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下午四点,“思想与未来——大学与美术馆”论坛最后一部分“被动与主动:知识生产的有效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准时举行。该部分议题更加具体,详细探讨美术馆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并从公众角度探索美术馆文化建设新的可能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担任本场论坛主持,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馆长曲德益、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分别做主题发言。
李小山馆长开场就回应了上午讨论的主题“大学精神与未来”,说到目前中国的大学精神严重缺失,青年中也少有精英,多数平庸青年对知识存有厌食症。而且放眼中国国情,青年文化与美术馆生态也关系不大,国内美术馆展览多为国画,针对青年人的展览为数不多。总而言之,中国是缺精英化的,而中央美院美术馆通过一些活动正在试图构建这种精英化。
张子康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起,回想当年自己学习时对知识充满着热情和渴望,而目前一些“学习无用论”的观点让他倍感困惑。后来进入出版行业,出版了大量画家画册图书,其中不少还荣获奖项,但他自己知道很多出版是无价值的。投身美术馆事业后时常思考美术馆怎样才能创造价值,他认为目前很多展览停留在艺术流派的思维模式,多以学术展为名,却少有学术价值,在传统中找现代性,在国外找中国性,构建的只是二流的知识体系。张子康认为美术馆要创造价值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应放弃短浅的效应,追求长远的价值,在知识构建方面也应该发现有创造性的艺术,创造有价值的知识并放大于社会。
曲德益的发言以其所在关渡美术馆的实践经验为例,阐释艺术展览中的知识生产以及如何以展览为联结沟通台湾与世界的网络关联。关渡美术馆是台北艺术大学的院属美术馆,美术馆也在努力尝试去除其教辅性质,因此关渡双年展只做艺术家的展览。曲德益提到双年展以策展主轴为核心,坚持“艺术家推举自己的策展人”这一操作机制,从200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我有一个梦”、“记忆的总和”、“艺想世界”和“识别系统”四届,并分享其中具有自我文化特质的艺术创作。双年展贯彻“展览+论坛”模式,展览期间提供亚洲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的良好对话平台,积极呈现大学美术馆的活动能量和学术力量。除关渡双年展,曲德益还分享了“未来媒体艺术节”、“驻馆创作/研究计划”等项目经验。
王易罡的发言紧紧围绕公众与美术馆的互动关系展开,他提到一种现实,很多展览开幕现场或许是人声鼎沸,但开幕后多是“人走茶凉”,这不禁让人怀疑公众参与美术馆活动的主动性,也让人反思美术馆对于社会的意义是什么。王易罡认为美术馆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知识输出场所,是有着社会教育职能的,因此美术馆工作应该多多考虑公众参与和如何参与的问题,只有公众参与其中,这种知识生产才是有效的。
针对王易罡提出的这一尴尬现状,李小山分享了南艺美术馆的做法,南艺美术馆有十分准确的公众参与信息统计,然后根据公众参与度考虑项目的投入力度,确保项目有较高的产出/投入比。李小山还提到目前我们讨论美术馆的价值建设,似乎忘却了美术馆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目前美术馆行业的现状是上面有领导意志,下面有群众路线需求,职能部门处于两者中间,这还是典型的社会政治的体现,目前更需学术研究的评估体系建立。
文、图/张文志