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代策展”系列讲堂三】高士明:“行动的书——接受或拒绝策展的N种理由”

时间: 2014.3.3

2014年3月2日,“当代策展”系列讲堂第三讲“行动的书:接受或拒绝策展的N种理由”在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开讲。主持人王春辰介绍到,主讲人高士明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在策展和跨文化方面颇有建树。高士明还是本届双年展的学术委员,也是策展人马楠的推荐人。

高士明首先提到了美术馆和策展人的关系。他认为美术馆是社会的器官,保存历史的同时又制造过时。高雅艺术已经倒下了一个多世纪,接下来是现代艺术建制,并把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分为主题、形式、政治和观念化,策展也在这四个方面展开。美术馆作为展示的空间,也是意义建构的空间,瓦解历史的同时也在建构历史。美术馆在20世纪内在的紧张、焦虑,也与策展人有关,策展人不仅是看管者、保存者又是破坏者和生产者,也是历史的建构者。高士明认为“美术馆的敌人是公共教育部”,因为艺术作品本身不是为了传达知识而存在,艺术作品是需要被体验,而不是被解释。

中国最早的策展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出自艺术家的自主组织,充满着诚意和能量。而现在的策展人大多数只是执行者、张罗人或者是中间人,很多策展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位置。高士明指出,策展可以接触到最优秀的艺术家,还可以与同辈艺术家一起思考,策展教育也让学生更懂艺术。

接着高士明谈到策展的三个层次:一是用作品建构论辩;二是构造起批判性的语境、生产的情境;三是策展最终是要向社会提出一种社会议案。高士明认为最好的作品、展览,是要把单数的切换成复数的,并能区别两种展览:一种是策展人提出一个主题,选择现成作品或定制作品展出;另一种是作品在展览中得以完成,却又不安其所。前一种展览是“治理”,后一种是“政治”,而后者正是他所说的“行动的书”。

高士明认为,策展人以现实行动参与着社会意识的塑造,改造物体的特性,策展人与艺术家既是伙伴又是敌人。策展人应向艺术家学习,要经常和艺术家保持像朋友一样的关系。之所以要向艺术家学习是因为艺术家的智慧让他受益良多,吴山专说过“艺术不是我不做其他事情的理由”;黄永砯也说过“创造性不能单独存在”等等。所以高士明认为艺术家也是同路人。

为此高士明指出策展人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有几个长期合作的个案。他列举了他的几个个案及对这些个案的研究:黄永砯让他做一个忠实读者;哥们一样的杨福东是他密切观察的对象;台湾艺术家陈界仁是他的对话者和同志。随后高士明详细列举了这些艺术家的有关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他与这些艺术家的交往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高士明认为陈界仁和杨福东都拒绝拍摄纪录片。杨福东拒绝的原因是退一步制作观察的距离,并以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去感知和思考问题,杨福东认为这样生活的复杂性能够更好地展开。而陈界仁在缺乏历史档案的台湾,希望可以重访和再历史化,陈界仁和其朋友是用生命的体验,通过撘景和制景的方式重构有血有肉的历史。

讲座最后,高士明认为跨越个人经验,身份并不重要,角色才重要,艺术家和策展人都是临时工作。正如2010年上海双年展的学术主题“排演”,“排演”不是主题而是方法,就像电影《排演之后》和《八部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场外,在局外又在局中暧昧错乱。高士明指出,其实“排演”是他个人经验对艺术和策展的替代方案,但不是用排演去做艺术和策展,这是一种集结和狂欢,是缺席与重复。“所有角色都是假定的,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这就是高士明理解的关于策展的意义,同时照应今天演讲的主题“行动的书”。策展作为一种行动,是让我们社会都动起来,让锁定在社会中的各个单元重新焕发可能性,更新社会的可能性,因此高士明最后强调策展的意义是一本行动的书。

艺讯网记者:叶圆凤 
摄影:胡志恒 
编辑: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