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侯黎明:大美敦煌

时间: 2014.3.20

3月18日下午13点半,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A-104举办了一场名为“大美敦煌”的讲座,主讲人侯黎明是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敦煌艺术贯穿了近一千年,历经十个朝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资源和佛教艺术财富。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敦煌早、中、晚期的壁画。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渊源有多种说法,侯先生认同“汉明帝梦金人”一说。永平十年,明帝梦见一位金人,身长六丈,相貌庄严美好,全身金光灿烂,在金鸾殿上空飞翔。梦醒之后,明帝遍问群臣,所梦金人到底是什么神?太使傅毅根据《周书异记》中所记载的周昭王即位所现祥瑞一事,告知明帝所梦的金人就是佛陀无疑。由于这个因缘,明帝便派遣使者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西行到印度求佛。随着佛教的传播,从西域来的画师工匠,带来了佛教的绘画样式和技法。中西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佛教艺术的发展,因此中国佛教艺术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亦有叙利亚、印度等国外画家的一份贡献。

唐之前的早期佛教绘画图式多样,唐之后样式趋向统一。原因在于早期画匠的绘制方式是根据经典文献记载自由发挥,进行独立创作,中后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图式和规制。在敦煌早期壁画中,主要受到西域画风影响,特别是塑造体积的凹凸画法。汉代石窟壁画中,造型偏圆,但是颇有力量,此时的绘画受到汉晋以来的传统方法以及西域凹凸画法的影响。北魏主要使用低染法,北周流行小字脸,隋代壁画中出现晕染法和高染法。到了唐代,手法更加多样,艺术形式非常丰富,而且此时的佛像并不再被塑造成高高在上的神,而具有一定的世俗性,从神坛走向了人间。

唐代莫高窟的壁画可分为佛传故事画、佛像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装饰图案等,其中还出现有表现社会生活的情景,如丝绸之路、商铺、乐舞、婚嫁礼仪、丧葬、帝王图等。其中经变是以图画(或口语故事)方式来宣扬佛经教义,一整部佛经的内容可以绘制成一幅首尾完整、情节相衔接的鸿篇巨制,是中国佛教所独创。侯黎明先生结合图像,详细介绍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壁画作品。

盛唐第172窟的《观无量寿经变》中完美再现了佛经中所描绘的西方净土,天宫建筑雕梁画栋,琼楼玉宇,金碧辉煌。中间主尊佛说法,菩萨天人两侧说法。天空中各种乐器不鼓自鸣,飞天扬手散花,飘逸飞动。在天宫建筑下画有净水池,池中绿波荡漾,水鸟游乐其中,整幅画面结构繁杂,充分体现出盛唐艺术的伟大成就。修建与供养莫高窟第220窟的是翟姓大家族,220窟的核心内容突出了诸佛、菩萨对众生的挚爱关切与慈悲。其中220窟北壁的《药师经变》绘制了供养药师的仪式,表达现世人们祈求拔除苦难疾病,在彼岸生命中获得依靠的愿望。莫高窟晚唐第156窟南壁的《张议潮出行图》是一幅巅峰之作。唐大中二年,张议潮在沙洲(即敦煌)起兵逐吐蕃,随即挥军东进西征,结束了吐蕃在河西的百年统治,解除了唐王朝西顾之忧,大中五年,唐宣宗册封张议潮为河西十一州节度使。该壁画即为张议潮被册封后统军出行的写照,是一幅珍贵的历史画卷。

五代第96窟《于阗国王供养像》中的国王高约2.8米,冠顶有北斗七星、走龙、宝珠等装饰,冠盖下盘龙缠绕,嵌以绿色宝石。于阗是产玉之国,画像上也有一定反映,国王双手各戴宝石戒指,腰间佩玉雕拳形柄佩剑,与中原帝王画像有所不同。在五代第98窟壁画中,曹氏家族的供养像在石窟中保留最多。其中有两身女供养像题名是“新妇小娘子索氏供养”、“新妇小娘子翟氏供养”,她们当属曹氏家族的豪门贵妇。这两身贵妇像头上插满花簪,眉间贴花钿,颊上抹胭脂,正是五代前蜀花蕊夫人《宫词》所说“翠钿贴靥轻如笑”的真实写照。五代第61窟的《五台山图》是最大的全景式的历史地图,描绘自然风景、人物活动、佛经故事、一百七十多处建筑物(包括寺院、佛塔、桥梁等),还有农人、屠夫、制陶、打猎、晚宴等栩栩如生的百姓生活。这幅图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37年依据此图,在五台山作了实地考察,发现了晚唐大中十一年重修的佛光寺。殿内保存着唐代塑像和壁画,是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的代表作。

侯先生认为,壁画的文化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卷轴画,却没有得到如卷轴画般的礼遇。如今敦煌石窟内许多佳作因年月久远、保存不当等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些画面斑驳,颜色由朱红变为暗黑,难辨原貌。对于这批文化珍宝的修复与保存,我们任重而道远。

艺讯网记者:张高珊
编辑:张文志
摄影:杨延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