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艺术史理论与方法讲座第一场:继承与传统

时间: 2012.3.6

2012年3月5日晚六点三十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理论与方法”系列讲座正式拉开帷幕。讲座在五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在美术史系李建群老师的主持下,美院师生共同聆听了来自卢浮宫学院的弗朗索瓦•勒内•马丁教授的精彩演讲。

马丁先生首先介绍了卢浮宫学院依托巴黎各大美术馆的艺术史研究优势。随后,他谈到本次系列讲座的灵感,来自与李军等美院老师关于艺术研究方法论的探讨:艺术史自身发展的一大局限是没有自己的一套经典文本群,加之对法国书籍翻译的滞后性使其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有研究优势不足的弊端。如今已有经典的艺术史、艺术史家的研究范式,艺术史像其他学科开放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他还提到经典文本是随着研究不断变化的,对非西方艺术的研究及对当代艺术研究是今后的大势所趋,这些趋势都将在之后的系列讲座中得到详细阐释。

他为大家扼要的介绍了5次讲座的基本内容:5日简述艺术家形象的由来,艺术家的心灵和艺术神话的关系;6日在形式主义与图像学中,将重点关注对图像学的批判及其中的性别研究;7日介绍视觉研究范畴中的文本与图像;8日的主题是人类学与全球化;9日将以16世纪德国艺术家格里•瓦尔德的个案研究,结合讲座中的各种研究方法,展示如何对艺术家的作品深入研究。

随后,他提出本次讲座的第一个关键词:艺术家的形象。马丁教授提到这个词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中世纪以前,艺术家在一种无名状态下,只是创作与信仰相关的形象。这种现象在15世纪后才有所改善:艺术家在作品中开始加入自己的元素,以表示其不只是手艺人,审美超越了宗教,他们也要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德国艺术史家汉斯•贝尔廷着力强调16世纪初艺术优于图像的观念,那时“艺术家形象”的概念才真正产生。到如今,关于艺术家的传承与创作,以及对其脾气举止的研究已不计可数。

马丁教授随后以“艺术见证者”[1]瓦萨里《大艺术家、雕塑家、建筑家传》为例,讲解瓦萨里是如何创造范式,研究其时代的艺术家的。他以英年早逝的拉斐尔为例,分析友人的悼文中将其与古希腊画家的生活对照的引申含义:这是神对艺术家卓越才华的报复。神话比历史的真实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也更令后人着迷。马丁教授提到两种分析方法:“艺术文本的分析”和“心理分析”。在有关艺术文本的分析中,列维施特劳斯的神话分析是其重要理论基础,并要结合艺术史、人类学的多种理论资源。后者则是通过心理分析的方法探究艺术家的心灵。

马丁先生介绍了两本艺术神话研究的著作:《萨托尔姆斯之子》、《艺术家传奇》。[2]前者发现在古代西方关于艺术家的记述中,忧郁常作为天才的代名词,由此赋予艺术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与特权。后者的关注点在于古代—18世纪欧洲艺术文学写作中,艺术家的“创作魔力、神的嫉妒及创作中表现出的高超技法”。通过阅读大量文本,他们提炼出一个核心概念“模式/程式”。比较常见的模式有对艺术家少年时代表现出来的天赋的强调及艺术家少年时代的内心压抑。两位作者对弗洛伊德有较多了解,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艺术家被压抑的性冲动将被知性与艺术创造相取代。在此,教授以夏皮罗对弗洛伊德《莱昂纳多的童年回忆》中关于压抑升华理论的批判为例,说明心理分析虽然是艺术品分析的重要手段,原则上却是种臆测的方法,无法避免后人的争议。

最后,马丁教授介绍了夏皮罗1968年的文章《塞尚的苹果——有关静物的意义》,在夏的分析中,塞尚不仅对传统抱有兴趣,而且通过分析塞尚前后期作品的主题可以发现,塞尚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的作品中常涉及情欲、谋杀等危险意象,这些意象日后则被浴女图及静物创作取代。夏皮罗进而提出静物对塞尚有特殊的意味,这种渐进式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马丁教授第一场演讲以“三种接近心灵的素材”作结:艺术家早年的自我书写、记录者对其评书以及艺术家的作品。只有通过对艺术家的多角度认知才有可能书写出经典的艺术史。

注:
[1] 马丁教授认为瓦萨里并不能手稿称为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史家,而是当时的艺术见证者和记录者。《艺》尽管对西方艺术史研究有奠基性作用,却是属于艺术文学写作范畴的。
[2]目前两书尚未有中文译本。书名为音译。
主讲人弗朗索瓦•勒内•马丁:著名美术史家,同时执教于卢浮宫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通史、美术史学史以及美术史方法理论课程,研究领域包括:美术史方法论史(19世纪-21世纪)、艺术教育史(19世纪-21世纪)、艺术史中的民族主义(19世纪-21世纪)、博物馆史及文化政治史(18世纪-21世纪)

艺讯网记者:盛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