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台北双年展”以“剧烈加速度”(The Great Acceleration)为题,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欧挪用了科学界对于本世纪人类活动剧烈改变地球生物样貌的现象,所提出的一种新地质纪元假说——“人类世(anthropocene)”,藉此来检视当代艺术如何定义与表现我们的世界?探索在人类与动(植)物、机器、产物与对象之间的链结、移枝或交配。展览预计有52个参展艺术家或团队:
哈洛.安卡(比利时)、查尔斯.艾弗里(英国)、吉尔.巴比耶(法国)、艾莉莎.巴伦波茵(美国)、尼尔.贝卢法(阿尔及利亚/法国)、彼得.布根豪特(比利时)、罗伯特.卡伯(巴西)、派崔克.范.凯肯柏(比利时)、张恩满(台湾)、郑杨(美国)、周庆辉(台湾)、朱骏腾(台湾)、薛沙.达伍(英国)、戴维.杜尔(法国)、卡蜜儿.安侯(法国)、罗杰.海恩斯(英国)、胡晓媛(中国)、黄博志(台湾)、琼.乔纳思(美国)、胡迪尼森.朱尼尔(巴西)、工藤哲巳(日本)、苏拉西.库索旺(泰国)、黎安美(越南/美国)、林国威(台湾)、玛莉亚.洛博达(德国/波兰)、约纳.弗里曼和贾斯汀.洛威(美国)、罗智信(台湾)、泰菈.马达尼(伊朗/美国)、阿布-巴卡.曼萨雷(塞拉利昂/荷兰)、乔瑟芬.梅克塞柏(德国)、纳撒尼尔.梅勒(英国)、玛莉.穆尔(荷兰)、亨利.奥森(丹麦)、OPAVIVARÁ!(巴西)、奥.培尔森(瑞典)、彭泓智(台湾)、马修.罗查.彼塔(巴西)、罗荷.普罗沃丝特(法国/英国)、瑞秋.罗斯(美国)、帕梅拉.罗森克朗茨(瑞士)、蜜卡.罗登伯格(阿根廷)、斯特林.鲁比(美国)、铁木耳.斯琴(德国)、岛袋道浩(日本)、彼得.斯坦弗里(瑞士)、尼可拉.尤利布鲁(阿根廷)、王郁媜(台湾/英国)、吴建莹(台湾)、吴权伦(台湾)、吴山专及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中国/冰岛)、梁慧圭(韩国)、安妮卡.伊(美国)。
今年的台北双年展尝试指出“人类世”的某些问题,在这个框架之下,从多重观点体现天地宇宙万物共同生活的状态;然而,现实就位处核心:人类只是在宽广网络中诸多元素中的一个元素,所以我们才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关系世界,并将新的对话者包含进去。简单地说,本次展览将会围绕在“共活性”这个主题上发展──意即人类意识与动物群集、数据处理、植物快速成长和物质缓慢运动之间的共同生活。我们在展览中可以看到史前史及其矿物般的景观,特别是植物移枝以及人类、机器和动物之间的交配等各个方面。
关于策展人
布西欧(1965-),为国际知名策展人、评论家及艺术史学者,现为法国高等美术学院院长(ENSBA, 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Beaux Arts)。
他在1998年发表美学著作《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该书至今在全球各地译作12种不同语言发行,已被奉为当代美学经典,也让他成为199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评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作者之一。他认为在艺术的棋盘上,最高明的棋局是具互动性、平易近人以及彼此连结。强调艺术除了理论也重实践。当代艺术除了面对来自真实生活的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它与社会、历史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布西欧在1999年与“2000台北双年展”策展人杰宏‧尚斯(Jérôme Sans)共同创立位于巴黎的当代艺术新地标“东京宫”(Palais de Tokyo),并于1999年至2006年间,与尚斯共同担任馆长。2007年受邀担任泰德英国美术馆古尔本金安(Gulbenkian)当代艺术策展人并负责第4届泰德三年展(2009)。2012年起担任法国高等美术学院院长至今,2013于巴黎美术宫先后策划展览《历史上的天使》(The Angel of History)以及《食谱》(CookBook)。布西欧参与国际性双年展的实务经验丰富,过去曾策划第1届及第2届莫斯科双年展(2005共同策展、2007)、里昂双年展(2005,共同策展)、巴黎白夜艺术活动(2006,共同策展)、雅典双年展(2011)等。布西欧继2010年之后,2013年11月再度获英国艺术杂志Art Review入选为全球艺坛最具影响力的百位人士之列(Power100)。
2014台北双年展
时间:2014/09/13 - 2015/01/04
开幕:2014/09/12
主办:台北市立美术馆
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欧 Nicolas Bourriaud
王姝、朱莉/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