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国首届木版年画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

时间: 2014.1.16

2014年1月1日至2月18日,“红红火火中国梦——中国首届木版年画展”在北京艺术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国文物学会与北京市文物局共同主办,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仿复制专业委员会与北京艺术博物馆承办。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其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也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各地的木版年画均有属于自己创作风格,极具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展览汇聚了河南朱仙镇、山东杨家埠、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江苏桃花埠和湖南滩头六地的木版年画,展现了年画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

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代,宋时开始兴盛,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江苏桃花坞年画、山东杨家埠年画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其影响。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题材多取自历史英雄人物、戏剧演义、小说神话和民间传说,乡土气息浓郁。如描绘周文王访姜子牙的故事的《渭水河》,描绘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的《天河配》,取材自戏剧内容的《三娘教子》、《樊江关》等。

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在满足群众驱邪纳吉的愿望的同时,也关注和反应现实生活,有反应日常生活生产的年画。如《天津学堂教习》体现了洋务运动中巾帼不让须眉,作为国家一份子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杨柳青木版年画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古镇杨柳青,以此得名。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特色艺术形式。清代中期杨柳青镇有三百多家年画作坊,从事年画制作的手工艺人达三千多人,出现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盛况。

武强年画兴起于15世纪初叶,18世纪达到鼎盛。构图紧凑饱满,古雅质朴,刻版线条粗放、稳健、清晰。色彩强烈,善于用单纯的颜色,套印出丰富的效果。图文并茂也是武强年画的一个特点,很多年画都配有风趣诙谐的诗词。如《浩然寻梅》描绘孟浩然骑驴过桥,手持梅花,左右童子相随。上方书“天上乱舞鹅毛飘,浩然踏雪去寻梅。”《六子争头》是武强年画的传统作品,全图构图紧凑饱满,充满生活情趣。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末清初。苏州地区工商业繁荣,生活富庶,因此,桃花坞年画也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其中《三神图》是桃花坞木版年画中的传统样式。此图中观音菩萨、关羽和财神一同祭祀,以求全家平安、生财、有福。

滩头木版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以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朴夸张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老鼠娶亲》画面诙谐有趣,便用“送鼠出嫁”的方式将鼠患送出门去,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居室安宁。《十二生肖之“马上报喜”》以脚踏祥云飞奔的大红马为主体,马背上飞着三只喜鹊,寓意马上报喜、马到成功。三只喜鹊分别衔着百合、梅花和竹叶,寓意百年好合、梅开五福、竹报平安。

据悉,展览期间,北京艺术博物馆针对青少年观众还开展了“木版年画DIY活动”。参与者可以亲手制作一幅年画作品,并参加竞赛。

中央美院艺讯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