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临时演员:劳伦斯•马斯塔夫互动艺术展”在北京IOMA爱马思艺术中心正式开幕。6月11日晚,参展的比利时艺术家劳伦斯•马斯塔夫(Lawrence Malstaf)受邀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以自己的作品为出发点,就人与环境、人与机器的话题展开讲座,并与央美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的费俊教授、艺术家王迈进行了对谈。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此次展览策展人陈赟冰担任主持。
马斯塔夫的专业背景是工业设计而非视觉艺术,物理和技术常常成为他创作的出发点或表现手段。瑞典艺术家彼得•弗施利(Peter Fischli)和大卫•魏斯(David Weiss)的作品《世事运行之道》(The Way Things Go)最初引发了他对物体运动模式的思考,也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他还参与舞蹈和戏剧的舞台设计,试图探讨物体和表演者身体之间的关系。马斯塔夫认为,运动中的物体除了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还与动态的人体之间存在某种共性。
讲座中,马斯塔夫首先对自己的几件经典作品做出阐释。他的早期作品《缩》(Shrink),呈现了收缩空间中身体的反应。这一作品的灵感来自舞蹈演员表演前预设身体、帮助身体进入状态的过程。他们需要调整肢体和呼吸节奏以面对不熟悉的舞台环境。马斯塔夫认为,人类一直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去适应变化的环境,在科技并不发达的阶段,人类不得不向环境“妥协”,通过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而现在的人类运用科技去改变环境来适应自身。《缩》展现的就是改变自身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在科技时代,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妥协”。
在作品《指南针》(Compass)中,马斯塔夫借助人与环境的关系去理解人与机器的矛盾。这件作品是一个套在身体上的机器装置,佩戴者遇到障碍物时会被迫转向,如同被机器所控制。如果佩戴者蛮横地对抗这种控制,身体就会感到非常不适,反之,如果佩戴者的行动比较温和,便会逐渐适应这部机器。就像人类让生态环境产生剧烈动荡,环境也随之对人产生强烈的影响,直到人类开始反思这种奴役自然的行为,才有可能与生态环境达成和谐的关系。人与机器也并非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面对自己造出来的机器,我们也需要“妥协”。用马斯塔夫的话说就是:我们应该把机器看成是自己的后代。
《缩》和《指南针》的观众分别从作品的外部和内部获得感受。而《正在转播节目的艺术学校》(Nemo Observatorium)则强调了双重感受:刚进入装置内部的观众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正面对高速运转的环境。起初,他们试图“理解”和“掌控”对象,但最终只能放弃,自然而然地接受自身所处的环境,并与装置融为一体。同时,外部观众正注视着装置里发生的一切,又会有迥然不同的体验。
无论是人与环境还是人与机器,这些主题的作品都需要参观者全身心浸入。在装置作品《Transporter》中,观者平躺在移动的传送带上,他们的身体状态成为了直接展示的对象,甚至可以说观者就是作品本身。他们在完全浸入的状态下,将会重新意识到那些在生活中被忽略掉的感官体验。
除了举办个人展览或者参加群体展,马斯塔夫的作品还会被呈现在戏剧舞台之上,被当作某种“道具”或者“乐器”,《Nevel》和《Tollen》是最典型的例子。前者构造了一个“迷宫”,引导观者去“探险”或是让表演者卷入其中,这种不断变化的空间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Tollen表现的是不同运动形态的陀螺,或不停转动或旋即停止,表演者会与其进行互动。马斯塔夫认为,这种纯物理运动所产生的共情能量反映了物体自在的生命力。
介绍完作品之后,马斯塔夫总结出他的四个创作原则:首先是“未完成”的状态(being in the middle),因为作品展出之后,他会根据观众的反馈对作品进行调整或改造,所以他的作品始终在演进的过程中;第二,观者是被展示的一部分(exhibiting the visitor);第三,作品本身会不断运动,也可以理解为空间和物体在进行“表演”(performing objects and spaces);最后,作品是“自在”的,并不是为了展现或代表其它“存在”(presence and representation)。
接下来的对谈环节中,费俊教授对马斯塔夫坚持使用实体材料的创作方式提出了疑问。作为回应,马斯塔夫首先明确了实体材料的存在价值:即使是虚拟的影像,也需要一个用于播放和传播的实体机器;即使是看不见的因特网,背后也有体量巨大的实体机房。这些例子说明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成立都需要以物理实体为基础。艺术创作有时也需要通过实体材料来唤醒独特的感官体验。马斯塔夫表示,假设有一种新的技术能替代实体材料,并产生相同的表达效果,他也非常乐意使用这种技术。当然,出于对生态环境的考虑,他已经开始减少使用庞大的、非环保的实体材料。他还提到,如果虚拟现实技术足够成熟,他甚至希望艺术品和艺术家不需要经过“运输”就能够出现在所有观众的面前,目的是减少碳排放。
艺术家王迈表达了自己对马斯塔夫艺术作品的赞赏,将其作品称为“伟大的片段”。不过在他看来,装置艺术发展至今或许还无法进行真正的“展开”,而许多更为新颖的艺术形式却能够做到。他提到了在电影技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比如《阿凡达》(Avatar),它以极其丰富的视觉细节表现出一种并不依赖于文本的故事性,并给观者带来震撼。
从传统绘画到装置艺术、实验影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随着技术发生改变。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未来还会出现怎样惊人的变化?在马斯塔夫看来,这是很难把握的,技术并非只影响某些领域的发展,而是带动整个世界形态的变化。他对于未来世界抱有积极的态度,并希望年轻一代的艺术家能够拥抱全新的可能性。
文/胡子航
编/杨钟慧
现场图/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