。”庞茂琨最早在少数民族的沉静里寻找到了一种更质朴地理解宇宙和生活的方式。上学期间,他曾花费八个月时间雕琢一件作品,只为在某种理性精神与强烈的生活感受寻找到平衡。显然,艺术家成功了,置身喧闹的都市,观看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邵大箴先生注意到庞茂琨艺术中表现形色中“生命的和谐”的特质,并称之为是一种“具有深沉哲学思考”的艺术气质。在他看来,庞茂琨的“艺术语言是古典的,近乎‘前拉斐尔派’的古典,而包含的精神却是现代的。”【2】批评家殷双喜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庞茂琨的早期作品,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波提切利的作品那种淡淡的忧郁,充满生命对于美好的怀想,记忆对于时间的挽留,短暂人生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这样的艺术气质,贯穿了庞茂琨不同时期的创作,使得其艺术虽然具有阶段性的风格变化,但内在的特质却具有持续的稳定。”【3】

这一点,在庞茂琨早年的文章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印证——“艺术不是要引导人们去寻找客观物质的规律(这是科学的任务),那么显然,艺术就是要人们通过艺术导向内心……艺术家要探索精神中更深的层次,在那里,感情变得更加深沉。”【4】

在对少数民族题材保持了一段时间的关注后,庞茂琨将视线转移到都市生活中,开始描绘都市女子。如《彩虹悄然当空》(1993)描绘了一个默坐在一片寂静山川之中的女子,尽管她远离了城市,但是难掩哀愁。《红门内端坐的女子》(1993)表现了一个表情冷漠的女子坐在室内的沙发上,她的视线凝视于一点的,似乎在思考一件严肃的事情,又好像只是一具抽离了思想的身体,与画外的观众或艺术家形成一种观看的对应。尽管这个时期,艺术家的绘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发现,艺术家本人未曾以某种绘画题材来标榜自己的艺术,他在艺术打动观众的是一种由心入眼生发出的内在凝视。正是这种直指人心的内在凝视,从艺术家90年代早期的描绘都市女子的具象风格、到90年代中晚期的象征主义风格,一直延续到后文我们要谈到的2000年之后他的几个系列作品,也屡屡为我们带来观看的新鲜感。

近40年的艺术生涯,庞茂琨始终用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保持对现实的关注并与当下对话。他用自己的画笔,为观者重新构建起一个被观看的社会形态,也构成了我们理解庞茂琨艺术的另外一条主线。

古典与现实结合:传达对生命的多重体验

难能可贵的是,“庞茂琨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他那颗纯真之心”。(批评家殷双喜语)庞茂琨也没有因为获得一次认可就暂停自己追寻的步伐。以80年代创作的《苹果熟了》为起点,庞茂琨一直在寻找一个综合的形式和视角,力求将他对生命的多重体验有效地传达。

回归到展览本身。于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庞茂琨个展,聚焦艺术家近十年的创作,以回顾展的叙述角度和现代化的展现方式,全面而立体的展示出他丰富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探索。展览展出的四个单元,既是对他以往重要个展的一次呼应,又蕴含着“观世与显现”、“虚拟与剧场”、“镜像与此在”、“观看与自在”等哲学思考。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将自己的现实感悟用艺术的形式重构:两个色块组合成舞台的立面和平面,又用衬布和道具营造舞台布景效果,舞台上人物动态以杂耍或表演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营造出一种异样的陌生感。《游观系列》较多地保留了日常生活的片段,尽管艺术家试图隐匿超现实的自我精神,从而凸显生活本身的荒诞性与异质感。但是,艺术家一次改变固有色的尝试,打破了原本的秩序,再次营造出一种与现实的间离感。“传统的镜子,或许今天技术手段构筑的、进一步拓展了成像功能的数码变体,成为这些关系中关键的、有趣的媒介。这些媒介一方面发挥屏的功能,帮助投射自我,实现自我镜像;另一方面,在呈现的同时,它们也产生了关于自我的幻象,转而成为认识自我的阻碍,当然,也成为自我与他人(世界)之间关系的屏障,就像幕一样。”《镜像系列》并不试图回答问题,而是希望以绘画的方式,呈现艺术家在当代语境中面对这些问题的感受,也提示观者思考。

在展览现场,策展人殷双喜使用了情境剧场、幕布、通道、双面镜等方式,营造了一种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观众在其中既是一个观看者,也成为一个被观看者,为整个展览构建了另外一重观看的叙事,颇有深意。

今天,科技越来越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并引起巨变,一些我们曾经深信的东西变得难以确认,新的技术甚至让我们难以确定自我的同一性。艺术家有感于科技与时代的发展,在他的最新系列作品《折叠系列》中,沿用古典绘画语言,在古代大师的经典作品中寻找到与相机、手机、二维码、人工智能等当代生活的交汇界面,聚合时间与空间、自我与他者、历史与当下的多重联系,酝酿着更多的可能。

展览中丰富的作品与鲜明的风格,既表现了人与人的相遇,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相遇,甚至还表现了画家与社会及整个艺术史的相遇,传达了艺术家对生命的多重体悟,即海德格尔所讨论的“存在的展开”,即“此在”,也是此次展览的意指。从古典风格转向象征,从关注现实到在古典与现实中找到一种平衡,庞茂琨的每一次尝试都实现着对自我的一次超越。而这每一次的超越,又深深植入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哲理性思考。在这里,“生命的底蕴由此敞开,生活的意义也内涵其中。”

文/杨钟慧
图/主办方提供

【1】邵大箴,“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论庞茂琨的油画语言”,发表于《炎黄艺术》1992年第7期。
【2】同上  
【3】殷双喜著,《观看:殷双喜艺术批评文集2》,第501页,河北美术出版社,河北。
【4】庞茂琨,“对艺术的理解或体验”,发表于《美术》198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