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9日晚19点,讲座“中国中古时期的明器之变”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主讲人洪知希为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博士、中国研究项目主任、美国雪城大学艺术与音乐史系助理教授。本次讲座由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主持。
明器是中国传统墓葬文化经典的构成部分。起初,明器最核心和本质的功能就是在冥间陪伴死者灵魂,但后来,它的概念和使用方式发生了改变,而正是在中国的中古时期,明器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洪知希教授首先提到纸质明器的使用是中古时期墓葬艺术变化的表现之一,但从中古时期尚存的少数几个没有纸质明器的墓葬中可以看到,明器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及其制作生产都十分复杂,而新型明器除了在媒介选择上有所变化外,也是对死后观念与关注点改变的回应,这点却很少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传统的明器体系是建立在皇权许可的官方法规和被文人所推崇的葬仪之上,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量墓葬考古发现来看,这种传统体系正在被瓦解。尽管唐代大量的装饰墓都是由皇室或贵族发起的,但在公元10世纪后,区别于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新兴文人阶层更喜欢以新形式的明器来配置自己的墓葬,使其更加精美可人。洪知希教授认为,这些改变除了受社会背景影响外,另外一个对明器革新起推动作用的是佛教视觉文化的发展。虽然墓葬艺术与佛教视觉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仪式体系而存在,但在形成创新性的葬仪器物、图像乃至各自的基本观念时,两者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影响的。
大约在公元10世纪,传统类型的明器出现变革的迹象。洪知希教授举出南汉(917-971年)皇帝刘龑(889-942)墓中出土的22枚由泥土塑成的小型水果模型为例。这种小型的泥塑物十分符合传统明器的范畴,但要注意的是,水果和其他食物的模型在公元10世纪之前的中国墓葬中从未发现过,并且在唐、五代及前朝的礼仪、典籍中,关于明器的分类的记载里也没有水果一类。从现有考古发现来看,迄今所见所有墓葬中的食物都是真实的,刘龑墓中有大量的水果模型聚集在棺床前部的迹象,难道它们是被作为象征性的贡品来供奉给墓主的吗?
刘龑墓中的这种尝试可以进一步在同时期的佛教遗存中得到证实。河北定县静志寺宋代(约公元977年左右)塔基下的地宫出土了一尊置于神龛内的佛像,神龛内存有数个由不同材质制成的水果模型。这些水果模型中蕴含着仪式的含义,它们意味着奉献于地宫的主人,即佛舍利。把新鲜水果转换成由耐久材料制成的水果模型,传递出这样一个寓意:地下密室中进行着一种持久、“永恒”的祭祀。
作为祭奠死者的永恒供品,刘龑墓中充当明器的水果模型承载着生者与死者间的双重视角。一方面,该模型符合明器的一个经典概念——“备物而不用”;即这些水果由粘土制成,生者不能使用。另一方面,每种水果特有的外形使它们很容易被辨认出来,并非只是传达“某种食物”的粗略概念。这些物品中注入了视觉因素,使得这些水果模型更接近真实的水果,而这些水果均是墓葬所在地的南方特产。选择当地农产品作为明器具有双重寓意。一是,一个间接的动力可能是大唐帝国的崩溃导致了当地人对本地特产价值的认定和强化;二是,在政治言论和礼仪习俗等方面,官方仪式变得宽松。但是同时代同等级的陵墓依旧包含着唐代规定的传统明器类型,因此我们可以将刘龑墓中的水果模型看成是,当地人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重新拟定了新的葬俗。更重要的是,在墓葬中采用当地物品,显示出明器制造者和赞助人试图利用自己身边的事物,使未知世界变得不再陌生。换句话说,明器开始在造型方面更加严谨,对塑像“真实性”的要求也日益强烈。
在洪知希教授的讲述中,除了明器本土化,中国中古时期的明器呈现的另一个特征是对现实的模仿。
10世纪以后,北方地区出土了少量由耐用材料制成的随葬品,即一些微型家具残片。在这个时期,明器对传统经典形式的背离更为大胆。甚至“非真实”的材料被替换成“真实的”材料。典型的例子是大同地区一座12世纪晚期的墓葬,该墓出土的90多件不同材质的明器当中,含有几十个按比例缩小的非传统类型的木质家具随葬品。一系列考古发现证实,同一类型的微型木家具在北方的墓葬中颇为流行。明器这种独特的发展趋势不仅出现于墓葬,也见于佛塔地宫,例如,北京房山天开塔地宫中就保存有一套完好的微缩家具。这种微缩化的力量在于,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将一仪式呈现在新的空间秩序中,并不断重演。
采用真实的木材并仿照实际构造法来制作这些微缩家具展现了明器一种“虚拟的功能性”。洪教授认为这正是明器的功能发生彻底变化的核心观念。
12世纪,明器“貌而不用”的传统法则已经被改变;通过将实物的运作机制运用于明器之上,放置的明器具备了实物原有的功能。它们逼真的外表与功能是通过视觉性的制作原理联系起来的。通过这种虚构的功能,使得墓主可以更具体地在墓室中去“使用”它,如此一来,这些想象性的活动在墓室内部才得以发生。此外,生者在在中古时期墓葬空间中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随着陈列方式在墓葬艺术中的突显,再现葬礼或尽孝的细节也变得空前重要,新型明器的作用也不再仅仅指向死者“个人”。因此,晚唐墓室“世俗化”的描述应该被更正为“社会化”,它仿造生人世界进行构造,也表明了墓室空间相对的公共性。
在讲座的最后,郑岩教授总结道,当我们谈到“墓葬美术”时,通常是在古代的部分讨论,而中古时期墓葬美术中那些微妙的变化常被研究者忽略。洪知希教授本次讲座通过视觉观察的体验,以心细如发的美术史家的研究方法,细致的勾画了中古时期墓葬美术中一些有趣的变化,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
艺讯网记者:张弛
编辑:张文志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