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6日,由泉空间主办的王广义个展“偶像的底片”于泉空间开幕,展览展出王广义关于“偶像”的系列新作,这是继2012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回顾展之后又一次个人展出,也是泉空间致力梳理、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王广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当年的成名作《大批判》系列是对“文革”大批判文化向新消费主义文化转变的表达,此次展出的新作则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深刻和内敛,将创作主题转向对于人类、宗教、政治及哲学的思考。在谈到这批作品的创作时,王广义自己认为还是延续了以前的创作线索,只是观看的角度有些许不同,在创作时尽量弱化图像本身的含义,去掉对图片本身的判断,进而体现一种模糊、疑惑、怀疑的图像精神。
步入展厅,观众能看到一幅幅美术史上的经典图像,如《最后的晚餐》、《哀悼基督》、《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如何向死兔子解释绘画》等,王广义此批新作利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图式、形象,但采用照片负片方式进行处理。虽然采用相对传统的绘画技法,但其参考的“机械方法”给予了画面一种不可捉摸的含义,画面上流淌的色彩与灰黑色的背景产生了巨大的反差,将这些图像所指涉的固有关系直接打破,形成了歧异的效果。王广义自己坦言到,这些图像在美术史上有着自身的意义,我们对其已经有了常识认识,其创作背后的意义就是把这种常识的意义模糊化,通过这种模糊进而扩大其作品本身的精神。在展陈设置上,展厅分为两个空间,每个空间都展示了王广义的三幅(组)大作品,其中并穿插多件小幅草图,批评家吕澎也说泉空间为此次展览做了精心的空间设计。
“越是身处在迷茫而不知所趋的时代,人们越是想要一些精神的指引,它们常常出于大公至正的情怀抑或是发自本能的一己私愿;审视着,解释着同时也指引着整个物质世界的走向。这就是人们寻觅的某种精神,在人类浩繁的历史长河中,精神的化身正是这一个个过去的或是正在发生着的偶像。”通过王广义所呈现出《偶像的底片》的这一系列作品,艺术家其实是在向大众和自我提问:“各个伟大的乌托邦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乌托邦对人类有什么样的魅力?为什么所有人都感到有将自己的信仰倾注到确定的人物形象上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和艺术史发展到了今天这个时间节点;当一切完美的抑或是残缺的的形式内涵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似乎需要停下来想一想,那些我们过去对于追求本身的迷恋似乎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追求的东西。王广义通过它的作品,只是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却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也许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或许一旦当我们想要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又将落入过去那种为了寻找安放自我信仰的形象时的桎梏当中。
编/张文志
图/泉空间&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