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时差”艺术展览

时间: 2009.9.21

时间:2009年9月19日至2009年11月29日
空间:林大艺术中心
城市:北京
策展人:张莉娸、王一妃
参展艺术家:曹晖、郭晋、瞿广慈、苏新平、肖红、于凡、钟飙、赵能智、陈虹竹、高海清、黄一山、刘宝亮、刘滨、刘敏、那危、伊慧、臧坤坤
2009年9月19日下午4时,由新兴策展人张莉娸、王一妃策划的关于六零和八零艺术家的大型联展“时差”在林大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参展艺术家既包括出生于60后的曹晖、郭晋、瞿广慈、苏新平、肖红、于凡、钟飙、赵能智,同时也涵盖了80后的年轻艺术家,如陈虹竹、高海清、黄一山、刘宝亮、刘滨、刘敏、那危、伊慧、臧坤坤等。此次展览以“时差”为主题展开叙述,旨在论述时间是沟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通过它,我们更能看到相隔近20年的艺术家,思想纬度与价值判断的延伸,同时,试图呈现六零和八零艺术家在视觉和想法上的强烈冲突,由此引发对两代人成长背景和精神状态的思考和追问。

观于展览的作品本身,六零后的艺术家,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在作品中表达出了对一些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如赵能智的新作,人物的刻画延伸到身体,作品的矛盾冲突比先前的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及震撼力。此时作品传达的,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的宣泄,而是在此基础之上艺术家对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解读。苏新平的《干杯系列》同样体现出了一种渴望大同世界的精神诉求,在作品《干杯系列》的背后,其实隐藏了一系列由于社会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瞿广慈近期的作品虽然仍延续了“集体主义”系列微胖、愚钝的人物造型,但较之群像的暴力喧嚣多了一份宁静的揶揄。也许广慈已从对官僚体制的愤怒中超越出来,以一种更为客观的角度冷静地描述曾多次给他带来伤害的社会体制本身。而钟飙艺术作品,始终在不断探索,不断的显形。因为作为一个善于思辨的艺术家,已经将“态”了然于心。

反观八零艺术家的作品语境则截然不同。糖果般香甜易碎的幻境,虚无缥缈的渴望体现在陈虹竹的作品中,她把八零后女生的一种渴望和美丽憧憬夸大在作品上,所有的人物都出自自创的卡通形象,天真唯美。黄一山作品中神经质的人物形象,对于地板神经质的描绘以及解剖、残肢表现的情有独钟,再现出了一系列低调、血腥、诡异的唯美场景,表现出了当代焦虑、无信仰带来的精神危机。同样的精神危机体现在那危的作品中,麻木冷漠却又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似乎是八零后每一个人的真实写照,人们的灵魂都成了社会和机器的附庸。。刘滨作品总是像童话一样,完整的叙事,如同梦中荒诞的情景。借此刘滨缅怀过去风花雪月、幻得幻失的记忆。在作品中美好而残酷,又有点色情的人生游戏,隐喻了物欲横流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揭示了现实中人们病态和虚幻的欲望。而刘宝亮开拓性的在国内首先运用了硅胶这种材料,在塑造的基础之上将毛发一根一根的植进去,才最终达到了这种以假乱真的效果。在外型逼真的情况下,刘宝亮再将细腻的人物性格赋予作品,表达了人物精神层面的细小波澜。如《24岁》,将女孩子由青春期转入成熟的羞怯、期待、矛盾表现的惟妙惟肖。

粗略了解两代人的生活背景和艺术创作后,我们可以看出:六零后和八零后艺术家这两代不同成长背景和阅历的人,同样面对着今天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体现于作品上。同样面对近年的社会现状,作品中描述和关注的内容也大相径庭。但是两代艺术家其相似之处为,其一每个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突出并且艺术表达源于当时真实的社会背景,其二艺术家之间的理念和视觉上相差迥异,不会拘泥于一种表现风格或流派,更加完整的表现出特定年代的艺术家的精神状态。

本展览将于2009年9月19日持续到2009年11月29日。

记者: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