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9日下午,由今日美术馆、亚洲协会中美关系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联手主办的潘公凯——“弥散与生成”个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研究和提出问题为目的,在“弥散”和“生成”这两个关键概念下,用核心的问题意识,来引发讨论、批评和争辩,进而促进当前文化情境中的学术气氛。
下午3点,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3层举办此次展览的新闻发布会,与会人包括:今日美术馆馆长谢素贞女士、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本次展览策展团队的代表方振宁先生等。主持人介绍,本次“弥散与生成”展览集中体现了潘院长对水墨、装置、史论、建筑这四个领域的关键课题的思考和跨界实验背后的理论线索。这既是对潘公凯先生多年来理论思考的讨论,也是对他近期完成探索成果的全面体现。谢素贞馆长、潘公凯教授、策展人方振宁先后发表讲话。
今日美术馆馆长谢素贞女士首先表明自己曾是潘公凯教授的学生,她告诉大家本次展览将展出潘老师这几十年来所有的研究,还有他本人的兴趣以及水墨成就。谢馆长说到自己最深的感触就是当代艺术在谈判、在革命,但革命又必须基于传统媒体之上。而潘老师就是基于传统的水墨之上,随之发展成为装置、多媒体、理论、建筑等。谢馆长坦言自己一直是非常钦佩潘院长的水墨艺术成就,而作为潘院长的学生,她感到十分自豪。
潘公凯教授则为此次展览题目以及内容做了深入的介绍。他首先提到“跨界”的问题,因为本次展览同时涉及四个领域,它们看起来互不联系,是非常独立的领域,但潘公凯希望以自己的实践为案例,让大家来分析。他强调此次展览并不是个人的回顾展,而是希望做这样一个展览能够为中国的艺术提出问题,他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关注展览从而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
而谈及展览题目——“弥散与生成”,潘院长首先提到“弥散”是现代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这个概念被用来描述在封闭空间中的热能流动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热能永远都是从热处传递到冷处,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并且总是带来熵的增加。因此,在一个存在热能级差的封闭空间中,热量总是趋向平均分布,最终达到高熵的状态,不再有任何热量的流动。这个过程,就是弥散的过程。在此处,潘公凯把“弥散”比喻成文化,而“生成”在“弥散”的文化背景之下,如何在文化艺术中有新的生成,这是潘公凯艺术思考和实践的出发点。弥散的势不可挡使生成变得困难,但也使之成为真正值得全球视野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目标。
接着,方振宁先生作为策展人代表讲话,他就此展总结了三点:其一、如何评价潘公凯的艺术创作和建筑设计等艺术成就?方振宁就此探讨并提出了潘公凯不仅是艺术家、美术史家、建筑师、设计师,还是一位教育家。他提出,本次展览的题目“弥散与生成”还应有一个副标题——潘公的艺术航母。其二、潘公凯先生举办过的展览非常多,而本次展览比平日多出的建筑部分展示其实是潘院长对建筑的“暗恋”过程。方老师告诉大家,潘公凯教授做过的建筑非常之多,从室内设计到建筑设计一直到城市规划等6个项目。其三,第三层展厅非常重要:结合了两代人的成果。因为潘公凯是潘天寿之子,潘天寿先生书写的了中国绘画史,潘公凯教授也持续了这一过程,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午4点整,潘公凯“弥散与生成”展览的开幕式在1号馆3层举行,今日美术馆馆长谢素贞女士,著名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先生,及此次展览的主人潘公凯教授出席开幕式。鲁迅美术学院院长韦尔申、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等作为嘉宾都来到了现场。
邵大箴教授在开幕式上说道,此次展览的题目非常有深度,而潘公凯的思想、观点、理念是一以贯之的。从改革开放之后,他从中国美术界走向世界,考察世界各地的美术,并深刻地思考中国当今传统美术。两相比较,就得出了非常复杂但极具学术意义的结论。所谓“弥散”实际上是指世界当代艺术思潮,也就是西方当代艺术思潮扩散到世界各地。那里有许多新的东西,也不乏有很多荒杂的。而“生成”则是在“弥散”的过程里,朦胧地看到了生成的结果。但是还需继续研究、期待。所以这次展览通过潘公凯的水墨、理论研究、装置、建筑等都反映了这一主题。邵先生强调,潘公凯教授曾说过,举办此展的目的不是想告诉大家结果,而是希望把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和大家一起共同思考问题。而当今中国的艺术处在一个既复杂又丰富的过程之中。中国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碰撞会产生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所以邵先生认为,潘公凯是一位非常严肃、勤于思考的理论家、艺术家。最后,邵先生表明,这个展览与其说告诉大家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不如说它让我们更深刻、更深层面地去思考中国当代的艺术问题。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3月31日。此外,展览还将于3月中下旬,在今日美术馆和北京大学举办数场学术研讨会,届时将有国内外重要艺术家、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会将围绕本次展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和出版物一起形成本次展览的有机延伸。
艺讯网记者:高思思
摄影:胡志恒
责任编辑: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