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文艺复兴艺术的奇异风采——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系列学术讲座第九场

时间: 2011.5.4

2011年5月3日14:00-16:0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学术报告厅,“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家论坛”与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九场,为我们带来了由北京大学教授丁宁主讲的“文艺复兴艺术的奇异风采”,讲座依然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王春辰老师主持。

丁宁教授的此次讲座,跳脱美术史传统研究的范畴,从多个独特而又新颖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了文艺复兴大师与杰作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配以多幅珍贵的图片与最新的资料,使观众们在刚刚度过五一假期之后,又亲历了一场文艺复兴的艺术与文化之旅。

正如王春辰老师在开场介绍中所说的,丁宁教授的名著《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称得上中国艺术史学界研究美术理论与方法的先驱之作。丁教授也在讲座的开始谈到了他对文艺复兴艺术研究方法上的几点心得:一是要建立比较的方法,如将乔托的雕刻作品《耶稣受难》与中世纪同一题材创作进行比照,更能凸显文艺复兴艺术对于人性的表达与写实技艺的提高;其二,要注意实地考察,还原艺术作品的原始语境,同样是乔托这件《耶稣受难》,将它放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与原本高悬于教堂天顶的位置相比,其感染力自然无法同日而语;其三即要梳理同一题材不同艺术家各自迥异的面貌,如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多纳太多、委罗基奥以及米开朗其罗等,都创作过《大卫》这一题材,但三人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理念却是全然不同的,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就已经有了自己签名式的个性表达。

讲到这里,丁宁教授便对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其罗与拉斐尔三位巨匠逐个展开介绍。虽然是老生常谈的题目,但丁宁教授却引用了大量新近出现的材料与研究,为我们打开了窥探文艺复兴艺术的另一扇窗。

首先是达芬奇,正如我们所知,文艺复兴的杰出艺术家个个绝非等闲之辈,不仅在艺术方面卓有建树,诗歌、建筑、设计甚至数学领域也都能一展所长。如米开朗其罗便为当时佛罗伦萨的卫兵设计过服装,德国艺术家丢勒竟出版过专门的数学论著。而达芬奇更是其中翘楚,他在科学、人体解剖等方面的贡献绝不亚于艺术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这种观察世界与解剖人体的实践中,促使达芬奇更加深入地思考着人类的身体与灵魂、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等问题,并将这一思考反映在艺术的创作中。但是由于艺术家本人超凡的智慧与对于神秘的热衷,达芬奇的某些理念往往深深隐藏于画面的背后,时至今日都足以令很多学者费解,而这也同时催生了人们对于解读达芬奇作品的狂热。如他的名作《最后的晚餐》,便有学者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高像素放大的画面,辨识出摆在基督与信徒面前的圣餐,并非我们惯常所以为的葡萄酒与面包干,而竟然是达芬奇生前最爱吃的食物:鳗鱼与桔子!更有学者通过研究画面中极小幅的风景,经过一系列论证,指出达芬奇在其中大胆地预言了公元4006年将有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等等。

至于达芬奇最为著名的作品,当属《蒙娜丽莎》。丁宁教授通过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如《蒙娜丽莎》曾经作为外交的手段从法国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展出,也由于日本政府希望与西方强国取得文化的交流,而出现在日本公众面前等等,以至于今天全世界都已经将她视为一种文化认同的对象。在这里丁教授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幅看似寻常的作品会如此广受欢迎?丁教授同样引用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如从生理学角度对于《蒙娜丽莎》的全新解读,即如果观众违反常理,从侧面用余光来观看这幅画,将会在模糊的视线中发现画中人更为绝妙的美,而背景诡异的地平线处理,似乎也暗示了这种侧面观看的最佳视角。

关于第二位大师米开朗其罗,丁宁教授同样为我们讲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如米开朗其罗的《哀悼基督》曾赴美展览,因安全原因竟动用了美军的核潜艇保驾护航;而他的《大卫》,决定雕像高度的不仅是技术与材料的原因,还受到佛罗伦萨市区门楼的限制等等。而对于米开朗其罗最新的研究,则集中在了他与古希腊名作《拉奥孔》的关系上,学者通过考证与推理,猜测《拉奥孔》的原作者很可能是米开朗其罗本人,丁教授对此虽不予置评,但却中肯地指出,这种猜想恰恰说明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古希腊罗马之间的血缘关系。

对于最后一位拉斐尔的介绍中,丁教授也引用最新的材料,为我们爆料了拉斐尔代表作《雅典学院》所暗示的一段淹埋多年的隐秘婚恋,这种抽丝剥茧的精彩分析,不仅使观众听得饶有兴趣,更使美术史专业的学生耳目一新,开拓了更新更广的视野。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丁宁教授与现场观众与同学一同探讨了艺术中传播与接受的问题,随着博物馆、印刷技术等新生事物的出现,即便是早在500年前的文艺复兴艺术,在今天也会不断被挖掘出新的问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我们同时也应注意预先形成的期待视野与真实原作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视野与世界的眼光,这样在不同的角度与侧面中所看到的,便不仅是新的问题,对于学术、文化、乃至全人类来说,更是新的希望。

中央美院艺讯网  张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