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阿努帕·潘达:早期印度与中亚艺术中宣扬施舍精神的佛教叙事艺术(印度佛教美术讲座之四)

时间: 2014.6.3

2014年5月2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由阿努帕·潘达教授带来的印度佛教美术系列讲座进入了尾声。在最后一场讲座中,阿努帕·潘达教授继续和大家分享印度佛教美术的魅力,此次讲座主要向大家介绍描绘早期印度、中亚、南亚以及东南亚宣扬施舍精神的本生故事绘画,这是一个非常流行的题材。与前三场不同的是,本场讲座也侧重展示早期印度佛教艺术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

在大乘佛教中,“本愿”是指菩萨普渡众生的誓愿。在《布施波罗蜜》中,布施是善业,一个人发心舍离自身一切,包括自我牺牲、慈爱与悲悯,甚至和普世意义上的大慈大悲相关联。将本生经和譬喻经表现为叙事形式的艺术时,会描绘出任何一个重要的片段性情节,有时候会把几件重要的事件压缩到一个空间之中。文学形式的本生经包括三个部分:现在生故事——现在发生的引起佛陀过去回忆的故事;过去生故事,这一部分是本生故事的精华,采用散文体的手法;另外就是一些解说和寓言。而譬喻是指功绩,因此譬喻经里包涵了现在生故事和道德寓意。不论是本生经还是譬喻经,它们的目的都是向众人传教布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接下来,阿努帕·潘达教授为大家细致讲解了须达拿本生和尸毗王本生两个题材的艺术表达。须达拿作为王子,因为施舍了自己的宝象而被父亲逐出王国,在流亡的过程中,又依次施舍了自己的马车、妻子和孩子,最终通过考验获得团圆。关于须达拿本生故事,教授举例不同地区的作品。原藏于加尔各答博物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一个犍陀罗浮雕作品,展示了这个本生故事的四个片段,分别是须达拿施舍白象、须达拿在流亡途中施舍马车、须达拿在森林中施舍孩子。然后,教授又展示了巴尔胡特地区、桑奇大塔中同一题材的作品。特别的是桑奇大塔作品采用的是连续刻画的叙事方式,中间没有任何装饰图案进行间隔。在公元1至3世纪阿马拉瓦蒂窣堵坡,这个故事出现在窣堵坡覆钵背面,分成了三个部分,而这三个图像间有非常明显的区分。而在高里地区,这一叙事故事的表现被柱子、亭台楼阁分割有序,而这一特点在阿旃陀的壁画中也可见到。阿旃陀石窟17窟以大量壁画表现了这一本生经,该窟是阿旃陀壁画创作的成熟期,约公元5世纪左右。关于这一题材,不仅在印度本土有大量存在,在东亚、南亚也广为流传。教授还展示了18世纪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地区关于这一本生故事的艺术表达,更富戏剧性和节奏感。

尸毗王的故事在经典中以两种方式呈现,一个是譬喻经中的以肉贸鸽,一个是尸毗王本生。这个故事的艺术表达也十分流行,它广泛存在于犍陀罗、阿旃陀、阿马拉瓦蒂、斯里兰卡、泰国甚至是中国。譬喻经中,帝释天听说尸毗王是位仁慈的菩萨,为了试探他,令毗首羯摩天变成鸽子,自己变成猎人追赶鸽子。当鸽子要求尸毗王的庇护时,尸毗王用自己身上的肉去等量换鸽子的性命,结果尸毗王几乎割尽了全身也达不到鸽子的重量,在奄奄一息的时候,感动了帝释天,令他恢复如初。而在尸毗王本生中,帝释天变成了一个盲人向国王索要一只眼睛来试探他,结果尸毗王慷慨的奉献出了双眼。阿努帕·潘达教授向大家展示了藏于大英博物馆的犍陀罗雕饰带,精确而熟练地描绘了以肉贸鸽。此外,阿旃陀17窟则以尸毗王本生的第二个版本描绘了盲人向国王祈求眼睛的场景,这一图像在巴利文的记载中也有所提及。而关于这一题材在中国敦煌莫高窟被精彩地描绘了出来,比如北魏第254窟、南朝第275窟以及晚唐第85窟。在晚唐第85窟中,不得不令人注意的是突出的女性形象、人物身后的屏风都透露出中国本土风格。

阿努帕·潘达教授补充道,在印度,自吠陀时代起,布施就是善行的一部分。它包括放弃自己的所有,在婆罗门教中,布施物品必须和宗教性的规定相一致。而佛教的布施没有这样的限制,具有纯粹道德性的基础。在佛教中,布施的思想开始变得非物质化,不仅局限于自己的物质财富,甚至是自己本身。

Q&A

问:尸毗王本生的故事最早出现在佛教中还是印度教中?是否有更早的版本被这两个宗教吸收了?

答:佛教出现较晚,佛陀想要传教布道,与其自己重新编一套故事,不如借鉴和吸收一些印度本土已有的叙事。所以尸毗王本生故事应该不是佛教创造的故事,应该是从别的宗教中吸收而来的。

艺讯网记者:李璠
编辑:张文志
摄影: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