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1日晚上六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名为“日本美术尚未生成”的讲座。主讲人是日本著名的批评家、人类学家千叶成夫。讲座开始前,主持人吕胜中老师对千叶先生作了简要介绍。千叶先生1946年生于日本岩手县,成长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系美术史学专业博士后课程毕业。1972-1974年,在法国巴黎大学附属美术考古研究所学习(巴黎大学博士)。2000年至今,任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主任研究员、日本中部大学教授。这次讲座主要围绕千叶先生2006年的著作《日本美术尚未生成》展开,同时到场的嘉宾还有本书中译者范钟鸣先生。
讲座一开始,千叶先生就指出书名《日本美术尚未生成》包含两层意思:若从字面理解便是单纯阐述日本美术还没有形成的事实,但也可以作为一个反语来理解。这都取决于读者个人的角度。日本是一个由外来人口组成的移民国家,在公元六世纪,朝鲜半岛的移民占大多数,因此形成了控制日本的王权。当时的朝鲜半岛移民在文化上受到中国的影响,由此可见,日本最初的艺术和文化就是外来的。千叶先生认为日本艺术受到过三次海啸的冲击,分别是6世纪的佛教艺术,12世纪的水墨画以及19世纪的西方艺术。在这些文化海啸的影响下,日本艺术被动接受外来文化的改造,再创造自己的艺术。但是日本艺术再创造的核心与西方存在着本质的差异,日本艺术先有感觉,后产生思想。西方艺术则恰恰相反,首先基于基督教神学思想进行创作,随后再产生感觉。人种会由于环境影响产生差异,艺术也是如此。日本气候高湿度的特点导致视野中的物体轮廓模糊。如果说西方艺术是区别、分析式的,那么日本艺术则是混合、融合式的。前者秉承存在即是存在,空即是空,后者秉承存在即是空,空即是存在。因此日本艺术利用抓住物体形态和色彩,平涂、没有明暗变化的方式来表现空间。
佛教艺术于6世纪传入日本,进入到12世纪平安时代后期,佛画突破了古典样式,形成了日本本土风格。其中《普贤菩萨像》是代表作之一,其特点是调动华丽的色彩,多彩的线描和纤巧的截金文样,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密度的绘画。
水墨画于12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15世纪末确立新样式,代表画家雪舟等扬在继承如拙、周文所开创的样式基础上,完成了这一重大变革。雪舟是相国寺的禅僧画师,曾访问中国,在中国寻找良师,学习宋画,又吸纳元明画的样式。在北京期间,应邀在明朝政府的礼部院中堂绘制壁画。同时,遍历各地,尽览中国江南的名川大山,深受启迪。在他的代表作《冬景山水图》中,采用了中国宋画的“泼墨画法”,运用寥寥几笔将日本冬景山水的内在神韵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并且在苍润墨色中富含日本传统风景的抒情风韵,这一切使得他的画艺到达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但千叶先生认为这些都不是日本固有作品。
客观来说,真正形成日本固有艺术是在17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代表画家是尾形光琳。尾形光琳1658年出生于大阪,他的作品中主角是绘画而非故事,叙事性仅仅是一种辅助绘画的手段,而这种绘画性也并不是类似于西方抽象绘画中的概念、观念。他的名作《红梅白梅画屏风》,左折画白梅,右折画红梅,中间是流水。流水的曲线与梅树树干的曲线形成对比,加上流水部分用银箔线画出波纹,涌在黑色流水的水面上,与红白梅树的金箔底色相互辉映,绘画与肌底完美结合。一般的美术史研究者与观众习惯从绘画中找故事来解释作品,或者将它简单的归于某种风格或门类。但是相比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知识,千叶先生更注重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力量与感觉。他指出这幅作品中画家创作时的笔触并非受故事影响,也没有出于装饰性的目的考虑,是身体所适应的环境促使他如此创作。他通过感觉使身体与空间相联系,而不是成为附属于空间的一部分。同时千叶先生还认为:世界中所有的东西都是半透明的,自身也是暧昧的存在,因此绘画中并没有表现一说,能完成空间扩张的绘画已经堪称完美。尾形光琳出生在一个安静的时代,家境优渥,由于是次子也无需接手家业,这一切都是他潜心创作的有利条件。虽然看不清天空与边界,但是可以屏息聆听内心的感觉,这种向内扩展的绘画表达方式正是日本艺术的本质所在。
千叶先生演讲结束后,范钟鸣先生向大家讲述了他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他想了解日本精英评论家如何看待日本艺术,同时也希望中国艺术家能从中得到启示,诞生出不逊色于古代的艺术作品。
日本艺术发展至今,依旧在大海啸中挣扎。《日本美术尚未生成》的前言中提到:“本书不是一本通史式的日本美术史,也不是一本日本现代美术史。正如目录所示那样,本书是以7篇艺术家专论为核心的论著。这里的7位艺术家(远藤利克、卢谷成雄、堀浩哉、中村一美、草间弥生、田中敦子、川俣正)都是日本现代美术的代表性艺术家。我想通过艺术家专论直接队作品进行批评式的论述,来逼近日本现代美术的实质,而不是用形势论来谈论日本现代美术的趋势。”千叶先生试图给艺术家们警示:在快速涌动的艺术潮流中稳住脚步,去真正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艺讯网记者:张高珊
责任编辑:朱莉
图片:美术馆 董惠萍 全晶 陈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