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六点半,在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A110举办了一场名为“藏传佛教及其美术”的讲座。主讲人熊文彬是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专家,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主修藏族语言文学与敦煌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主修美术史。
此次讲座主要介绍了藏传佛教以及西藏艺术。吐蕃王朝是古代藏族于7世纪至9世纪在青藏高原建立的王国,由松赞干布到达磨延续两百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佛教于吐蕃王朝时期传入西藏,松赞干布初娶尼泊尔公主,携来不动佛像、弥勒菩萨像、度母像等。后娶唐朝文成公主,又携来释迦佛像。为供奉诸圣像,便于人民修福礼拜,尼泊尔公主修建了大昭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松赞干布又建伽刹等十二寺于拉萨四周各要地,还建立了许多道场。各寺所供的圣像很多,有释迦、弥勒、观音、度母、颦戚佛母、光明佛母、妙音天女、马头金刚、甘露明王等。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大起大落,最初佛教的传入遭到了苯教势力的反对,他们利用一切机会掀起反佛风潮。这种苯、佛两教的斗争时起时伏,延续了数百年。直到8世纪中叶,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应藏王赤松德赞之请,来到西藏传播佛教。他巧妙运用密宗的义理和法术降服了苯教,并封苯教所奉神祇为佛教护法神,将苯教最基本的仪式——火祭接受下来,使之等同于佛教的烧施。这样就消除了藏地民众对佛教的陌生感,使佛教在西藏传播开来。所以,藏传佛教建立在藏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并且以藏语为主要语言。
藏传佛教的主要派别包括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等等。宁玛派由莲花生大师于公元8世纪创立,主寺有多杰扎寺、敏珠林寺等。宁玛为古旧之意。僧人戴红帽,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所译密典为主。宁玛派重修行,与政治的关联较远,以师徒传承为主。它的本土文化色彩浓厚,重念咒、驱魔,组织、信徒分散,僧人多从事生产,并且可以娶妻生子。噶当派创立于公元11世纪,噶当意为将佛的言教作为僧人修法成佛的教诫,提倡僧人修行应该循序渐进,重视戒律和寺院组织。15世纪后,宗咯巴以噶当派为基础创建了格鲁派,寺庙与信徒先后改宗格鲁派。11世纪,贡却杰布创立了萨迦派,萨迦一词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名字渊源于主寺萨迦寺坡地上一片灰白色的岩石。萨迦派的重要法门为道果法,重要大师是萨迦五祖。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分支教派最多,政治、经济势力最大的教派,它由塔波拉结创建于11世纪,注重口传,尤其注重密法修炼。噶玛噶举派是噶举派中势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一支派别,同时又是藏传佛教中第一个采取活佛转世制度的宗派,而且该派还先后建立了几大转世系统,其中黑帽系和红帽系最为著名。因而噶玛噶举派在藏传佛教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创始人是达波拉杰的著名弟子都松钦巴。活佛转世结合了灵魂不灭与菩萨的概念,包含了一套完整的优选方案。前世活佛圆寂后,通过一定程序选择灵童,经过考察以后再确立人选。格鲁派创立于15世纪,教派主张严持戒律,禁止娶妻生子。提倡显密兼修,先显后密,循序渐进。主要大师有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章嘉、哲布尊尼巴等,是活佛系统最多,与政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教派。主寺分为六大寺: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塔尔寺、拉卜楞寺。
关于西藏艺术,熊文彬指出宗教艺术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佛教传入西藏后,西藏艺术与佛教艺术关系密切,现存最早的艺术及其形式主要指前佛教时期的艺术,此时期已经出现成熟的建筑、绘画及其雕塑。西藏艺术的形式多样,包括岩画、石构遗迹、建筑遗迹等等。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唐卡,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的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1300年多的历史,唐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传承后,从地域上形成了四大主流画派。即:卫藏地区的勉唐画派,康巴地区的噶玛噶孜画派,安多地区的热贡画派和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的青直画派。在西藏宗教画题材中,最常见的是藏传佛教的十二故事,包括释迦牟尼的传记故事以及本生故事。本生故事指佛在前世转生为有情众生以随类教化众生的故事,尤以《如意藤》闻名。
熊文彬在从事藏传佛教的研究过程中,足迹踏遍了西藏各地,对地方的水土气候、风俗习惯了如指掌。邵彦老师在介绍时提到:研究佛教艺术的学者们有一个优秀传统,即走出书斋进行实地考察,因此材料新鲜生动,也更为真实准确。读万卷书,同时行万里路。不畏路长且阻,不惧风霜雨雪,这样的学术风范令人肃然起敬。也正是这种扎实的积淀,给予熊先生笑谈佛理的底气。
艺讯网记者:张高珊
编辑:张文志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