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4日16:30分,“瓦尔达的艺术”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由王春辰老师主持,仍延续了对话的形式,主讲人为张献民和仝晓峰老师。
仝晓峰老师从电影史的角度,对瓦尔达的艺术理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瓦尔达的电影在五十年代的出现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她开创了新的电影叙述方式。瓦尔达大胆地把文学的叙事模式植入到电影中去,使看似毫无关联的几条线索发生在同样的环境之中。比如《流浪女》,影片通过很多人、很多声音来描述这个流浪女,事实上她在这个电影中表达了一个主题:宽容。瓦尔达的电影重要的不是讲述故事,而是如何讲述故事。这种讲述不是个人观点的主观表达,而是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声音来表达主题,并希望观众也参与到电影中来。
仝晓峰老师说,瓦尔达的电影首先有一种意识,即万物是平等的。她通过电影来讨论电影、意识、文本的关系。电影与其他艺术媒介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记录时间,能够呈现时代的风貌。电影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真实地记录生活、人的精神状态和风貌。瓦尔达的电影是高度关怀、触及现实的艺术,但并不是主观地表达,这是她不同于其他导演的创作方式。瓦尔达的电影推开了现代电影的大门。
张献民老师的见解比较独特。他提及“二元化”的概念,二元化的意思就是,大体上我们过分倾向于某种艺术思潮在某个阶段的统治性,在那个时代,人们很难找到自身内部的差异性。瓦尔达非常幸运,终于在那个时代,她身上并存的几种个性都展现出来。二元化就是不一定受某种统一的艺术思潮的统治,能够把自身各方面不同的个性展示出来。
张献民老师说,瓦尔达的文本是一种特别标准的待阐释的文本。之前的艺术作品有很多是拒绝阐释的,没有阐释的空间,比如拿破仑的画像。瓦尔达在阐释时代的最高潮,是从一元化走向二元化的。我们现在甚至不是二元化的,而是一种平行的状态。这种状态描绘了社会和艺术的一致性,是一种构成的问题。
关于“当代性”的问题,张献民老师说他还一直在思考之中。现代性之后当代性是否存在?他尝试以隐形的平行性来解释这个问题;但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不存在的。他笑说在当今多元化的环境下,我们有两点是比瓦尔达幸运的:第一,做艺术不用是天才;其次,做艺术是不用一直坚持的事业。
讲座进行到一个小时左右,两位老师与同学现场交流,围绕“时间与空间”、“现实与虚构”、“学术与非学术”、“艺术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整场讲座气氛比较活跃。
最后,张献民老师又回到“作者论”的话题上。他明确表示,他是“反作者论”者。他说,电影史的“前五十年是演员明星的历史,后五十年是导演明星的历史”,其实“作者”这个东西不是那么重要。
注:
张献民:独立电影批评家、策展人;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组委会主席;影弟工作室创办人;独立电影基金主持人;1985年获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学士、比较文化学士学位 1987年获巴黎第三大学电影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巴黎高等电影学院;目前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源自:百度百科)
仝晓峰: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电影史),诗人,独立编导。
艺讯网记者:吴萌萌
摄影:美术馆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