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09年10月15日-2009年11月16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主办单位: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
2009年10月15日,“地之子——庞薰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品展” 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常熟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北京画院美术馆、庞薰琹美术馆共同承办。著名艺术家常沙娜、靳之林、黄永玉、邵大箴、奚静之、袁运生、袁运甫、刘巨德、李当歧等出席了开幕式和研讨会,庞熏琹先生的女儿庞涛女士也在开幕式上致辞。
此次展览是北京画院美术馆自开展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以来的第12项重要展览。展品包括由庞薰琹美术馆提供馆藏庞薰琹作品72幅、佚失作品照片19幅和部分庞薰琹历史影像资料;集中展示了庞薰琹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油画、素描、水彩、白描、书法和设计图稿等作品。 此外,北京画院美术馆还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增补再版了凝聚庞薰琹二十余年心血写就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因此,展览中特设了由图文展板、手稿资料和历史文献构成的再现《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创作历程的部分。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庞薰琹艺术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亦是其艺术思想与创作风格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1930年回国后,庞薰琹脱去西装,换上长袍,开始读线装书,用中国笔墨、传统画法画人物画。虽然其间主要还是画油画,但他已开始探索如何表现“民族性”与“装饰性”的问题。30年代的油画《地之子》 是庞薰琹有感于当年江南大旱、民不聊生而花了几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幅作品, 这本是一幅油画,曾于1934年在第三次决澜社作品展览中展出,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本次展出的是1934年用水彩画的初稿)。 他采用简化和拉长的形体描绘,大面积平涂,以平面、装饰的风格来表现朴实和力量。 他吸收外来形式,却加入了中国人的情感、神韵,包括造型和线条的运用。此幅作品正是他“中国学术现代化,外国学术中国化”主张的具体体现。30年代末,庞薰琹深入到“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地区,踏遍80多个苗家山寨,于40年代初完成20幅《贵州山民图》。1946年回到上海,又用同样的手法,以苏南农民为对象创作了一批水彩画。他将画面作了高度平面化和装饰化的处理,写实和变形结合起来,具体的人物形象和非具体的装饰图案结合起来,再现客观对象和表达主观情感结合起来。有批评家称这批作品为“他的艺术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作品。”这期间,庞薰琹还创作了一批大白描, 这些作品线条细致柔美,洋溢着装饰情调,有融合装饰与绘画为一体的意图。傅雷称赞他“具有东方人特有的气质,他的线条艺术成就很高,是东方人中的佼佼者。”早在巴黎时就对工艺美术的图案设计感兴趣的庞薰琹,回国后收集了上千幅中国古代青铜、陶瓷、丝绸和漆器上的纹样,并在此基础上在四川郫县创作了一本《工艺美术设计》。这本《工艺美术设计》将中国古代纹样与现代设计意识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设计道路,至今影响深远。
庞薰琹先生怀着美好的理想,从东方走向西方,又从西方回到东方,探索中国艺术的振兴之路,开启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承前启后的新局面。他的理想和行为,也为现代中国艺术和艺术教育奠定了根基与方向。今天,我们在庞薰琹美术馆及庞薰琹家人的帮助下,促成了本次展览。选取了庞薰琹艺术创作最为旺盛时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的作品在此展出,以此来纪念这位中国二十世纪艺术的先行者。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无疑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俨然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但如何将“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仿佛已是刚刚走过第一个甲子的共和国最应思考的问题。而且,伴随着经济的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兴起,文化寻根意识变得炙热,“工艺美术”概念在被冷落了一段时间之后,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时代机遇。面对这些问题,在蓦然转身之间,我们发现有一位学者、一位艺术家在半个世纪前,就曾考虑过、触摸过,他所创造的正是今天很多历史的前传。这位二十世纪在中国文化艺术界屡涉先河的人物就是庞薰琹。庞薰琹拥有多项第一,多重身份,起步之早于现在看来甚至有几分令人惊叹。他是职业画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开设自己的画室 ;他是设计师,开办了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设计机构——大熊工商业美术社;他是艺术的推动者,1931年作为主要成员开始筹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现代艺术社团——决澜社;他是中国古代美术的研究者,最早从艺术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纹样与装饰画,绘《中国图案集》、写成《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他是艺术的田野考察者,最早深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整理,以科学的方式开视觉艺术研究之先;他是老师、是教育家,不仅桃李天下更创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构建了新中国工艺美术及现代设计的教育体系。 1932年,当庞薰琹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个人画展时,傅雷为他写了一篇文章,名为《薰琹的梦》。对此文庞薰琹本人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他不是一位愿意仅仅享受超世的“艺术之梦”的人,他对将个人的艺术认知化为群体认知,将中国带入现代视觉艺术体系,充满热情并赴之实践。他甚至写道:“让后来的人踏着我们的身体,迅速的向前奔去。”这样一个激情满怀的先行者,他的一生本应该充溢着光环与辉煌,然而他却与辉煌屡屡擦肩而过。这与历史的现实有关,与他的个性有关,与他选择的道路有关。这本不是他作为一位融西方知识分子气质与东方儒士品格的艺术家的错,但对于所有“先行者”的人生,命运恰恰就是这样残酷,并不只庞薰琹一人,虽然他们当时掌握着某些真理。远在秦代的商鞅如此,近在他身边的梁思成如此,庞薰琹也不能例外。所幸的是,庞薰琹并不后悔于自己的选择,虽然在旁人看来有太多的惋惜。当我们重拾那份记忆,靠近历史,今天的很多东西会变得清晰,而展览是对此最为真切的表达。所以,我们在庞薰琹美术馆及庞薰琹家人的帮助下,促成了本次展览。选取了庞薰琹艺术创作最为旺盛时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的作品90余件,在此展出。其中不仅包括“地之子”等一批绘画作品,还有他根据古代纹饰再创作的图案、器物原稿,以及描绘少数民族的水彩画。我们还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增补再版了凝聚庞薰琹二十余年心血写就的《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以此来纪念这位中国二十世纪艺术的先行者 。
展览同期,北京画院美术馆还将举办学术研讨会及教育讲座,展览将持续至2009年11月10日。
庞薰琹——(1906—1985)字虞弦,笔名鼓轩,江苏常熟人。位于常熟西乡塘桥的海虞庞氏是个耕读世家,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庞薰琹曾学医,后弃医从艺:1925年赴法国,入巴黎叙利恩绘画研究所学画。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1930年回国,并积极地加入当时有进步倾向的新兴美术启蒙运动组织;1931年在上海开设自己的画室,1932年与倪贻德等人创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自觉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派美术成果、有宣言、有纲领的学术性社团——“决澜社”,在从事商业美术实践的同时筹备开办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设计机构——大熊工商业美术社,1933年又举行工商业美术展览; 1939年受朋友鼓励,开始研究古代装饰纹样,并绘著《中国图案集》,后因受聘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有机会继续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品、深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收集、整理大量民间艺术资料,历经二十五年坎坷铸就《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1940年任四川省立艺专教授兼实用美术系主任,1947年在广东省立艺专任教授兼绘画系主任,兼中山大学教授,1953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并负责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6年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终于完成了30年前的心愿),并任第一副院长,此举奠定了新中国工艺美术及现代设计的教育体系的基础。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79年恢复政治名誉,恢复高教级别。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举办建国以来第一次个人画展。1985年逝世。家属将庞氏遗作479幅捐献桑梓常熟,于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今常熟理工学院元和校区)建庞薰琹美术馆收藏、陈列。
记者:乌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