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0日下午三点,“Frieze对话北京”系列活动第一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举行。本次学术论坛的主题为“页面之外”,在于探讨出版在当代艺术中的状态:谁是我们的读者,国际还是本土?什么是当下的发展趋向?当代艺术媒体如何影响艺术实践?如今我们如何定义一本杂志?
此次论坛的主持人为武汉艺术总站(WH.A.T. )艺术总监、Frieze杂志特约编辑秦思源,出席的讨论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艺术家徐冰,《艺术界》、《艺术新闻/中文版》执行出版人曹丹,OCAT北京馆学术总监董冰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汪民安,艺术家王音。
主持人秦思源首先阐释了对主题的看法,他认为,Frieze在做博览会之前,其所熟悉的还是艺术杂志的形式。此次论坛的主题在于讨论艺术文字方面与艺术界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所邀请的七位嘉宾都与文字相关,但又从不同角度出发,意图呈现给观众更加全面、独特的观点。
艺术家徐冰教授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首先发言,他的“天书”系列从当代艺术和中国文化最根本点出发,极为深入人心,其对文字的看法也颇有见解。秦思源认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性,为此,他首先对徐冰提出疑问: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和当代评论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文化角度出发去考虑现在的艺术理论和艺术评论?在徐冰看来,一般文字是具有传达、沟通、交流的功能,例如Frieze杂志是通过文字的阐述让读者明白内容。而他手下的文字与其相反,却是利用“不沟通”、“混淆沟通”和“阻截沟通”起作用,他的创作往往处于一种模糊的中间地带。谈到中国的文字,徐冰认为,中国的文字与世界文字带有本质的不同,这些区别造就了中国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中国的文字除了具有传译的功能以外,不属于文字本质的部分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里,徐冰举了几个例子:中文的“大”,其字体本身就有一种扩张的感觉,而“小”字本身也带有收缩的形式感;“日月”这些词语都是对仗的,中国的阅读和词语最大的特点是“摆字”、“平面化”,因为中文会讲究押韵、对仗、填词等。总之,中国的文字到文化,都与西方或者说世界有着本质区别。最后,徐冰强调,若Frieze意图在中国站稳脚跟,不能用西方强势的方式,而应该试图用更加柔和、甚至讨好的方式与中国读者接触。
之后,主持人秦思源对汪民安抛出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哲学家,也翻译了大量的西方哲学书籍,如何去看待艺术界与哲学的关系?汪民安认为,近几年来艺术家确实非常热衷于研读哲学书籍,尤其是时下大热的哲学家福柯、德勒兹、本雅明、阿甘本等人,这类书籍较为隐晦枯燥,但谈论的人却很多。实际上,艺术家读哲学书与哲学家读哲学书的情况并不相同,艺术家更多的只是从书中获知哲学家的某部分思想,能对此受到一定的灵感而进行创作。哲学家则是需要完整的、系统的对整个理论进行研究。需要承认的是,哲学确实是能给艺术家带来灵感和启示,但是读哲学并不见得会使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出彩,不读哲学也不能说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汪民安总结道,“其实,一名好的艺术家本身就是伟大的哲学家。”
接着话题自然而然轮到了在场的艺术家王音,主持人秦思源让其就“艺术家身份与哲学的关系”及“从艺术家角度探讨如何使杂志受益”这两方面发表看法。王音认为现在国内艺术圈确实存在着汪民安所说的现象,他说到,这种哲学热若只是断章取义并不可取,因为离开文本会造成误会和歧义。对于杂志方面,王音认为,“杂志应对新思想有传播力。”为此他谈到了90年代初《读书》杂志的诞生,当年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题为“读书无禁区”的文章,提出人民有读书的自由。随之《读书》声名大噪。到了1997年后汪晖接手,杂志逐渐开始关注现实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问题,提倡“新左派”的思想。王音认为,虽然许多人觉得这十年的杂志变得不好看了,但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因为“杂志的生命和穿透力在于提出观点性的看法。”
聊到了关于杂志定位的问题,主持人秦思源紧接着让作为《艺术界》和《艺术新闻/中文版》的执行出版人曹丹女士发表看法。曹丹认为双语的艺术杂志,其实需要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还需要保证艺术翻译过程中的准确性,这样的中英文的翻译能够为更广泛的读者提供更大的资源。而优秀的杂志更像是学术机构,除了杂志本身还会开展其他活动,如召开讲座、论坛等讨论平台。
艺术文字不仅仅包括杂志,除此之外,出版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董冰峰提到他做一些杂志时,从一开始的杂志创刊到后面的出版历程,拥有丰富的经验。他与大家分享走过这一阶段的心路历程,他坦承某些创刊杂志是比较不成功的经验,而失败的原因在于过去中国艺术生态环境,如艺术写作、艺术批评的位置关系过于混沌。面对中国越来越蓬勃发展的艺术市场,如何做出真正优秀的艺术杂志是值得思考的。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认为,“艺术界的出版是中国未来出版的希望。”拥有雅昌艺术网丰富的艺术市场资讯信息,当出版与互联网数据联合,其对艺术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将艺术界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利用数据真正的去解决问题,促进艺术市场的发展,这是雅昌文化集团所想要做到的。
最后发表言论的田霏宇拥有两个比较鲜明的身份,在成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之前,其做过《艺术界》杂志主编。田霏宇认为,“如何通过一个刊物营造出幻想”是极为关键的,通过刊物去放大观点,呈现文化上的可能性和差异性,做出真正优秀的刊物。固然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艺术能够做到互相的沟通与交流。
文/林佳斌
编/朱莉
图/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