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策展的未来与问题——第二届CAFAM双年展国际论坛(三)

时间: 2014.3.6

2014年3月1日下午5点,第二届CAFAM双年展国际论坛第三场“策展的未来与问题”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此场论坛由王春辰主持,参与嘉宾包括:独立策展人郭晓彦、策展人胡丹洁(中央美术学院)、策展人维罗妮卡•瓦伦蒂尼(法国勒马加赞学院)。论坛持续了上两场的热烈氛围,在场四位嘉宾以“策展的未来与问题”为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讨论。

关系问题

首先,在主持人王春辰的引导下,论坛围绕策展人和艺术家的关系问题展开。青年策展人维罗妮卡•瓦伦蒂尼谈到,当今社会人们正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着艺术知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艺术世界的各种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维罗妮卡认为,当我们在谈论策展关系时,实际上也在谈论展览实践活动的策略问题。

独立策展人郭晓彦女士谈到,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存在着不同领域的艺术实践以及批判性讨论。对于策展人而言,更重要的是怎样面对这种全球性的问题讨论?如何参与以及介入艺术实践?以及如何更新艺术的“能动力”,从而实现传统与现实的接触?此外,郭晓彦还指出,策展要渗透到当今文化生产的各个角落,在知识生产的构建方面,如何打通学院与社会的关系,是值得思考的另一问题。

青年策展人胡丹洁随后发言,她认为策展人是一个文化生产者的角色,是艺术生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媒介,策展人不是研究作品,而是研究艺术发生的环境,甚至于研究过去、当下与未来之间的语境。另外,胡丹洁还表示作为策展人要懂得尊重艺术家,要把每一次创作当作一种原创性的贡献,而每一位艺术家的贡献又共同诠释了展览的理念。

主题问题

接续上一话题,主持人王春辰提出:策展的问题不光在于解决问题,策展自身的局限性是否存在?那么在未来,什么样的展览主题是更具有创造性和更符合策展人的预期的?

策展人维罗妮卡•瓦伦蒂尼表示,作为一名独立策展人,他每天面对着的是与美术馆的合约和具体的实践问题,所以他每天都在对“当下”进行思考。至于未来,在维罗妮卡看来是不可预测的,她认为“展览是个实践,每天都会改变”,而在实践中,策展人并不是展览的主角,他只不过是扮演了其中一个角色,而真正的主角却是艺术家的作品。

文本的问题

谈及主题问题,郭晓彦随之转向青年策展人胡丹洁抛出提问。胡丹洁在本次CAFAM双年展的项目名为:《金枝》的密码—巫术、鬼魂,与面孔的经济学项目,关于《金枝》这一文本,郭晓彦问到:“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是否是在回应《金枝》这一文本所提出的概念?或者,艺术家是否真的阅读了这一文本?”

胡丹洁回应到,本次展览所策划的主题是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不是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去阐释策展人的理念。而《金枝》这一文本,实际上是在人类学的研究发展中引入了一个“线性”的历史概念。此外,胡丹洁指出在《金枝》的文本之外仍有许多方面值得去思考,比如说其中包含的人类学的工作方式。《金枝》的作者在一百多年前就采用了一种“网络化”的方式来探讨全球化的问题,而本次展览就是把这一研究方式引入到目前的语境之中,更好地反思在当前语境下的生产方式问题。

随后,论坛话题又转向策展教育方面。面对这一问题,郭晓彦认为学院教育该如何培养策展人,这涉及到学院教育怎样把对社会问题的前沿思考与策展的实践联系起来。胡丹洁则认为,对策展人的培养和对艺术家的培养是一样的,我们所能教授的只是基本的工作方式,而没有办法培养他思考的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天赋是没有办法被教出来的”,胡丹洁指出这或许是一个残忍的话题,而事实上却也是如此。

随着讨论的进行,论坛逐渐进入尾声,在场嘉宾还与现场观众进行了问答交流。

注:对话内容有所删节与整理

艺术资讯网记者:余娅
编辑:张文志
摄影: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