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苏新平:对话”——2014直面名师系列讲座(三)

时间: 2014.11.24

2014年11月21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办的“直面名师”活动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进行讲座,该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进行,苏新平以老师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与在座学生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讲座开始,苏新平以视频展示了他正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破门而出:师传与模仿”展览中的参展作品,他以这个作品表达近年的所思所想。这个作品的第一部分是文献,其中包括对艺术家产生重要影响的书籍,例如苏新平通过阅读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的书籍发现和认识自己,而马尔克斯与卡尔维诺等文学家的作品让苏新平发现艺术语言本身的核心价值,他从中深谙季羡林所言的“艺术不是别的,是语言。”他认为作为一个个体所生发出的独特的语言即是艺术的核心部分。文献部分还包括苏新平日常的临帖习字和水墨涂画,这是艺术家的日常状态的体现,是个人性的体验与表达,这反映到苏新平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是他大量的“擦笔纸”,它赋予“擦笔纸”和作品同等重要的地位,将其视为日常状态的呈现。

苏新平说到,前边所言是为作品的支撑,而作品是一种积累之后的释放,他以录像记录了本次创作的过程。播放的画面中,他黑色的身影独立于巨幅的苍白画布前,心有所思,不为所动,唯有足够的感受与思想使他凑上前去,大肆涂抹,后退观看,继而上前,再凝望,再涂抹。迈上高凳,大手一挥的过程中,是平常之中艺术家的真诚。伴随着工作室内清扬的音乐,在一种无人的状态中,艺术家出没于昏暗之中,身体削长,裸露的手臂明暗分明。涂绘的间歇,他拾起掷于地上的擦笔纸,细致的打量,充满喜悦与好奇,继而得到更深的灵感。他干脆的撕割胶带,贴在经脉凸出的手背上,而擦笔纸被胶带郑重的布局在作品的一旁。寂寥昏暗的空间,艺术家入无人之境,自得其中。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苏新平教授结合自身的创作与经历阐述了他对于艺术语言的独特性、艺术本质价值的理解。

苏新平认为艺术家往往以他的独特性进入艺术史,这种独特性来自艺术家本身的生活经验与创作经验,这与文学创作无异,苏新平鼓励一种对自身独特语言的寻找。回答到对展出系列作品的形象构想时,他说到,在作品创作中,它的形象是模糊的,而不是事先设定好的,这其中既没有树的想象,也没有山水的想象,创作的过程是一种推衍,也就是说画的是一种关系,第一笔之后是第二笔的布置,完成之后的调整仍是一种关系的调整,而种关系得到是和日常学习与社会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一个人对艺术的认识、在人际交往中的体验、他的宇宙观、自然观等都会让一个人形成不同判断,而要做的,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关系,接近它,追逐它,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对和错。

谈及对于媒介与材料的选择,苏新平结合自己早年的经历,提到自己曾在材料中纠结过,在他前期的绘画中,尝试用刮刀对废弃的颜料进行创作,这源于他的反叛意识,希望在实验过程中创造自己的模式,找到和内心贴切的材料,后来又产生了涂抹的方式,这都是一些实验中偶发的尝试,而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恰恰来自偶发的行为。

苏新平在早期的石版画中获得了大众意义上的名与利,他也谈到他对古典主义理想的追求,而在看过国外诸多博物馆中成千上万的古典主义精品后,看到几百年的画家,在资讯不发达的社会中,一辈子生活于狭小的空间区域得以保持心态的纯净,而如今的画家在不同的社会现实中仍然逼迫自己日日去做这个事情是扭曲的且与生活现实不相符,他发觉当代艺术应该对当代社会发出声音,这是社会责任感的声音,而不仅是艺术上的声音。而在商品社会中,终日谈论价格,日益商品化的艺术亦让他感到失落,他追问自己画家究竟该做什么,在这个情境中,他发现了石版材料的局限即耗时性,而后学习油画技法,然而心中想绘画、想表达的愿望又让他不局限于单纯的油画技法而更加重视画面的内容与传达。苏新平早期的作品《欲望之海》系列、《干杯》系列等即带着很强的问题意识与发声的态度。

苏新平提出无论是家庭背景、生活与学习的经历还是文化与哲学背景都对其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诚如他所言“我只回应来自自己内心的感应。”他强调自己只是一个个案,并不具备说教的意义,而面对艺术创作的方向的问题,苏新平的回答是“没有方向,凭着每天对这个社会的感受与自身的状态的变化自然流露而已。”

文/张弛
图/全晶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