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4日晚19点,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多媒体教室举办了一场关于雕塑思考的讲座。主讲人汉克维希是国际著名雕塑家、荷兰明斯特美术学院教授,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于凡教授主持。
于凡简要介绍了汉克维希先生及其与中国的渊源。汉克维希2004年第一次来到北京,之后十多年陆续到访中国。他一共有三件作品留在中国,分别保存在奥林匹克公园、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以及清华大学。2008年,于凡在草场地C空间见到汉克维希的作品后内心非常激动,认识到这位艺术家的重要性,他一直苦苦求索的关于雕塑的真谛在汉克维希的作品中一览无余。此次,于凡教授邀请汉克维希以及明斯特美术学院15位同学共赴美院,与美院雕塑系同学共同进行为期四周的工作坊作业,促进艺术的交流与彼此间的情谊。
汉克维希先生此次讲座主要围绕他的作品展开,首先他展示了几幅早期绘画作品。第一幅画作创作于8岁,是一张简单、童稚的手绘图,这幅画主要描绘了汉克维希当时对于中国的直观感受。画面非常抽象,由多个三角形构成,看起来荒诞不经。8岁的汉克维希从未到过中国,但由于他的祖父是一个水手,曾多次来到中国搜集商品,于是这些商品构成了汉克维希对于中国的印象。他通过这些物件了解中国,并且组合成对于祖父的记忆。这幅简笔画色彩绚丽,画面中的夸张图示让人震撼。第二幅画是11岁的他根据梦魇所作,由于睡觉时的噩梦,令他对房门后的空间产生幻想,梦中的可怕形象总是向他扑面而来,令人害怕。于是他把这一切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直面它,从而减轻恐惧。17岁时的作品相较之前已经非常成熟了,画面依旧是怪诞的风格,但是还包含了一些嬉皮的元素,折射出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汉克维希笑言在创作过程中他常常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效果,但是在完成之后呈现出的画面却正是自己内心所寻觅的。
30岁之前,汉克维希一直从事街头表演,是一种纯粹娱乐性的表演艺术,分文不取,他像一个嬉皮士般自由自在的随性生活。30岁后,他希望创作一些实在的、令人无法回避的作品,于是他立志成为雕塑家。最早一件代表性雕塑作品的造型是一只由木条扎成的小船,船底还搭配了木制的波浪,汉克维希称它是从希腊开往埃及的船。在创作这件作品时,汉克维希试图探讨如何将对象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最后选择了较为抽象却又稳定的几何形结构。在他1983年创作的一件石雕中,主体人物上身前仰,以一种飞奔的姿态向前进,他在这件作品中表达了对大城市快节奏生活的思索。而另一件大型雕塑,汉克维希则以加油站为蓝本创作。他在高速公路旁建造了一个加油站式的纪念碑,汉克维希解释说他认为加油站会在未来消失,因此决定以雕塑的方式将这种形态保存下来。汉克维希还介绍了他不同时期的诸多作品,总体看来,他的作品风格诙谐幽默,神秘而生动,擅长用一种调侃的口吻叙事,用艺术喜剧的手法深入挖掘生活。
在汉克维希的创作理念中,他非常看重“记忆”的概念。于凡曾经询问他,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他回答是记忆。他认为记忆可以储藏在雕塑中。此外,他认为在创作中,作品本身与对象是否相似并不重要,作品可以被赋予多重含义。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有责任去观看这个世界,并且将自身以及创作与世界联系起来。
在讲座最后,于凡老师再次进行总结,他认为艺术家的作品正如其人,所以汉克维希的作品中充满了幽默,但是同时又会被自己的幽默所伤害。除此之外,他的作品中还包含了神秘、荒诞等元素,还有隐含在作品深处的忧伤。汉克维希的艺术包含了孩童般天真烂漫的气质,同时又反映出对于社会以及人性,还有记忆的深层次思考。越睿智的人越愚钝,越经历练的艺术越天真,对人生百味体悟越深的人越天真。这一切在汉克维希以及他的艺术中得以充分诠释。
艺讯网记者:张高珊
编辑:张文志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