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缪晓春: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2014直面名师系列讲座(一)

时间: 2014.10.29

2014年10月23日晚六点半,“2014直面名师系列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红椅子报告厅开讲,本场讲座由设计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的缪晓春老师主讲,透过“数字时代的艺术创作”,与现场同学进行对谈及交流。

“在数字艺术创作的很多方面,你们是我的老师。”讲座一开始,缪晓春即这般说道,不愿将学生视为学生,而视之为独立艺术家的他,选择以一半时间展示自身十余年来的创作历程,并留下另一半时间,与现场学生真正“面对面”的互动。

自称至2002年仍不谙计算机之开与关的缪晓春,于艺术之道中,探索当代新工具予以创作的诸多新可能性,以及不同媒材之间,相互转换的意义,由摄影、三维计算机动画,直至绘画。在前期摄影作品中,他取景于一般实景,并于景中放置一塑料雕像,精细地处理每个瞬间。2004年以降,他透过软件将多瞬间、多焦点合成于一张照片,令图像中含藏故事与情节,留待观者细细参透。

三维影像中,缪晓春阐述了其代表作《虚拟最后审判》,该作灵感来自于平日与学生的聊天。他力求寻找“自后方观看”的新视点,重新理解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一作,从古典中借力使力,在无须重新思考构图与题材的前提下,大胆尝试新手段、新技术。然而,在扭转经典透视视角的过程中,他发觉最后竟无法辨识原作中的基督了,最终,作者选择以东方佛教中,众生平等的思维作为精神上地自我支持,并默认它即是数码时代的特点。

绘画创作中,缪晓春将计算机计算出的人体结构、颜色等新视觉效果挪移至纸笔之间,成为新题材、新形象。他认为正是由于其描绘对象是透过计算机软件生成,非客观的存在,方取消作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跨越写实抽象之分,表现别于手绘美感的特殊结构线。在绘画风格丰富多样的当今时代,他深感欲有所突破及创建皆是艰难的,凡是创造出丁点新事物,即具重大意义,亦是自己致力于此的原由。

当下,数字技术已经渗透至人们生活的每一领域,以建筑而言,缪晓春举例鸟巢就是基于电脑计算的基础产生的新作,其精密结构对于古人而言,在计算上是极其困难,且难以实现的。未来,计算机或将虚拟出任何事物,并超乎今人之想象。熟谙此媒材的缪晓春认为,自己一方面在此享受,同时因而产生迷惑。“我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像古代书法家一出手别人就知道是他,但我一出手可能不是我,而是我的工作团队或计算机。这非常矛盾,它能力强,我想控制它,它能力越强,我控制不了它。”数字时代模糊了艺术创作者与其作品之间直截的联系,这一新现象也是值得再三反思的。

面对数字创作,“我做的工作只是承认它,承认这种变形也是美的。”一如艺术史上,表现主义中的人物,时人虽感厌恶,希特勒政府甚至称之为颓废的艺术,后人仍旧喜爱之,这是基于它依照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而变形,令人们对此凝视再三。对于跨越多媒材与议题的创作历程,缪晓春认为这是基于始终不满意己身的过往之作,同时,他亦鼓励同学们,“一件作品难以达到完美。想结束即结束了,快刀斩乱麻,赶紧进入下一个。就像毕加索进入玫瑰红时期,时过境迁,怎么可能再做出蓝色时期的作品?”只有这样以不辍的自我更递,才能展开更多的新可能,因为“你自己订的目标有多高,最后有可能就是那样的。”

文/陈雯柔
图/中央美院学生会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