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雕塑中国》系列学术讲座一:雕塑创作与空间塑造——民国雕塑创作一览

时间: 2012.9.10

由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央美艺术投资有限公司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央美艺术中心共同承办的“雕塑中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回顾展”于2012年9月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3号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开放,围绕这次展览还将开展一系列的讲座。

2012年9月8日周六下午两点,《雕塑中国》系列学术讲座第一场拉开帷幕,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讲师刘礼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名为“雕塑创作与空间塑造”的精彩讲座,担任主持的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于凡。讲座对民国时期雕塑创作的历史背景、留学生出国学习状况、现代雕塑的出现和发展、进入公共视野的现代雕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重点对雕塑创作与空间塑造之间的关系作了探讨(“这里的空间并不指的是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代表整个民国时期的社会空间。”于凡在讲座结束后补充)。

主讲人刘礼宾首先对中国现代雕塑产生的历史背景作了简单的介绍。民国时期,内忧外患,战乱纷呈,随着雕塑匠人技艺的日益精致化、模式化和人们对宗教信仰、神权崇拜的逐渐衰落,传统雕塑即宗教雕塑、大型陵墓雕塑和建筑装饰雕塑也日益衰落,这个趋势在明清时期就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与此同时,革命志士康有为和陈独秀二人对消极避世、脱离社会的传统艺术日渐不满,康有为提出要对其进行改良,陈独秀更是明确提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此外,二人都对中国两宋艺术中的“写实主义”表现方法做出了肯定。在这种崇尚科学和写实的浪潮下,现代雕塑面临了与传统雕塑完全不同的命运,开始蓬勃兴起。在它发展的道路中,著名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功不可没。作为西方雕塑的重要倡导者,强调“美育”的蔡元培极力推崇雕塑教育,他一方面通过著书立说介绍西方雕塑,另一方面他积极创办美术学校,并对李金发和刘开渠这两位著名雕塑家有提携之恩,直接推动了西方雕塑在中国的传播。西方雕塑从此在中国盛行其道,这在上海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中国鸦片战争后最早的开埠城市,列强实力雄厚,租界林立,作为西方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雕塑也不例外,上海成为中国西方雕塑最多的城市,甚至出现了制作西方雕塑的土山湾图画馆。可以说,20世纪初的民国有着多种有利条件,为现代雕塑的出现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但刘礼宾博士理性地指出,现代雕塑的发展仅靠西方雕塑的传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这就不得不提到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的留学大潮,其中有一批人选择了雕塑专业,他们也成为中国现代雕塑专业的开拓者。这部分留学生大多来到了法国的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主要师从让•布夏(Jean Boucher)、亨利•布沙尔(Henri Bouchard)、保罗•朗多维斯基(Paul Landowsky)和西格罗斯(Poul Niclausse)四人。20世纪20、30年代,正是巴黎现代艺术的兴盛期,这些雕塑教授仍秉承着古典主义写实传统,这与中国留学生在国内受到的“写实主义”创作思潮不谋而合,他们主要学习学院派传统,并关注罗丹及其之后的几位艺术大师。经过学习透彻掌握了西方雕塑传统,这批留学生在回国后开启了中国现代雕塑的先河,并确定了现代雕塑的一大风格特点——“法国写实雕塑传统”。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在中国的发展突出表现在雕塑教学上。1920年,在上海美术学校设立的“雕塑科”应该是中国雕塑教育的肇始,此外还有国立杭州艺专、国立北平艺专、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等都纷纷开设了雕塑课程。除上述美术院校外,甚至出现了一些私立性质的画室,如张充仁于1936年4月在上海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个人雕塑、绘画教学工作室——“充仁画室”。这些有着“私立学校”性质的画室承担了雕塑教学的任务,与美术院校一起为中国现代雕塑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优秀的人才。但是,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这一时期的雕塑创作者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时代问题——多重身份的尴尬。随着日本史学家大川西崖创造了“雕塑”一词并传入中国,从事雕塑创作的人被统称为“雕塑家”(这是一个外来词,法国词为“scuplteur”,英文词为“sculptor”,源自拉丁文),这种身份在西方的语境中地位很高,因此这一词汇被引入中国后“雕塑家”的地位也被不断推崇。但同时期从事“雕”、“塑”的工匠并没有自然转型为“雕塑家”,社会地位仍十分低下(这与“画家”由古代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不同)。因此,雕塑家不得不面对身份的模糊性与多重性而不断被世人所误解。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的创作脚步,这一时期的雕塑题材体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了名人、抗日战争、农工、动物等题材,其中以“人”为表现对象是民国现代雕塑的重要特征。相对于传统雕塑脱离社会现实的弊病,现代雕塑正式基于表现“人”,表现出了强烈的现实意义。更进一步的是,这些雕塑家将中国的实际与西方雕塑传统作了结合,在雕塑风格的“民族化”问题上作了一些成功的初步探索,典型代表有江小鹣、滕白也、滑田友、刘开渠等人。

讲座的最后,刘礼宾强调了现代雕塑和传统雕塑的不同之处在于功能性和展陈方式的变化。现代雕塑不再是寺院中高高在上的菩萨或是墓葬中的陪葬俑,而是进入了现实中人们的生活中,部分名人们将自己所藏的雕塑收置于私人空间,而大量的雕塑(多为名人,如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鲁迅等)则被放置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在这个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发挥着独特的政治、文化含义和影响。

刘礼宾的讲座对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的产生和发展状况作了梳理,弥补了这一时期学术史上的一些缺漏和错误之处,并在基本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对这一时期现代雕塑与社会空间的塑造两者间的关系作了探讨,对方兴未艾的民国雕塑史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艺讯网记者:耿中蓓
摄影:胡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