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艺术史理论与方法讲座第二场:图像学与形式主义

时间: 2012.3.7

2012年3月6日晚六点三十分,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理论与方法——形式主义与图像学”讲座在五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场是整个系列讲座的第二场,在李建群教授的主持下,美院师生情绪高昂的聆听了来自于卢浮宫学院的弗朗索瓦•勒内•马丁教授的精彩演讲。

马丁教授首先探究了艺术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科是如何诞生的。虽然历史上有各种说法,然而马丁教授认同一种普遍的看法:艺术史最早来自于18世纪德国著名学者温克尔曼。马丁教授进一步介绍了温克尔曼,温克尔曼将古希腊艺术研究作为出发点和最为主要的内容,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艺术品历史演进框架,艺术史真正的历史从温克尔曼的写作作为开端。温克尔曼认为古希腊艺术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以及希腊化时期。马丁教授对这三个时期的经典作品一一作出评论,他在此较为详细的介绍《拉奥孔》这件希腊化时期的雕塑作品,让我们清晰的看到温克尔曼所分三段式不同的风格特征。

随后,马丁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温克尔曼的重要著作《古代美术史的分野》,他讲述了本书试图将十分大量的艺术作品整合在一个体系中以及温克尔曼在此书中认为一个文明的历史实质,不是存在于当时的政治制度中,而是存在于其文化艺术创造中,艺术中存在着一种相当强烈的一致性。马丁教授在此提到“风格”——温克尔曼的核心概念,即可以指一件作品的特征,同时也可以在一个广义的层面上适合一个时代、国家、民族或者地区,除此它还能变化成一种至高无上的审美规范,获得超越时间的意义,这是所有艺术品无法回避的一个力量。马丁教授举例说明古希腊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作品的区别。

此外,马丁教授指出,温克尔曼的写作将作品的描述放在核心的位置,他的描述使艺术可感、可触,而这种描述不仅仅是针对作品轮廓、起伏或者光影,更是在精神上将自己投射到面对的作品中,与被表现的人物感同身受,与被表现的人物合二为一。

接下来,马丁教授着重谈论两位形式主义理论家。

首先介绍的是奥地利理论家里格尔(1558-1905),他是一位艺术史家,同时也是博物馆的馆藏研究员。马丁教授以里格尔的著作《方法问题》为例,讲解了其文本主要研究古代植物装饰纹样的问题,这些装饰纹样蕴藏着强大的形式力量。里格尔在著作中阐释了装饰纹样向纯粹装饰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并认为艺术是一种本能的直觉,艺术家首先是在自然中去寻找艺术形式演变的第一动因,之后遵循着纯粹的艺术理念向前演进。马丁教授提到了一个关键词:艺术意志。这是里格尔作品中出现的一个关键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指一个时期的风格特征,来自于一种内在的冲动,在德语中称为艺术意志。

其次,马丁教授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形式主义研究的另一重要人物——沃尔夫林。马丁认为,沃尔夫林在关于形式主义的影响是超越了艺术史的范围的,并为我们介绍了沃尔夫林在1899年发表的《古典艺术》以及后来发表的的《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他着重的点出《美术史的基本概念》使用了二元对立的方法去探讨绘画、雕塑、建筑的形式演进,他的论述集中在文艺复兴经典时期和巴洛克时期,他所提出的五组二元对立的概念实际上可以涵盖西方艺术史上的其他主要的风格变化,其分别是:线描和图绘、平面与纵深、封闭的形式(构造的形式)与开放的形式(非构造的形式)、多样性与统一性、清晰性与模糊性。马丁教授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对五组概念分别举例来说明其对立性。沃尔夫林构建一种无名美术史,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宽广的研究思路,也带来了封闭和倒退的倾向。马丁教授指出,形式主义有其不足之处,使得图像学的出现有了其意义。

接下来,马丁教授介绍了20世纪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图像学。他谈及这个概念的来源是17世纪意大利作家里帕的著作《图像学》。他在此为我们区别了图像学和图像志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概念实则具有根本性的分歧。

马丁教授针对图像学,主要介绍了潘诺夫斯基,这位图像学大家于1892年生于德国汉诺威。潘诺夫斯基反对形式主义方法论,并攻击沃尔夫林“形式”概念,十分深刻地质疑沃尔夫林关于存在一个纯粹的决定风格的基础或者视觉体系。同时,潘诺夫斯基也批评里格尔的艺术意志,在他看来,应该把两种意志分开,一种是艺术家个体无法抗拒的本性的直觉,一种是艺术家主观的决断。他认为,一个时代的艺术批评可以使艺术意志得到表达,但无助于我们去理解作品,对于作品的理解应该引入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在一切艺术品中隐含这一个深层的结构,这个结构可以类比精神生活中相互冲突的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精神的建构活动,体现在艺术家再现事物的理解方面,另一个是对事件不稳定性的感受的能力。

此外,马丁教授举例来展示潘诺夫斯基的文章怎样从图像学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潘诺夫斯基在著作中曾对格律内瓦尔德《伊森海姆祭坛画》从现象层面、意义层面、本质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潘诺夫斯基在与海德格尔持有不同的立场,他认为所有阐释都挟持着暴力,即强迫观者超越图像志这一层。如果阐释需要脱离武断,那必须对阐释加以限制,潘诺夫斯基将此称为“客观修正”。实际上形式主义系统都是有助于对阐释生边界的。马丁教授最后强调,从这三个层面去分析得出,艺术品的意义很复杂,它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艺术家意愿的单独体现。

最后,马丁教授为我们粗略介绍潘诺夫斯基在1948年发表的《哥特建筑与经院哲学》以及他将自己的方法论引入电影领域中,为观众带来一个不同形象的潘诺夫斯基。

注:
主讲人弗朗索瓦•勒内•马丁:著名美术史家,同时执教于卢浮宫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教授美术通史、美术史学史以及美术史方法理论课程,研究领域包括:美术史方法论史(19世纪-21世纪)、艺术教育史(19世纪-21世纪)、艺术史中的民族主义(19世纪-21世纪)、博物馆史及文化政治史(18世纪-21世纪)。

艺讯网记者:陶怡霖
摄影:胡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