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开门——王天德个展”于今日美术馆1号厅开幕。艺术家王天德、策展人王嘉骥和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和开幕式。作为今日美术馆关注当代水墨实验的年度重要展览,高鹏在开幕式上指出,王天德作为当代水墨的实践者,具有扎实的传统文人画学养,但他从未拘泥于形式,即使同样追求“气韵”,其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却突破了单一而传统的界限。策展人王嘉骥认为,此次展览呈现的不仅是艺术家对当代水墨形式上的创新,其具象背后的抽象表征,也是艺术家在整个创作和展览过程中所要探寻的终极意义。
据CAFA艺讯网记者现场采访,王天德对为何取名“开门”给出了几点解释:首先以借古方式打开当下之门,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神与当代艺术的对接;第二,通过挖掘当代水墨中隐含的历史问题,完成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得到同步的发展;第三,正如展出的作品“明代、清代、近现代、当代”,让观众去感悟某一段历史的温度、记忆;第四意味着“开门见后山”,这个展览后将于8月份在苏州博物馆举办新个展,“后山”是最新作品的题目。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展出:“入口”、“碑与拓片”、“手卷与册页”、“观念作品”,艺术家对展厅重新规划和精心布置,将古代珍贵的册页、书画和当今的创作进行整合,通过碑、古代书画和观念艺术三种形式,打开了探索之“门”,对中国民间传世文献与文化传统做出了别样的解读。
展厅A“入口”的狭长通道里呈现了一个墓志铭碑(明代书法家用小楷撰写而成)和书法视频,艺术家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一句诗来形容,“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展厅B:碑与拓片。这些明末清初时期的石碑是艺术家搜集自江南地区,譬如此次展出的《重修三官殿碑》是祝允明为陆姓友人所作。王天德亲手拓印,再嫁接入画,既继承了石碑丰富的历史性和物质性,并借此维系了与中国艺术史藕断丝连的关系。
展厅C:手卷与册页。本次展出的《张照(1691-1745)──桃源行》、《徐汧(1597-1645)──行书自作诗》等作品,艺术家以火灼取代毛笔书写的手法,将灼空的山水或书法创作覆于古代石碑拓片和书画之上,造成局部镂空线形,形成若隐若现、字形残缺的图像效果,不仅像是经过岁月和风雨的侵蚀,而且改变了欣赏传统书画时图文分立的惯常模式,形成王天德总体的视觉语言。王天德成功地将历史性、时间性镌刻于作品之上,拓片和古代书画在作品中作为“时间的见证者”存在着,与王氏水墨在客观上营造出了一种互相对视的氛围,牵引着古今的对话,展现了一般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试图展示却未能清晰而又感性地展示的文本历时性变异问题。
展厅D:观念作品。在《后山》的创作中,王天德有意将自己的作品崁进美术馆展览空间的墙体内部,观者能够直观看到的只有作品的轮廓和被摄像机完全记录下来的填埋过程;被埋在墙里的作品,在“藏”的背后,还隐喻了一个等待发掘的人间仙境或乌托邦。作品《明代、清代、近现代、当代》则直接抛弃了视觉,只在四间分别代表了“明代、清代、近现代、当代”的空屋中设置了不同室温,消失的画面和文字被温度所代替,观者需要调动全身感觉去体会属于不同时代的“温度”,仍需进入不同的门。这两件作品以空间分割和时代相继的形式,呈现了艺术家对于历史时空的独特感知和对传统艺术的解构,这样的设计,侧面映现的正是具有传统情结的中国学者文人面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感伤。
王天德对当代水墨表现形式与创作语言的探索经历了“圆系列”、“扇面”、“水墨菜单”、“中国服装”、“孤山”、“数码系列”到“后山图”等几个过程,他的水墨空间观念既是绘画,也是类浮雕。青春逝去、爱情枯萎、生命终结,一切已成或将成既往的宿命式的事象,均可以在“開門”的系列作品中找到其具象背后的抽象表征,这也是艺术家在整个创作和展览过程中所要探询的终极意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6日。
艺讯网记者:叶圆凤/综合报道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