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对话中的文化”研讨会召开 中德众学者共聚央美美术馆

时间: 2014.12.2

2014年11月29日下午2点,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共同策划的“对话中的文化”研讨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研讨会是展览“德国:艺术之域”开幕之际的系列活动,邀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有过多年在德生活经历的艺术家,也包括致力于摒弃差异,推进不同民族和文化合作的国际策展人和文化政治家等共同进行“文化对话”。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和歌德学院中国院长安德斯(Peter Anders)分别发表致辞。王璜生认为,本次研讨会并不是谈论如何生成结果的问题,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对文化如何互为作用、互为影响,最终共同形成个性化的表述。安德斯对于是否有标准去界定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表示怀疑——如果文化主流带来的后果是排他性,那么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派怎么办?那些创新性的实验派又怎么办?是由谁来决定这是德国的主流或非主流的文化?通过一连串问句,引发了观众对主题的思考。

艺术家探讨:关于旅居艺术家的身份文化问题

论坛第一部分由央美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主持,德国艺术家坎迪斯•布莱兹(Candice Breitz)、马丁•维默尔(Martin Wehmer),中国艺术家秦玉芬、刘旭光、王书刚等参与部分讨论,围绕“旅居国家的客体文化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影响”及“国际文化交流是否会给文化特征的保持带来挑战?”两个命题进行探讨。

王春辰首先抛出疑问:当今艺术家是处于流动状态当中,这样的艺术家身份带来一种困惑——这些人在不同国家居住,不同国家创作,不同国家展出,他们的创作混合了各种元素,如今许多艺术家已无法纯粹以单个民族国家身份去表明自己了。那么这类艺术家是如何展开思考的?

参加讨论的五位艺术家皆是有过此类经验的人。秦玉芬以自己在2001年创作的作品《你不是陌生人,亦是陌生人》回答王春辰的问题——那是一个思考身份认同的作品。自1986年起,秦玉芬就远离祖国,旅居他乡。然而,尽管再多去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或社会习俗准则等,她都不能完全获得归宿感。正是这种人生经历的积淀通过艺术的形式得以展现,才会以各种方式在其空间装置中留下人生的印记。马丁•维默尔情况与秦玉芬类似,他目前在北京已经待了7年,这几年间北京巨大的变化令其惊叹,他也有过对当地文化与自身身份之间碰撞而产生迷茫的时期。

刘旭光肯定了“对话”对创作的有利性,他认为这种精神领域的碰撞会产生灵感火花。再者,对话之后产生的融合和包容态度,也带来了问题——艺术家在创作语言上的共同性如何去体现自己的艺术特点?坎迪斯•布莱兹也对这个问题发表了看法,她成长于南非,而当时南非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使其从小生活环境与非白人族群隔离开来,这造成文化本身的“不纯粹”。国家对于文化之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对话中如何又保持自身特点尤为关键。王书刚也从自身经验入手,来到德国后他娶了一名德国太太,德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不同,不管是对其艺术创作还是家庭来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学者主题演讲:全球对话主义与当代文化身份建构

学者主题演讲部分的主持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美东西方研究学会副会长金惠敏为观众做演讲。

金惠敏演讲题目为“全球对话主义”,这源自他对全球化文化后果的研究。他认为全球化的界定包括两方面,一是现代性,即“文化帝国主义”从文化、经济中心将其思想价值观念向外推广;二是后现代性,也就是“失控的世界”,当一个霸权想掌控世界的时候,全球化就作为超越现代性的一个后现代性概念。谈到对话主义,金惠敏对两种诠释概念进行批判。苏联学者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缺少了人的生命存在部分,德国学者海德格尔从解释学方面的对话主义则缺少了话语,这就丧失了批判性思维。

金惠敏的对话主义理论强调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方面,“对话主义就是在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关系。”而全球对话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主要是针对中国的“后殖民主义”情节。过分强调中国特殊性的存在,在帝国主义时期,具有非常有利的防御性。而现在,中国能否提出一种新的普遍价值,对世界普遍话语体系有所贡献,这就取决于我们过去如何去对待强调特殊性的问题。“大国并不是要过度强调自己文化的特殊性,而是要强调我们特殊性的文化对于世界普通性的文化能做出什么贡献。”

演讲结束后,两位学者与在场观众对“全球对话主义与当代文化身份建构”和“东西方各自对于文化对话的理解—怎样的文化对话是有效的”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中外策展人探讨:文化对话的方式及策展理念的体现

研讨会最后环节邀请了中外策展人对“文化对话的策略及方式”和“结构的多重性——如何在策展理念中展现‘本土’和‘外来’的概念”进行深入讨论。主持人依旧为刘悦笛,出席嘉宾包括中方策展人王春辰,策展人和评论家冯博一,德方策展人乌佐拉•策勒(Ursula Zeller),艺术家和策展人托马斯•埃勒(Thomas Eller)。

主持人刘悦迪首先对正于央美美术馆展出的展览“德国:艺术之域”展开提问,他认为本次展览的“德国性”是非常混杂的,在展览中如何体现有没有追寻“德国性”的东西?策展人乌佐拉•策勒表示,本次展览主题虽为“德国:艺术之域”,但展示作品的重点并非是“德国的艺术家”,而是“德国的艺术”,展览更多的是想展示一种跨文化艺术氛围的出现,这些有移民背景的艺术家会给某一个单一国家的艺术界带来灵感、丰富和改变。

托马斯•埃勒也是德国富有经验的策展人,不管在中国还是德国都有着丰富的策展经验。当被问到“如何挑选艺术家”的问题,他表示不管是哪一国家的展览,作为策展人都需要去考察、观察艺术家,了解艺术背后的愿望及动机。而且,并不是只挑选那些给予文化震撼的艺术家。冯博一结合自己曾做过关于中德艺术家“左手与右手”展览,延续了关于如何挑选艺术家的话题。他认为,作为策展人如何去判断艺术家的作品,如何去挑选艺术家的作品,体现了策展人对时代的敏感。中国原来艺术家的当代性体现更多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表达,而如今随着全球化当代性的加速,艺术家的身份也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王春辰谈到今年自己在美国做的展览——“未来的回归: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他表示,自己在美国语境去做一个中国艺术家的群展,与在国内是不同的。而他试图在美国展示一些与美国人想象中不太一样的中国当代艺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里面,中国艺术家怎么去表达自己和特定环境的关系?艺术家如何去思考?这是其作为策展人意图呈现的方面。

本次研讨会围绕着对话的本质展开讨论,围绕五个关键问题进行:跨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自我文化意识的形成?国际文化交流是否会给文化特征的保持带来危害?和平友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霸权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对话的过程中有着哪些不同的文化传统?在网络时代,真实地点和亲身交往对于对话有什么样的意义?正如研讨会序言写道,“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网络联系日益普遍的今天,这就要求参与者具备更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只有如此,文化的活力才不会被低估,文化也才不会受到局限,以至落入俗套。”

文/林佳斌
图/全晶
编/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